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七年 台灣生技將帶來「生機」……

撰文編輯部
日期2017-03-17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不管甚麼節慶、生日、各種個人紀念日,相信大家收到的最多祝福,最終都是所有關心您的人都希望您永遠健健康康,快快樂樂。
 
有單位統計過,現在智慧手機裡被轉貼最多的兩類訊息:一類是心靈雞湯,具有靈感和激勵性的各種小故事;一類是如何讓人身體更健康的各種預防或治療疾病的小知識。
 
健康凌駕財富、地位、權力、容貌、愛情,是每個人擁有生命時,真正的第一要務,創造健康福祉也是所有生技產業所追求、至高無二的共同宗旨。
 
近期,一位同鄉前輩帶來另一位同鄉業者來訪,這位初次認識的同鄉,嚴格說來,跟知識專業需求甚高的生技業,實在拉不上一點關係,他早年都在金融業打滾,曾經成功闖盪過證券業,甚至自己開過「號子」。
 
90年代左右,因為喜歡而接觸了紅豆杉,進一步認識紅豆杉功效,然後「玩物喪志」地悠遊紅豆杉的世界。他收集了東南亞各種紅豆杉種苗,發現了有「台灣本色」(就是只有在台灣才長的好)的特有種,接著研發台灣特有種紅豆杉幼苗成功後,進而大量培植栽種。他現在在南投信義鄉、台北三峽山上大舉造林契作…。
 
這真是一條不歸路。2008年,他和朋友又從自行培植的紅豆杉枝、葉,成功開發出萃取天然物的特有技術,不必砍伐紅豆杉樹木,從葉中就能萃取及量產紫杉醇與紅豆杉酵素兩種原料,又基於深信這樣的原料不管在美容、保健、養生上,都能給予地球上每一個人全方位的健康幫助,他踩進了生技研發領域。
 
而這位無異已經把身家性命交付紅豆杉的同鄉說,「紅豆杉」被美國《生活雜誌》譽為「希望之樹」。現在,他恐怕是傾家蕩產地一頭栽進了這個「希望」,再也無法回頭了。
 
比起其他產業,因為投資期長,生技業經營者往往投入的不只是資金,恐怕還是每個人的黃金歲月,許多台灣現在檯面上知名的生技業者都一樣,每次在遇到挫敗、障礙;或被媒體因為一知半解而負面誤解、或投資人獲利壓力來時,問他們心裡怎麼想,大部分都有這樣的共同心境 : 「有些路是很長,但不走可能會更後悔。」
 
舊曆年假前,一位業界朋友告訴我,他主管從國外回來一早進公司,就往他桌上丟一本報導說:「你自己看看,這寫什麼?當生技業的人都被金錢沖昏頭、道德淪喪的人嗎?真想賺錢,才不會來幹生技這一行吧 !」
 
和一位正準備從興櫃轉上櫃的業界前輩吃飯時,他也搖頭:「對這產業的特性真的不夠了解,會徒增產業發展不必要的困難。」
 
我在一些場合和電視上聽過許多權威名嘴對生技業不少精闢的觀點,從單純投資人角度,獲利自是唯一的目的。
 
開放社會也容許不同角度和其立場,每家公司都自有其支持者和不認同者,每個產業裡更是都會出現讓人出乎意料、跌破眼鏡的個案。但若無限上綱地把個案事件推展到整個產業,確實難怪會有兢兢業業的業者用「被『銼』心」對我形容那種感覺。
 
以偏概全地誤解,會加大大眾對產業認知與溝通的鴻溝,也容易開啟產業發展內、外環境不良的惡性循環。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業者投身生技初衷,都是因為相信自己做的事將對人類健康有幫助,也對生技產業高風險、高投資有一定的認知,所以願意與時間賽跑, 爭取一旦成功後可能的高報酬。
 
台灣一位過去也曾被媒體負面批評的生技業者,他對於「台灣是藥物開發一塊寶島」,始終抱持著不畏人言的信心。他分享自己和國外交流的一次經驗,他有次跟國外同業說起,台灣在2015年內,美國FDA批准的世界新藥藥證,跟台灣有關的就有二張(智擎的ONIVYDE®、寶齡富錦的Nephoxil®)。這位外國同業瞪大眼睛非常驚訝地說,「FDA一年不過批出40餘張來自世界各國的新藥藥證,台灣這麼小,是如何成為新藥開發成功密度這麼高的地方!?」
 
事實上,當股市主力瀰漫著一波對生技業退潮的氛圍,一路披荊斬棘、走了十餘年的台灣生技業,現在才正開始生機盎然。不少新藥開發陸續傳出捷報、新創公司醫療穿戴裝置獲批上市、各種本草和保健素材更豐富、醫美保養品也走出國際…。
 
台灣大環境普遍讓人懷憂,但一位近幾年海歸回台的藥物開發專家說,生技產業真正需要的是經驗累積,台灣已經走過了學習曲線,往國際合作發展的好時機正開啟。據了解,有國際企業已經和台灣公司進入併購洽談。去年以來,幾家新創的新藥研發公司,這些青年才俊的創業家都告訴本刊,他們目標不是IPO,而是被併購。
 
2017年的台灣「生技」,可見將越來越具「生機」,也會越來越走進人民的日常「生活」,這個致力為人類帶來「三『生』有幸」的生技產業,民眾將會慢慢看到、體驗它務實的本質面。
 
2017年起,本刊也做了一點小改版,雜誌走國際刊物版型,稍寬一點點,也將積極加入更多深度型的產業調查報告資訊,如本期蒐集的是全世界都看好的液態檢體行業領域的市場資訊。未來,因應兩岸健康產業的崛起,內容報導涉及的國內外生技產業範疇,也將更為寬闊。
 
本月「封面故事」採訪團隊探索的則是「新長生不老術」,以前的帝王追求長生不老,多靠的是遍尋仙人「煉丹」;現在,大數據分析來臨,醫療科技興起,一般老百姓也能追求長生不老,只要把從您收集而來的各種生理資訊,丟進一部電腦的運算式,瞬間就煉丹完成,並給您最好的健康維護指導。
 
雖然,因為各種科學和技術的落差,讓絕大多數的大數據分析服務多還處在探索階段,距離真正健康照護及疾病預防,讓您長生不老恐怕還是個理想,不過,似乎也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