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會議(BTC),於9月5~7日舉行,今年大會以「生醫愛智慧 健康零距離」為題,聚焦生醫韌性、BioData、BIO+ICT (資通訊)三大主題,邀請產、官、學、研、醫參與討論。
責任編輯∕彭梓涵 攝影/羅翊方
今年BTC會議,衛生福利部薛瑞元部長、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廣達集團林百里創辦人,以及多名BTC委員皆親臨現場參與討論,海外委員翁啟惠、孔繁建、閻雲也透過視訊參與。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在會議致詞中表示,5+2產業創新計畫、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推動方案等重大國家產業發展之中,都將生技醫療列為關鍵產業。
從2017年至今,政府已經投入4百億元經費,以完善生技醫療生態系和產業聚落的整合,也健全法規環境加速產業發展,產值已經突破7千億元,未來成為兆元產業指日可待。
BTC召集人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今年度的BTC會議有兩大意義,一是疫情後重返實體形式,二是科技部改制為國科會。
他表示,今年會議主題的涵義是「生醫要有智慧,健康沒有距離」,呼應到近年來臺灣生醫的發展,無論是在醫院端或產業端都有很大的變化,BTC會議的探討方向也從原本的醫藥、醫療器材到健康福祉,擴展到結合ICT產業。
今年BTC大會聚焦在三大主題,第一是生技醫療和數位科技、資通訊產業的結合,透過公私協力,提升臺灣生技產業競爭力;另外還有透過生醫大數據翻轉健康大未來,以及從多元觀點洞悉精準健康新契機。
議題一 生醫韌性家園願景與布局
在議題一「生醫韌性家園願景與布局」綜合討論,引言與報告講者,以及衛福部石崇良次長、經濟部林全能次長、教育部劉孟奇次長、國科會林敏聰副主委、農委會黃金城副主委部會代表同台,剖析臺灣在BIO+ICT、法規環境及營造產業生態系的挑戰。(攝影/羅翊方)
吳政忠 行政院政委/國科會主委» 精準醫療、Bio-ICT打造關鍵力拚產業韌性
吳政忠表示,全齡健康、結合生醫與ICT的「Bio-ICT」科技,雖已被倡議多年,但臺灣不能只有研發,要建立完善的產業鏈,才能讓技術確實落實到人們生活、讓科技做到「普惠」民眾,這也是今年7月將科技部改制為國科會的重要目標之一。
他表示,過去6年全球變化劇烈,不論2016年起中、美科技競爭帶動全球供應鏈重整,或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COVID-19)疫情,都讓各國重新思考「韌性」的重要。
2019年BTC會議時,專家就已提出精準健康的重要,疫情下,又加速了數位轉型的腳步,讓2017年起BTC倡議的人工智慧(AI)導入生醫,得以逐步實現。
吳政忠指出,臺灣的半導體和ICT產業已領先全球,是臺灣的優勢力量,再進一步結合醫療,勢必可「打造第二座護國神山――生醫產業」。
這幾年臺灣倡議精準健康,但必須從保健、預防、診斷、治療到照護串成完整的大健康產業鏈,Bio-ICT才能真正進來,同時鏈結國際。
在韌性展現方面,吳政忠認為,臺灣在全球疫情嚴重的2020~2021年間,科學園區總產值從2.7兆臺幣仍逐年上升到3.7兆臺幣,顯示臺灣的產業在疫情考驗下已具有一定的韌性。
他也強調,在後疫情時代,「應變力」、「免疫力」、「數位力」是生醫產業需進一步打造的關鍵能力。透過政策革新及滾動、供應鏈在地重整、跨域合作及翻轉,可建立足夠的應變力。
翁啟惠 中研院前院長» 迎接數位精準健康時代來臨 人才、資金、法規接軌國際為挑戰
翁啟惠表示,生醫產業從過去只專注於疾病治療,現逐漸演變至個人化精準醫療,範圍涵蓋治療、早期檢測、預防和保健,生醫產業也更需要與ICT等高科技結合以增加效率和精準度。
他認為,臺灣雖然醫療服務居於世界領先地位,但使用的醫療產品大部分仍來自國外,顯示國內在醫療產品開發上創新力道不足。
而創新產品的形成,還包括:學術機構更彈性的學程、以及學研界的研發成果以專利保護,透過技轉授權給廠商,並保持良好的產學合作才能成功。翁啟惠表示,像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的設立,便是鏈結基礎研究至產業創新的實踐。
