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創業生態系報告(GSER)」於9月底出爐了,這是Startup Genome調查研究機構每年關注全球創新產業所進行的年度調查,今年報告內容調查來自全球280個新創生態系、超過300多萬家新創公司的數據,對世界140個創新生態系進行了排名及分析。從2017年迄今,臺灣都沒有名列在GSER的世界創新生態系地圖上……
相信大家若看到GSER星光燦爛的世界地圖上,亞洲其他國家主要城市都已經閃閃發亮了,唯獨臺灣依然黯淡無光,大概都會跟我一樣感到遺憾、或不解。因為即使排名吊車尾,我們都有可以檢討與反思的基礎,但就是連清單裡都沒個影。
臺灣沒有與之互動的單位!?
特別是提筆的當下,我同時點開10月9日玉山論壇所舉辦「亞洲創新與進步對談」的影音,看到從蔡英文總統到各部會首長都如此賣力推銷臺灣的創新,並希望臺灣在各方面的創新與進步「Taiwan Can Help」。
尤其在疫情這兩年,臺灣醫療科技創新氛圍如此高亢,國際政治外交作勢也非常高昂,但從產業面看,怎麼連這樣的創新生態系評比還是沒有一點臺灣的影子?(我不太認同一位被我請問的前輩回應:「是他們自己太不用功了吧!」,這顯得有點傲慢!)
於是,我忍不住寫了封郵件給Startup Genome (該機構目前在德國、美西和印度都有辦事處,理應沒有兩岸國家主權的政治問題),請問他們「是有什麼原因讓臺灣都看不到?」
幾天後,他們的BD回信了,說明因為至今在臺灣沒有互動較深入的成員能提供他們關於臺灣創新生態系的相關資訊,不過,最近正嘗試和由臺灣科技部所推動成立的創新創業基地(Taiwan Tech Arena, TTA)談,希望未來很快有結果。
不過,我翻了該公司網站,在他們Work with世界各國的機構裡,我看到工研院的Logo其實列在其上。
由於他們BD信末有個很Kindly的Note,意思大概是如果我能介紹哪個單位加入他們會員,將有仲介費的獎金之類的,我理解了這可能是他們的商業模式。加上,他們已經跟TTA洽談,我也就沒有再進一步聯繫。
不談一點創新創業,跟不上時髦!
「創新、創業」,應該是這幾年來各國政府都卯起來推動的政策,借用中國國務院2015年底出爐的政策所指,其更具包裝渲染性的說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
各國推動的目標也都差不多,無非認為:開展「雙創」一方面能創造大量就業,催生更大、更廣的市場,讓經濟能抓住底盤基礎或恢復增長 ;一方面透過創新帶動改變,各種對現狀的不滿、不足,有機會找出新效率、新能力的出口,甚至是破壞性顛覆的革命。
臺灣生醫各種創新創業的激勵政策,推展的其實比中國還更早。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自1997年實行育成政策,推動公民營機構設立育成中心,培育創新及新創中小企業;2013年起,中小企業處又參考美國矽谷(Silicon Valley)加速器模式,推動新興產業加速育成計畫。(詳細參見本刊83期:盤點臺灣生醫加速器)
臺灣生技醫藥類知名獎項,如:「台北生技獎」、「傑出生技產業獎」、「國家新創獎」,獎勵「創新」更是行之有年了。
2013年後,臺灣從科技部、經濟部到教育部 ; 從促進創新成果轉化、各項獎勵創業措施、到創業人才培訓課程等,創新創業氛圍已經靡漫臺灣。各大學、研究單位紛紛從基礎科學轉向應用科學,並用力鼓勵創業,政府相關創新計劃結束後,出櫃創業數量成為KPI指標,總之,似乎不談一點創新創業,都很跟不上時髦。
2015年前後,當時兩岸關係熱絡時,臺灣新創隊伍到中國PK創業創新大賽,表現都非常突出,也往往成為對岸團隊臨摹的對象。例如安盟生技憑著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ptical Coherent Tomography, OCT) 技術和醫療影像分析系統,2014年起連年囊括中國幾項創業大賽的總冠軍(安盟開發的非侵入式ApolloVue® S100影像系統,在去年通過美國FDA認證)。
創新獨角獸 vs. 創業困獸鬥!
