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最成功早期生醫風投 Epidarex 創辦人Sinclair Dunlop 來台分享經營策略

撰文記者 王柏豪
日期2019-11-25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英國最成功早期生醫風投Epidarex 創辦人Sinclair Dunlop 來台分享經營策略。
今(25日),活躍於英、美早期生命科學和健康科技,叱吒20年、目前擁有2億美金投資資金的風險創投公司Epidarex Capital創辦人Sinclair Dunlop,他應國內知名投創圈Starfir俱樂部主席全福創投創辦人劉容西之邀來台演講,同時與國內投資及研發機構進行經驗交流。他一下榻台灣,在開始滿檔的行程前特別抽空接受本刊專訪,暢談早期生醫風險投資的致勝關鍵以及Epidarex 成功的經營策略。
 

Dunlop在成立Epidarex之前,已經有過MASA Life Science Ventures的成功創辦經驗,該基金投資者主要來自日本和韓國包括小野製藥、日本最大心血管醫材通路集團在內的龍頭企業。

Epidarex投資者則包括來自許多一流研究型大學獨立成立的基金、包括亞洲在內的家族投資資金、甚至金融機構,目前在美國波士頓和英國愛丁堡都設有辦事處,Epidarex主要提供早期公司各種特定財務的支持,甚至包括協助各類研究計畫項目的申請。

出身華盛頓特區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國際商業和政治經濟分析師,和東亞主要市場都建立了良好關係,Dunlop因為看好生命科學對人類疾病治療的價值,憑藉他在商業上的分析經驗,讓他一頭栽進新醫藥早期投資領域。

比早期投資更早的“under-ventured markets”

舉出Epidarex曾於2015年參與投資、專注頭頸癌實體瘤CAR-T工程的 Leucid Bio為例,他指出,該公司CSO現在同時是英國倫敦國王學院(UK’s King’s College)CAR-T 研究小組領導人John Maher博士,其實正是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Michel Sadelain博士CART實驗室的設計者,他早在2002年發明的專利,後來衍生成立Juno Therapeutics。

Dunlop表示,十餘年前的Maher博士必然是充滿潛力的年青科學家,但也因為是基礎學術研究,所以自己並沒有商業化發展的經驗和概念。類似這樣的案例,如果能在“under-ventured markets”時就介入投資共同發展,許多高成長性的生命科學、新世代的有為科學家,將有機會增加更多真實價值。

Dunlop進一步表示,他所謂的「早期(early-stage)」風險投資,是比準備創立公司或進行商業化還早大約8個月甚至18個月的“under-ventured markets”階段,這階段學術型研發居多,我們能及早透過各種研究補助計畫的申請,驗證概念或方法(prove of concept/method)、shape(塑形)及translate(轉譯)許多傑出、創新的研究,以進行更有發展價值的開發,包括進行IP佈局。

圖片2
Sinclair Dunlop應全福創投創辦人劉容西之邀來台。


藥廠領導人、資深專家組成的管理團隊

Dunlop因此強調,「擁有專屬、高度專業和豐富產業經驗的合夥管理人和顧問團隊,是多麼重要!」

無論是Epidarex Capital或MASA Life Science Ventures,投資團隊成員在市場分析、投資評估和業務發展方面都擁有超過25年的經驗,他們已經深入歐美各大生技創新聚落,特別是英國倫敦劍橋牛津的黃金三角、歐荷蘭阿姆斯特丹、波士頓和馬里蘭、南加州矽谷等各大學和研究機構,包括對亞洲的生物技術、製藥、醫療設備和保健行業也都擁有深厚的監管經驗。

但除此之外,Epidarex 也關注其他基礎學術重鎮或百年大學所在,但仍少有創投駐紮的區域,例如英國工業之城曼徹斯特、及東北愛丁堡。

攤開Epidarex諮詢委員名單,更是來頭顯赫。他們可不是掛名的門面,都是實際參與投入和貢獻(commitment)的顧問。

揭發癌症遺傳基因分子機制的威廉·塞勒斯(William Sellers),曾是諾華生物醫學研究所的副總裁兼全球腫瘤學負責人; 威廉.伯恩(William Burns)是Roche退下的執行長,參與多家收購案包括Genetech、日本Chugai的股權談判,也是中國、日本生物醫學合作的國際諮詢委員。

還有法蘭克·阿姆斯特朗(Frank Armstrong領導過Merck Serono、Zeneca和Bayer五家大藥廠於美國及歐盟的重大改革計劃,並曾在籌組新創公司上,有過三次上市成功的經驗; 保羅·塞赫里(Paul Sekhri)過去是Teva Pharmaceutical 的全球業務發展首席戰略官兼集團執行副總裁; 珍妮(Janii Delagardelle)則是一位身經百戰的投資專家,創始投資過12家醫療設備公司,並且無論是收購還是IPO地成功退出。

笑問如何禮聘這些顧問?一定很「貴」吧!