針對臺灣生醫產業的挑戰,他認為,臺灣目前較缺乏經理人才,且由於中小企業眾多,因此將人才更加稀釋,應加強培育並延攬人才。
翁啟惠也建議,關於健保資料庫的釋憲案,顯示出政府需要對醫療數據、人體生物資料等的使用,應建立更周全的監督機制,強化個人隱私保護,跟上國際對於個資保護的趨勢。
此外,醫療保險也應跟上生醫產業的發展,讓病人有選擇創新產品的機會。
另外,健全的股市發展也相當重要,臺灣散戶很多,對於生技產業研發期長、風險高、法規管制嚴格等的產業特殊性不夠瞭解,應防止利用興櫃及新創平台炒作,強化股市分析師的品質。
林百里 廣達集團創辦人» 創新經營模式 加速智慧醫療落地
林百里表示,AI應用、3D虛擬化次世代自動化、超級運算、信任的安全架構、尖端材料、分散式的設備等科技進步,在未來10年,將讓整體科技的發展超越過去100年,達到新的境界。
組合式科技創新,使醫療模式從傳統走向數位、聯網醫療模式,也讓醫療的風貌、經營模式出現創新。如:診斷篩查將從醫院走向居家;數據擁有者則會從機構轉為消費者;醫師角色也將從權威走向協助賦能;數據格式則是從孤島轉為整合;問診模式從線下轉為線上;問診安排則從固定變為彈性等。
他也分享美國遠距醫療科技平台的領先者Teladoc,在其平台上提供多元的醫療服務,又透過交叉銷售方式,讓B2B、B2B2C會員使用的服務和產品數量提高。
他認為,要發展智慧醫療並非一個演算法就可以解決問題,需要透過一個平台,且必須納入方方面面的人才與技術才能完善智慧醫療。
目前,臺中榮總也在退輔會推動「金字塔遠距計畫」下,啟動全國最大規模遠距照護中心,廣達也透過QOCA atm遠距醫療雲端智慧平台、QOCA健康照護等平台,協助整合榮總體系醫院,並將遠距醫療應用場景擴大。
劉祖惠 國科會科技辦公室組主任» 精準健康三大主軸:新興科技、數據寶藏、全齡健康
劉祖惠分享,臺灣擁有北中南的生醫、科學聚落,政府也在法規、人才、資金上不間斷地努力, 2021年臺灣生技醫藥產業營業額破7000億新臺幣,新藥國際取證數也創紀錄,政府將持續的支持跟鼓勵。
她指出,目前已運用三大主軸――新興科技、數據寶藏、全齡健康來驅動創新。
在「新興科技,疫病防治」方面,已整合資源投入防疫科技,例如成立防疫科學中心/臨床試驗中心/新興傳染病研究專題中心;鼓勵研發與製造並重,還要有更多國際策略合作,以切入全球供應鏈。
在「數據寶藏,資料治理」方面,劉祖惠表示,目前已有Biobank整合平台與健康大數據平台,未來希望建構以資料加值應用為核心的新興產業,重點包含資料格式一致化,運用公私協力合作平台,催生數據加值應用,在公平、公開的環境下,讓數據有更好的應用。
而在「全齡健康,智慧醫療」方面,目前已成立智慧醫材專案辦公室;在場域驗證上,也推動臺灣智慧醫療聯盟(TSHA)與臨床試驗合作聯盟(TCTC)聯合11家醫學中心進行跨院AI應用驗證;疫情也推動了通訊診療放寬適用範圍。
劉祖惠表示,過去是努力讓醫療智慧化,慢慢進展到智慧居家照護,未來要讓「健康智慧化」,讓健康促進無所不在。不過,這需要產品、服務與系統上的創新跟落地實證的應用上,都還有很多要努力空間。未來,將整合跨部會的力量,一同共創精準健康韌性家園。
議題二 BioData翻轉健康大未來
議題二「BioData翻轉健康大未來」綜合討論中,由衛福部部長薛瑞元擔任主持人,邀請到引言講者,以及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數位發展部常務次長葉寧等官方代表同台,針對健康大數據、生物資料庫的挑戰進行討論。(圖/主辦單位提供)
劉扶東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再加值 邁向精準健康
劉扶東表示,資料庫的長期維運、如何提高附加價值上,都有賴經費挹注,而如何培育精通生醫大數據處理的跨域人才也是一項課題。
另外,在健保資料庫整合上的挑戰,包含如何藉由醫療費用申報資料、處方及治療明細、實驗室檢測資料及臨床病例,更精確定義表型,以及資料應用上倫理與法律議題,都仍須各界加以探討。
劉扶東表示,人體生物資料庫是支持當代醫學研究及個人化醫療的重要資源;2012年中研院啟動的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目標是2023年完成20萬一般社區民眾的收案目標,統計至今年7月已達到近18萬人。
