一位有過政府經驗的學界前輩,退休後創業成立生技公司,成了又一個值得讓後進敬佩的「70正青」標竿。
這天,聽前輩神采奕奕地談起他的心路歷程,週遭親友都很不理解:明明該退休好好過日子,還創什麼業呢!但他從研究中看到許多治療疾病的希望,「希望」的想法於是反映成信念,「希望」也驅動了激勵情緒和幸福感,2000年後興起成為社會顯學之一的「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光輝都寫在前輩的臉上。
生技醫療產業因為和生命息息相關,所有開發的產品和服務也無不充滿對生命的悲憫,但我從不同國家採訪的經驗裡,發現臺灣生技的創業家特別有更強烈的信念與情懷,絕大多數都是「希望」的實踐者,對希望的「正向思考」甚至執著,在創業過程裡扮演非常關鍵的元素。
前輩公司成立還不超過3年,前輩也展現了醫藥開發投入需要長年堅持的意志,他將在有生之年為公司殫精竭慮。我相信歷練過政府經驗的前輩,一定深知在臺灣創立生技公司,相對歐美是更辛苦的,因為相較之下,各種有形、無形的產業發展資源相當不足,資本市場更不成熟。
政務官「言者諄諄」 事務官「聽者藐藐」!?
儘管前輩順利找到錢增資,但他分享,一位同樣有政府經驗的好友聽到他要募資,趕緊給了他三點忠告:一、生技業就是要拚速度;二、不要打臺灣市場或紅海市場; 第三點,他歪著頭遲疑頓了二秒,「ICT業老闆比生技業正派!」,「真的嗎?」前輩接著馬上轉頭對著我問,又追著說:「你採訪過很多公司啊!他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據我所知,前輩這位給出衷心建議的朋友,官拜登高望遠之位,所以,這實在是個尷尬的腦筋急轉彎考題,我腦子裡儘管立馬浮光掠影,閃過我所猜測前輩可能意指的幾件人、事、物,但心智駑鈍一時語塞。
還好,同行的友人機敏又有智慧,他回應,「應該這麼講,是產業型態、資金運用、法規都不同。ICT看產值營收,相對具體務實,資本市場多看EPS ;但生技業主要以研發為主,前瞻未來,資本市場多看市值、題材,所以,生技業老闆投放大眾的說法和心態比較不同。」
但我們也不確定這樣的說法前輩是否認同,因為前輩毫無表情地直接把話題轉到他對臺灣生技沒有跟上國際的感慨,特別是疫後幾個跟歐美幾乎是在同一個起跑點上的領域,亟需政府一套接軌國際的法規。
剴切的神情又回到前輩臉上,他認為,過去以來臺灣生技法規進展緩慢,一大主因是歷來政務官「言者諄諄」,但事務官「聽者藐藐」,執行面常因現行規定障礙及行政官僚而舉步維艱,「可是,你看人家韓國……。」前輩說得激昂。
儘管如此,投身產業的前輩,依舊充滿堅強的信念,「我們就是一步一步把它做出來,遵循歐美法規、加速往前進行臨床驗證,」也攤開公司產品線,擘肌分理地分享和教學醫院合作的現況,以及未來計畫。
但聽著他熱忱敘述的同時,我腦子裡有點放呆了,不斷回到他問我的問題――「ICT業老闆比生技業正派!真的嗎?」。
臺灣生技業創造出實打實的成功典範案例還有點少
事實上,從專業養成的教育背景看,生醫業是高知識行業,包括醫藥、生命科學、分子生物、生物化學,以及當前講究跨領域的資通訊、電機等相關科系,都是升學的主流,多是要「會讀書」、「功課好」的學生,所以,行業的素養水平可以說甚於其他產業。
然而,不管業內、業外,我也經常被朋友挑戰類似問題,更多年前,另一位後來也到產業界繼續延伸自己研發的法人研究單位前輩,每次問候他,他就笑笑回答:「生技反正不是騙人,就是被騙」。
這個幽默的顏色,既黑又白,格局高遠的人說出來會透著了了分明的豁達,但利益薰心的人說出來會藏不住骨子裡的心機。