Dunlop也笑答,Epidarex透過專業團隊專注「seed stage」項目,這些項目透過諮詢顧問的評估,無論是在產業價值鏈上被收購或IPO,都能協助讓其創造最大化的產業雙贏價值,「這些顧問看重『成就』甚於『金錢』。」
當創新創業成為風潮,宣稱投資創新創業或早期生命科學風險的創投公司也如雨後春筍地冒出,但Epidarex真正專注、專業的豐富成功經驗,成為他們最大的不同與競爭優勢。

Dunlop 因此有自信地表示:「國際上成功的早期生命科學風險投資,其實很少!」 Dunlop應全福創投創辦人劉容西之邀來台。

合照4
Sinclair Dunlop和國內知名投創圈Starfir俱樂部成員及來賓合影。


專注novel 醫藥治療領域

目前,Epidarex 投資組合約 有15公司,主要領域在抗發炎和抗腫瘤的生物治療、創新型新藥、新型醫療器材及保健及部分生物IT。

​Epidarex團隊也累積出評估早期項目的投資準則,這些準則協助投資團隊尋求具有領導才能的企業家,並籌組能夠將新穎科學或技術轉化為高度成功的產品和服務公司。

Dunlop近一步分享Epidarex評估項目的條件,「這也可歸納為早期項目成功的關鍵要素」,包括:

  • 具顛覆性(Disruptive)平台技術,可滿足龐大且未滿足的市場需求。
  • 能提供持續性競爭優勢(sustainable competitive)的產品和服務。
  • 能為整個目標行業帶來價值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
  • 可為患者或客戶通路帶來高價值的產品組合(Broad pipelines)。
  • 強大的知識產權組合(包括:專利、營業秘密或訣竅/know how)。
  • 目標行業中的客戶或合作夥伴的範圍廣泛。
  • 最好有潛在商業夥伴和市場驗證的早期證據。
  • 能早期就得到意見領袖和專業從業人員的支持。
  • 明確的法規及管理(包括保險報銷)策略。
  • 有效利用資金。
  • 估值必須和風險評估及機會分析相當。
  • 出色的財務回報潛力。

此外,Dunlop 也表示,Epidarex只投資novel (創新),即「first -in -class」或「best -in-class」的項目,即使是me- better也不投資,更乏論generic(仿製),且一但投資後,會非常務實的落實「里程碑(milstone」管理。

其中,從利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獨立出來的LUNAC Therapeutics正在開發標靶活化因子XII的下一代抗凝治療劑; Apellis Pharmaceuticals (Nasdaq:APLS)候選藥物APL-2有可能成為退化性黃斑部病變(AMD)未滿足市場的新希望; ,位於德國的Topas Therapeutics,利用肝臟自然免疫功能來誘導抗原特異性免疫耐受,以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過敏和抗藥物抗體的創新藥物等,現在都已經受到大藥廠的矚目。

早期投資成功機會約50% 盼尋求台灣傑出的項目

不過,Dunlop坦言,一般而言,項目投資成功轉化機率約為30%左右,達到50%也是常有50%,「但遇到瓶頸或無法繼續,會毫不猶豫地喊停,且若遇到難以溝通、妥協或敝帚自珍的科學家,項目技術再好,也會只好放棄。

「因為商業化發展的過程中,將會經歷很多go 或 no go(繼續與否」的抉擇,領導者正確開放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Dunlop強調。

儘管不少人指出,創新創業IPO將成為趨勢,但截至目前,Epidarex絕大多數投資項目都是被收購退場,Epidarex 迄今投資的項目只有一家(Apellis)進入IPO掛牌。

Dunlop 指出,投資項目的發展以創造做大價值為目標,IPO或被收購其實並沒有一定的限制。
據了解,Dunlop 此行來台,也將聽取知名教學醫學中心及研究機構總計十餘個開發項目及新創公司,同時拜會國內活躍創投領導人。

今年上半年於美國成功又募集1億美金資金的Dunlop表示,台灣近兩年生醫新創興起,加上政府積極支持讓他印象深刻,因此,他希望不僅能將Epidarex的經營經驗和台灣多進行交流,也能從台灣尋求到傑出項目進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