目前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可釋出約1.5 PB的數位資料,以及超過500萬管生物檢體的資訊,至今已釋出2億2千萬人次的數位資料,和24萬管檢體;學術文獻統計方面,據PubMed資料庫統計已有約382篇學術論文發表外,也扶持了大量的國內生醫研究,包括來自37個國內公私立機構的235件申請案論文發表。
而由中研院院士郭沛恩領軍、總經費達18億新臺幣的台灣精準醫學計畫(TPMI)計畫,則是由中央研究院與全臺16個醫療體系、共33家醫院共同合作執行,計畫目標為應用臨床、基因資料,建立可瞭解國人疾病風險的模型。
截至2022年6月,該計畫已經達到50萬民眾參與的里程碑,成為目前歐美地區以外最大的精準醫療計畫。16所醫療體系院長及代表齊聚,共盼明年底就能達成收集100萬名民眾,加速完成臺灣版「All of US」,建立屬於臺灣自己的基因資料庫。
在癌症登月計劃中,自美國在前總統歐巴馬任內提出後,臺灣也陸續在中研院及臺大、三總、北醫、成大等醫學中心合作,貢獻包括肺癌、乳癌與大腸癌的臨床樣本分析,藉由整合巨量資料,開發在地化癌症精準醫療,並接軌國際研發。
余文慧 Merck醫療保健事業體總經理» 聚焦數位科技「生物融合」臺灣不可錯過的新契機
余文慧分享,生物融合的概念,是透過跨領域的方式,結合數位科技、材料科學、生物科技等,加速生技醫藥的研究效率和影響力。這項重大新趨勢,預計在2030到2040年對全球經濟產生2兆到4兆美元的重大影響力。具體的衍生創新面向,例如:轉譯醫學、神經型態運算(Neuromorphic Computing)、數位雙生(Digital Twins)等。
她也直指,臺灣雖然有充分條件成為在生物融合上的全球領導者,但臺灣現有的醫療照護模組,在真實世界證據(RWE)上仍然破碎,這會使得生醫研究在資料準備上花費過多的心力資源,數據品質也會大幅影響藥廠合作的意願。
余文慧肯定「台灣精準醫學計畫」的成果,並提出6大建議,希望透過合作打造更加公開透明的生態體系,包括:促進生物數據的互相操作(Interoperation)及信任關係、建立生物數據的各面向準則指南、推動法規創新、強化數據分享與整合、導入國際/區域科技、建立一站式服務單位等。
她表示,臺灣千萬不能錯過發展生物融合的機會,呼籲透過國內外的合作、公私合作關係(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建立符合國際級標準的生物融合聯盟,讓數據、數位和科學驅動的跨領域創新得以實現,吸引更多創新所需的投資。
劉明勳 衛生福利部技監» 生醫數據驅動醫療創新 RWD法規、創新臨床、AI醫療為關鍵
劉明勳指出新世代BioData-driven生醫發展創新的關鍵三要素,包括:真實世界數據法規引導、臨床試驗創新模式、智慧醫療新世代。
過去幾年衛福部花很多努力,將資料串接、格式化符合國際標準,並以前瞻式收案的醫療影像及基因等巨量生醫資料建立數據庫,再透過真實世界數據(RWD)法規導引,建立利益回饋機制及商業模式。
不過他表示,產品是否落地是最重要的,因此衛福部現在也朝向「需求導向整合服務」,並首次將多種資料庫整合,成立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
不只數據庫建立,劉明勳也表示,為了讓數據資料容易被找到,現階段衛福部也連結國衛院、中研院、國科會、健保署、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等單位,建立單一窗口資料導航,讓使用者有效地找到符合研發目的的數據。
除此之外,衛福部也成立臺灣臨床試驗資訊平台(Taiwan CTLink),並把過去比較單向提交臨床試驗計劃的模式,將臨床試驗資訊改為雙向流通,透過試驗過程、結果上傳,推升臺灣臨床試驗的執行。
他表示,建構需求導向的健康大數據基盤、完善BioData永續發展環境,需要運用創新臨床試驗環境及新世代醫療資訊架構;在邁向國際市場發展,則須推動法規單位與國際合作,促成雙邊專業審查交流,同時也培植臺灣具競爭力的CRO,扶持臺灣生醫產業進軍國際。
議題三 多元觀點洞悉精準健康新契機
議題三「多元觀點洞悉精準健康新契機」之綜合討論,則由經濟部林全能次長主持,並與財政部賦稅署李雅晶副署長、金管會證期局高晶萍副局長、行政院國發基金管理會蘇來守執秘同台,針對掌握精準健康新契機上,為如何強化資金挹注、產品商業化、國際競爭力議題提出建言。(圖/主辦單位提供)
