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基的啟發

撰文編輯部
日期2019-06-04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學生命科學的人,對培養基一定不陌生,做實驗、養細胞都需要培養基,它還是個消耗品。

近期,因為密集地向再生醫學領域的朋友們學習,我覺得培養基的學問不僅是科學,更是一門很大的哲學。

它基本上就是提供微生物細胞生長繁殖所需的一組營養物質原料的環境,必須滿足所培養微生物生長,促進產物的形成。跟我們熱議產業促進需要什麼環境,政府該有什麼政策一樣。

誠然,正常健康狀況下,最天然的永遠最好,但這是自然界和老天設定的程式,也是人類基於好奇心透過科學極力想破解的奧秘。

 

培養基的哲學

無論探索各種研究或解決人類疾病開發的工作,都需要模擬環境,所以培養基是影響發展最根本的基礎。

培養基必須能夠滿足產物最經濟的合成、所形成的副產物(不良影響)要儘可能減少、原料還要因地制宜、性能要穩定,最重要的是價格要便宜、要能方便採集運輸,還要能大規模生產、儲藏,以保證生產上的供應。

培養基的設計與改良,雖然目前還不能完全從生化反應的基本原理來推斷和計算出跟「天然」的一樣,但可運用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微生物學等的基本理論,參照前人所使用的經驗配方,不過,前人的經驗和培養基成分有時候有其他問題必須考慮和先解決。

然後再結合所選細胞的特性,看是要用搖瓶還是玻璃罐,最後按照一定的實驗設計和實驗方法,努力開發還是可以找出一個適合的培養基。

培養基還有不同的功能,基礎培養基(Basic Media)、滋養培養基(Enriched Media) 、選擇培養基(Selective Media)還是鑑別培養基(Differential Media),總之,就是要讓它發揮出最好的能力和功能。

聽完這位博士朋友說明完,我突然覺得他可以去選總統了!因為,這一套科學邏輯其實跟政治社會學和政府執政功能是一樣的。(那時候,剛好有香港前輩傳來了教養優秀小孩條件的分享,我還無法回神地回應他:哇!真像在培養基裡養細胞一樣。)

 

貧瘠土壤養出強壯的種子,真的對嗎?

不過,朋友也是花了幾年的功夫,費盡許多心思才解決了配方的問題。他說,現有的培養基已經出自國際大師級的發明,被公認接近完美的培養基了,但問題是「太貴了」。

「設計培養基,一直是再生醫療領域最困難的部分。但因為研究經費很少哇,我又不想放棄,腦筋就動到改良大師的培養基上了。」

因為破解大師產品、改良後的新培養基不僅取得專利,成本也更低,自然很快被大廠找上達成合作,並取得持續的委託研發。

認識很多學界的朋友,也採訪過無數有成就的人士,似乎貧瘠的土壤,總能養出(或逼出)一些優秀、強壯的種子。

但不管是養出來還是被逼出來,朋友的最大關鍵其實是來於他的「不放棄」,也因為「不放棄」,必然一路就會出現和得到許多人的協助和支持,才能把培養基開發走到最後。

這一年來,每每聊到臺灣的產業環境和政府現況,「無可奈何、無語問蒼天、無能作為」下,也常會聽到類似「貧瘠的草才能養出強壯的牛」的自我安慰和鼓勵,但真虛心檢視自己,這是對的嗎?

聽了朋友努力的歷程,也發揮狗仔的技能爬梳了他的研究脈絡,朋友個性隨和、不唯我獨尊,他揪了類似研究領域的醫界和學界同好,大家共同合作,過程中撞牆或遇到困難,大家會互相支持打氣。

真印證了管理學上所說,「一個人也許可以走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很遠!」

 

「老大的面子」癥結

「不太能一起工作」,也是我所見、所聞、所碰最常見的問題,不諱言,可能還是臺灣生醫界組織之間很大的鴻溝。一些左右為難的業者看法,很多的鴻溝,恐怕不少是自我應驗預言的對立立場,追根究底也是「老大的面子」癥結。不過,往往組織越龐大,利益共構越深,「老大」難以屈就和妥協常是很不得已的,不能也不好多置評。

曾有個傳統產業老前輩,他告訴我:其實說人家不好,不好配合,那都是你自己的傲慢!老實告訴你,我每天要工作和應酬的人,99%都是我很討厭的人,(難以想像他是人緣一級棒的老先生)但還是要成就事情,不是嗎?

他接著說:「如果害怕,恐懼整碗飯被捧走,就表示你實力還不夠,要問的是,他把你的飯捧走了,你就不能再煮出一碗麵嗎?」

我也因此試想,如果朋友處在的是肥沃的土壤,例如美國給予生命科學支持這樣的培養基裡,這種「不放棄」以及樂於協作的開放特質,可能會發揮出更大的創造力!

5月初,去了一趟聖地牙哥,有幸親自見到幾位當今美國免疫學界的天王。他們每個人在免疫學科學上的成就不容贅述,其中帕克癌症免疫研究院(Parker Institute of Cancer Immunotherapy)主任 Jeffrey Bluestone和研究院成立的背景,讓人感觸深沉。

該研究院是今年不過40歲的Facebook 創始總裁,Sean Parker成立的基金會捐助成立。 Parker開始意識到免疫系統的力量和價值,以及免疫醫療治療癌症方面的潛力,於是透過比爾與美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執行長蘇珊.德斯蒙德赫爾曼(Susan Desmond-Hellmann)找到Jeffrey Bluestone,因為他是同行公認最擅長將基礎研究實驗室與協作聯盟進行有效整合的人。

他整合了六大機構包括,MD Anderson、Sloan Kettering以及UCSF、UCLA、Stanford、Penn State四所大學,聯合多位包括James P. Allison、Carl June這類天王科學家共同領導。

Bluestone謙和得像一位王子,「很重要的是,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協作、共享的環境以及互動的精神,我們創造了組織效率,這是我職業生涯中許多經驗的融合:科學、協作環境、以及減少阻礙科學進步的官僚障礙。」

臺灣沒有這樣的「培養基」,甚至覺得很難有這樣的期待……。

 

mind_sign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