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臺灣生技界一連痛失幾位在產業發展上都寫下歷史地位、受業界尊崇的大佬和前輩。
先是在7月盛夏,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創立以來首任執行長田蔚城博士辭世,享壽84歲。辭世前半年,大家已經知曉「田老大」的病情,但他總是克服病痛盡量出席一些活動鼓勵後進,而且依然走到哪兒笑聲就到哪兒。
前任DCB執行長、國內少數藥動學專家,之後被延攬加入逸達擔任總經理的甘良生博士,凡事溫文爾雅,時年67歲,在11月11日不敵癌病與大家告別。
讓大家最措手不及地,是浩鼎生技創辦人暨董事長兼執行長張念慈,在歲末12月29日上午,72歲因心臟病猝逝,半小時前,他還在跟幾位主管視訊討論工作,噩耗傳來,所有人都難以接受。
幾位前輩的生平事蹟,自是卷帙不及勝數。但我想起他們時,除了哀惋之外,浮現腦中更多的,是他們過去無論對政策談笑麾之、或帶領企業揮軍出征,進而在相對不成熟的臺灣環境中搏擊的章節。
臺灣生技從千禧年後曾經的波瀾壯闊到近年的崎路難行;國家政策從一度的雄心萬丈到現在資本市場的淺碟氣短……。而他們,都反映了臺灣生技產業在不同階段、不同面向上難解的習題。
你是秀才 我是兵……
生技醫藥產業在臺灣發展特別坎坷。1984年DCB創立時,臺灣經濟剛擺脫二次能源危機的陰影,並創下10.6%的雙位數經濟成長,政府為進一步邁向更類似先進國家的經濟型態,積極轉向高知識密集產業,生技業於是成為政府戰略性高科技(資通訊、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另一支箭。
DCB也在李國鼎、孫運璿、李達海及尹啟銘等大佬力推下成立,賦予它在當時生命科學還非常空白的臺灣(編按:當時國內的生物技術主要以發酵為大宗),承擔起加速生物技術產業發展各項重要基礎建設、關鍵生物技術、培植及延攬專業人才的任務。
相比2002年後,政府的「兩兆(半導體及面板)雙星(數位內容及生物科技)」產業計畫,半導體業今天已經成為臺灣經濟的護國神山;一度因為中國削價競爭而大幅衰退的面板業,在2021年又重回昔日的兆元榮耀(1.7兆新臺幣)。
只有生技醫藥產業特性不同、走勢迴異,整體成長緩慢,來到2021年產值破7,000億元新臺幣,年複合成長率(CAGR)7.4%,以此速度要上兆元產業,至少還要3年以上!
在當時產業新興、百廢待舉下,身為首任DCB執行長的田老大,自是被各方寄予高度期待。這過程中,外界對田老大的責成從沒少過,不少人時隔多年後,還會把臺灣生技產業成績不及第的帳算到DCB和田老大頭上。
但事實是,表面上政府雖然賦予DCB肩負臺灣生技產官學界資源整合介面的角色,但真正決策的還是政府的官僚系統。
眾所皆知,2000年左右,臺灣其實是許多跨國藥廠佈局亞洲的首選之站,只是,這些巨頭最後都被新加坡快又有效率的政府效能,以及完整的招商配套措施吸引。不消數年後,一個面積大小不足新北市的新加坡,就成為跨國藥廠東南亞的製造中心,藥品出口額居東南亞各國之冠。
幾次遇到田老大,我會私下請教他一些過去臺灣生技產業的人事物,也問他對業界一些現象和事件的感想與心得,但田老大的高EQ和幽默,無人可及,他待人處事的智慧與格局常藏在他的大笑裡:「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你是秀才,我是兵……。」
落葉歸根 燃到油盡燈枯!