周慧泉 全心醫藥生技總裁» 培養「伯樂型」人才、聚焦早期創新 從MIT走向CIT
周慧泉指出,大家常認為大廠擁有豐富的資源,但實際上大廠內部研發的成本與性能價值(CP值)不佳,主要還是重視「外部創新(External Innovation)」,近年大廠最關注的創新項目,還是在精準藥物與生物製劑,尤其是特殊的生物製劑較容易成為未來的明星藥物(Blockbuster Product)。
然而如何提升生醫產業的產品開發成功率,周慧泉指出,第一是「人才」,臺灣不僅擁有地理上和歷史上的優勢,位於中西兩方的交界,更應該思考該如何連結外在的人才以茁壯本土產業。
周慧泉說「臺灣的教育教導我們要成為一匹千里馬,但實際上真正讓產業成功的是『伯樂』。」
她觀察現在許多生技公司發現,擁有再好的千里馬,只要沒有伯樂,好的計畫還是會失敗,因此,培養具有領導、統合能力的人才,才能擁有進一步連結外部資源的能力。
周慧泉表示,臺灣畢竟資源有限,也給了我們不得不「聚焦」的理由,但創新(Innovation)並不等於發明(Invention),她解釋,一項研究從獲得諾貝爾獎到有一天可以影響到全球人類,最少要30年以上,所以「創新」,指的應是整合、統合到製造出新產品。
生物製藥是一個多元化的產業,她也建議,臺灣在創新的方向上,應聚焦在4大重點上,第一為強調轉譯研究;第二為透過AI加強臨床研究;第三為發展細胞和基因療法的生物製造開發;第四為瞄準全球臨床未滿足的需求――癌症、自體免疫疾病、腦神經疾病等,在融合新創、國際大廠的不同優勢下,才能在產業鏈中有一席之地。
陳鴻文 北極星藥業董事長» 資通訊與生醫思維差異大 生物製藥應擴產能
陳鴻文表示,臺灣資源最豐富之處就在資通訊/電子業,但生醫產業向資通訊業界募資時仍有難度,原因在於兩者思維上有很大的不同。
他比較臺灣火熱的半導體業,與生物製藥業在製造上的差異,他認為,兩者都是投資額高、基本維持費高(如無塵室或潔淨室),對工作紀律也要求嚴格、良率/產率對成本影響大、且投資回收期長。
但不同之處在於,半導體的建廠至可量產的時間約需費時兩年,生物製藥則需費時3年,若要通過法規監管機構查廠,則可能需費時更久。此外,將產品轉換至另一家工廠生產的「產品轉廠時間」,半導體約需一年,生物製藥則需3年。「可見雖然半導體和生物製藥的製造,有許多雷同的地方,但生物製藥還是較困難一些。」陳鴻文說。
陳鴻文提出,生物製藥製造業有兩條路線,除了掌握利基產品、少量製造之外,另一條路線便是大量製造。他建議臺灣應加大投資,並積極擴充產能規模,搶攻歐美大藥廠訂單。
楊志清 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 生醫條例修法推動BIO+ICT 帶動臺灣生醫智慧轉型、接軌國際
楊志清回顧,自2007年7月「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上路、2021年底落日,臺灣生技產業營業額從新臺幣1,912億元成長到6,665億元,上市櫃公司也從35家增加到128家,期間也累積了10項新藥、多項高風險醫療器材在國際上市,顯見此條例對國內生技產業的激勵效果。
在新版的「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中,更因應生技產業的趨勢變化,進一步納入了新劑型製劑、再生醫療、精準醫療、數位醫療、創新技術平台等先進醫療技術,且鼓勵研發與製造並重,將研發製造型公司及受託開發製造型公司(CDMO)納入獎勵適用範圍。
楊志清也說明了生醫條例上路後的四大重點,包括:投入建置核酸、細胞藥物之CDMO關鍵製造技術平台、推動生技藥品高階特色CDMO、智慧醫療產業發展策略,以及透過跨部會推動智慧醫療產業。
而在智慧醫療發展方面,楊志清表示,目前國內在數位診斷、遠距醫療、數位治療上都有開發產品,也有多項可獨立運行的輔助診斷軟體、治療規劃軟體或是遠距診療產品,獲得臺灣或海外的醫療器材認證。
至於後期的場域驗證階段,需爭取醫院採用國內開發的智慧醫院解決方案,並促進ICT廠商與醫院合作試行遠距診療服務。
楊志清也強調,未來將透過跨部會的合作推動智慧醫療產業,由國科會引領數位整合、衛福部協助智慧醫材取證輔導、推動「一國一中心」國際合作。
由經濟部推動場域驗證與國際行銷,一同努力帶動智慧醫療產業起飛。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