截至2020年8月,全臺已經有多達61家加速器及加速器計畫正在運作,從底層揭竿而起的臺灣創新創業滾滾動能,其實跟亞洲其他城市星一樣蓬勃。
跨國大藥廠AZ積極在全球17個地點展開虛擬合作模式,其中,AZ總部也看上臺灣的醫療優勢、IoT潛力與數位應用創新,已經連續兩年在臺灣與亞馬遜雲端服務(AWS)、中研院合作,每年挑選8家新創團隊接受AZ總部一對一的3個月輔導。
不過,若從GSER的主要發現指出,在2020年裡,有91個生態系至少都創造出一個獨角獸。包括,墨西哥城、蒙得維的亞/Montevideo (烏拉圭)、達拉斯/Dallas、休斯頓/Houston、釜山/ Busan (南韓)和浦那/Pune (印度)都首次出現了獨角獸。
從這樣的指標來看臺灣,那臺灣真的還差很遠。
幾年來,儘管臺灣上層無不高調談創新,但國內新創企業不僅沒有長出獨角獸,且普遍都處在後繼無力的困獸鬥狀態,包括:資金募資困難、法規審查障礙、技術研發不足、商業模式欠缺等等。創業家面臨各種折磨,把當時創業一大動機――對根留臺灣的愛,一點一滴消磨殆盡。
連一位海外經商成功的企業家,近年才返臺獨資新創生技公司的老闆,幾億新臺幣投資剛下去,已經對臺灣產業環境與網絡關係的錯綜糾結不勝其擾,大歎不如再離去。
臺灣創新創業變得像愛情一樣,相愛容易相處難。在臺灣,產業環境難以相處、問題始終無法解套,最後,就只好走上分手一途,眼看愛人琵琶別抱。
創新出走潮 暗潮洶湧!
多前年,在中國採訪時,一位臺商很驚悚地對我形容他的感想:在中國闖啊,滿地雞、鴨任你抓,一旦你有小老虎樣子出來,來不及長大就會被宰了!
想到近期,臺灣幾家國際眼中開始有小老虎模樣的新創公司,下市的下市、出走的出走,連這幾年吸納政府大量資源的AI,新創也在組聯盟一起往海外走。
而近日,輿論開始熱議的SPAC (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是一種讓私人企業能夠「借殼上市」的管道),儘管亞洲只剩臺灣沒放開,但懂得操作的資本家早已經透過架構海外公司,到臺灣大玩開來了。
不過,由於臺灣被傳開的SPAC,不是操盤人本身過去有過商業經營爭議,就是被點名的一些標的公司,不乏背後是資本圈公認翻雲覆雨的炒手。未來,SPAC究竟是否能協助新創真正解套並創造出實質價值,還是最終依然是資本市場的短利快錢,還需要觀察。
但無論如何,臺灣創新出走,似乎暗潮洶湧,越來越多新創公司也以架構海外控股臺灣子公司的方式,避開臺灣種種稅賦問題與法規障礙,以便將來有朝一日,鴻鵠大志的翅膀才能完全展開。
許多無奈的現實告訴我們,臺灣這塊土壤環境對創新、新創而言,似乎還依然貧瘠且龜裂。妙的是,上至政府、下至民間,大家都非常努力想方設法要整治土地。問題究竟如何解?
近日,有機會專訪陽明交大合併首任校長林奇宏,兩校合併與校長角逐過程迄今,紛擾甚至黑函還剪不斷。但是,當外界可能對合併後的陽明交大,抱著太多對其衡量的各種學術產出或產業化指標時,林校長一臉陷入沈思,「往前你能看得多遠,奠基在你基礎科學扎的根有多深。我們到底要創造有何視野的大學教育環境?」
面對外界放大鏡下的許多現實壓力,林校長無畏地提出了臺灣高等教育必須勇敢檢視的命題。讓我自己對世界創新生態系地圖上看不見臺灣這個疑問,也有了深深地反思與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