政府的官僚系統,無論在產業政策制定、配套法規建立、相關資源分配上,可能正是阻礙臺灣生醫各方面發展更直接的肇因。
2015年回臺擔任DCB執行長的甘良生,他積極實踐時任DCB董事長李鍾熙重新定位DCB為第二棒「銜接」的角色,善用自身臨床轉譯研究的專長,鼓勵DCB和其他學研單位合作研發,再技轉到產業公司。
在過去,臺灣幾個法人研究機構頗為壁壘分明,這道藩籬被同時擁有東方溫文和西方開放風格的甘良生用力拆離,當業界真正看到了政府資源整合,也無形地帶動了更多業者願意團結打國際盃的風氣。同時,甘良生持續推動DCB衍生成立新創,特別是產業鏈所欠缺的環節技術(包括今天的台康、昌達生化與啓弘),讓臺灣生醫產業的基礎設施更進一步完善。
不過,過去都在跨國藥廠服務、還編輯過美國藥物動力學指南――《藥物代謝手冊》的甘良生,臺灣夾雜複雜政治勢力的官僚體系文化,讓他很快有了無力感。兩年後,他離開DCB轉任業界,是歷任執行長在位最短之一。
在一次業界聚會上,我曾私下大膽問起他自己對這段短暫半官方經驗的總結,他不由自主地收斂了招牌微笑、淡淡地感嘆,稱自己是個「素人」。但他依然沒提及的,是健康亮了紅燈,倒是親近他的友人曾慷慨激昂地代言:「落葉歸根,燃到油盡燈枯!」
昔人已矣 典型在夙昔!
環顧近鄰,也似乎沒有哪個國家的生技醫藥產業可以像臺灣一樣,會被不同的政治力拽得如此團團轉。
新藥解盲未過關是醫藥產業很平常現象,因為臨床失敗累積更多科學或真實世界數據,進而捲土重來進行Drug Rescue/Reposition,已經成為另一種熱門的新藥開發模式,最後因此成為明星藥物的案例,比比皆是。
問題在於臺灣社會無法容忍失敗、資本市場處處暗礁險灘、大眾資訊充斥著多空紛雜。我們一直沒學會如何Value失敗的教訓。因此,從宇昌案、浩鼎事件、到現在高端疫苗,一次又一次重複起因政治紛爭,進而捲起人事惡鬥,同時引燃股市風暴……
每一樁事件,都讓原本已經貧瘠的臺灣生醫產業土壤更加龜裂,所有被波及而帶來的破壞,很難復原。
經歷浩鼎事件5年多訴訟纏鬥,儘管最後於2021年2月全案無罪落幕,但昔日在聖地牙哥風光明媚的笑容,後來在張念慈臉上幾乎看不到了。
這近幾年來,浩鼎一切低調,我也僅見到張念慈一次,但他依然親切的笑容掩蓋不住沈重,我小心翼翼地問,臺灣這樣真的能發展生技嗎?他輕輕搖搖頭,笑得更酸苦了。
昔人已矣,典型在夙昔!他們對臺灣發展生醫無論是滿心的情懷、抑或滿腔的鬱悶,自此嘎然而止,彼時曾經難斷的孰功孰過,是是非非更轉頭成空。
新年伊始,只希望有更多後輩(包括我自己),能不對臺灣寒心消志,維持熱情和毅力,繼續著他們的未竟之志!更期盼臺灣的生技產業,很快在國際間走出像本期封面專題「罕而不孤」一樣的局面。
在我們主編芝岳、林璦的精心企劃與走訪,以及編採團隊共同整理產業資訊,更謝謝策略夥伴華淵鑑價公司知識部門的協助,從大型數據庫進行統計分析。我們發現,臺灣罕病/孤兒藥公司已經盤據臺灣新藥研發領域。回顧2022年,臺灣新藥/505(b)(2)證取證突破10張,創下產業紀錄,罕病/孤兒藥也佔最大宗。
這群生技公司不僅對過去無藥可醫的患者而言,宛如黑暗中的曙光,也在疫情下逆勢成長,幾家公司股價更突破百元!在臺灣新藥開發一路顛簸走來20多年後,也許孤兒藥開發的利基性、特殊性,將能為臺灣新藥研發產業帶來一點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