偏偏臺灣生技興起發展二十餘年,真正創造出實打實的成功典範案例還有點少;資本市場裡表現非常活躍的公司,不少都存在各方非議;幾家有政府國家隊地位或代表性的公司,不是捲入政治糾葛要不蕭牆紛爭太熱鬧。
其實這些都是個案,也要在此強調,我們所知的絕大多數企業,都是極為專注、低調且敬業地踏實築夢的,沒有太多閑暇能遊走特殊關係編織網絡,或到資本市場及投資圈進行各種渲染。
然而,這些個案公司掀起的輿論風波或社群耳語四處滲透瀰漫,隨著時間走來一波又一波,淹過了普遍透過媒體理解社會的大眾,對生技正知的追求機會。
所以,「典範」實在太重要了,截稿這幾天,我自己參與了一場線上論壇,主辦方一位極為優秀的靈魂幕僚有一句話,很值得每個在生技業裡各個環節努力貢獻的人深思與檢討,她說:「我們後輩都需要一些職場上的模範在前面。」
臺灣電子業、半導體業因為發展有時,第一代創業家多對國家經濟社會做出了貢獻與典範,他們雄才大略且胼手胝足打出江山,就算也是山頭林立,但至少都讓後輩可以仰之彌堅。
也許,生技業的發展若持續長流,也能創造、累積更多讓後輩學習的各類典範,屆時,前輩政府官朋友這類質疑與負面印象將會減少許多。
提到典範,北市產協和DCB在9月22日為「田蔚城」前輩舉辦了一場紀念論壇,今年盛夏,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台北市生物產業協會創始人、大家尊稱的「田老大」博士,享壽84歲與大家告別了。生前退休後的田老大,從沒停止對產業教育的推動,他讓自己像一顆太陽,去哪兒都笑聲清朗,讓後輩聽了,挫折與沮喪很容易消融。
這天論壇邀請演講的張子文教授,其中有一張「幾點感想與學子、後進分享」的簡報,他說:「一輩子能專心做創新性研究,所學都有用,覺得很幸運;好的Idea很值錢;新藥研發讓我貼近社會――我的研究可能惠及病人,而家人、朋友、醫生、投資人等關心我的研究;能幫助數十萬嚴重病患解決痛苦、感到心安;貧寒出身,但能讓家人過安適的生活,又能做慈善捐獻,感到欣慰; 所幸當初有機會進入新藥研發,並學習生技事業新創。」。
張教授說得非常淡定,但經歲月與經驗厚植下,平易的每一句其實雷霆萬鈞、力透人心。一位做藥的朋友事後在群組分享,「張老師是國際級免疫大師,個人非常喜歡聽這類的演說,因為所有的藥物開發都是一部10-30年的科學史。」。
我想,這就是「典範」的正向力量,它鼓舞了後輩,後輩又會鼓舞後輩,源遠流長的力量,有一天就會匯聚出大江大河。
臺灣「隱型冠軍」贏在轉折點,甚於起跑點
最後,跟各位報告本期的封面故事,在「醫療器材產業加速創新與躍升國際推動計畫」團隊的協助,以及我們的俊睿、林璦、芝岳合力排程下,環球記者們跑遍了北、中、南科學園區,有一次她們到南部還巧逢暴雨,水淹及膝。同事們和計畫執行的同仁,大家合力協作,一同訪探、梳理目前真正貢獻臺灣生醫產業八成以上產值的醫材產業,並從中挖掘許多各園區裡的「臺灣隱型冠軍」。
我們也看了一些讓人敬佩的「典範」企業,他們多出自一位長官曾形容,「臺灣政策孤兒的『傳統』產業」,在政府這幾年聲嘶力竭拉動的醫療科技新創起跑點上,他們或許都不是贏家,但憑藉自身數十年紮根的核心能力,跨足醫療進行轉型升級後,反而贏在了「轉折點」上,產品也都快速躍升進入國際市場。
當很多人都在指望未來出現新的「護國神山」、所謂「國家隊」、或我們不能輸在起跑點等等,我期望,大家或許可以跟著我們一起平心地來理解,這些現在就扮演國家生醫產業經濟根基的他們。
也許,在健康產業領域裡,我們需要的是國家產業,而不是國家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