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繼洲:持續性研發、合作、再研發 產學合作落實生技創新價值

撰文記者 楊傑名
日期2017-07-2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廖繼洲,前衛生署藥政處處長

多年來,生技醫藥產業常聽見一種說法,從研 究成果到產品化要經歷「死亡之谷」的階段,也就 是需要花費8 15 年,投入金額高達8 12 美元,才能成就一項產品。

但是,現在臺灣研究人員很聰明,不需要自己 從頭做到尾,前段從大學或研究機構過來,公司將產品開發到第二期臨床試驗結束、取得第三期臨床試驗核淮,就將歐美市場授權給國際大廠,取得資金以後,再投入亞洲市場的第三期臨床試直到成功,但是現在台灣新藥研發公司,已意識到應該研發到取得藥品許可證後才授權國外大廠比較有利。 我也曾經試算過,製藥開發通常做到一半階段 選擇出售,是可以賣到6 倍的價格;若產品開發全 部自行完成,卻可獲利達36 倍以上,但這段期間 的甘苦也是外人難以想像。

尤其,開發新藥需要人 才、法規搭配,最重要的是,必須有「長久」的資 金支撐。 然而,臺灣生技產業若按上述做到一半階段選 擇出售的模式經營,對於臺灣生技長期發展來說, 並不是一個好現象。以下,茲就臺灣生技產業的特 性、環境,以及可能仿效的模式做個粗淺的說明。


近生技產業是需要耐心、長期的關注

在臺灣,創投事業的投資,大部分要求早 期回收,因而多數仍集中在資訊電子業,投資 於生技製藥業仍屬少數。 一方面,礙於新藥發展為一門高風險的 產業。

事實上,新藥開發成功需要歷經多個階 段,從開發、動物試驗,到一至三期臨床全部 結束,成功率不到10%,也就是說,失敗率高 達9 成。 另一方面,從產業結構來看,臺灣生技 製藥廠商多屬中小企業規模,普遍經營模式趨 於傳統保守,公司也無法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 發。

而且就臺灣環境而言,只要報章媒體刊登 某一家公司重要訊息時,例如:臨床試驗結果、 重大人事異動、公司併購/合作以及技術移轉 等。倘若公司消息不如預期,這家公司的股價 很有可能「趴」一聲,從此倒地不起。

這顯示,臺灣資本市場時常以「同一視 角,看待百種產業」。公司產品必須在「短時 間」創造價值,才有機會吸引資本進駐。但這 一套金融體系的檢視標準,並不太適用在獲利 前景不明且高風險的生技製藥。

此外,生技製藥與資通訊產業動則上千億 元的建廠案相比,其實新藥開發的經費遠低於 ICT 產業,生技製藥真正需要的開銷在於市場 行銷。

因此,以資金需求而言,生技製藥需要的是長 期且穩定的投資,流於炒短線的經營模式,對於產 業反而無益。

創新是持續的 是勇於接受失敗

過去,有鑒於臺灣ICT 產業的成功,因此不 論是政府、創投以及各界都認為,臺灣ICT 產業的 模式是其他產業可以仿效的。

但是,與ICT 產業不同的是,生技製藥業是 創新的產業,其運用的技術與知識是奠基於科學發 展的前端,從研究、發展、人體試驗、到生產與行 銷,是一氣呵成,並且需要長時間持續投入。

它並不像是半導體和資訊產業可以模組化切 割,依樣畫葫蘆地學習和模仿,就可循序漸進走到 創新及產品化階段。 臺灣生技要能夠創新,就要容忍失敗、接受改 變,才會成功。因為失敗會帶來經驗,累積的結果 就是成功。

否則,不能接受失敗,臺灣生技( 創新) 產業就難以走上國際舞臺。

從染坊躍身為國際醫藥產業中心

以瑞士為例 或許有人會問,目前臺灣生技產業發展到哪? 真正要走的方向又是甚麼?當然,是朝向自有品牌 的道路前進,因為掌握品牌才能提高附加價值,這道理一直都適用於任何產業,或是產業鏈上。

舉例來說,瑞士巴塞爾(Basel) 與臺北三峽相似,兩座城市都有條河流,分別為萊茵河以及三峽 河。由於城市地處水源附近,易以紡織相關產業作 為發展核心。 然而,自19 世紀以來染坊都以植物作為染布 原料,直至化學藥劑出現,傳統染坊才逐漸沒落。

不過,對於巴塞爾來說,這是一次產業轉型的 契機。

當地廠商開始學習將植物分離,並且生產、 製造化學原料,爾後逐步轉型成化工廠與醫藥產業 中心,並培養出兩家世界前十大著名的製藥公司諾 華(Novartis) 與羅氏(Roche)。 巴塞爾之所以能蛻變成世界的製藥廠,其中關 鍵,在於活躍的產學合作。

羅氏與諾華,長期以來與當地的巴塞爾大學、蘇黎世大學以及蘇黎世聯邦 理工學院,共同構建了一個網際網絡,以作為瑞士 的生命科學、生物製藥等領域教學和研究的交流平 臺。

也就是說,學研單位的研發成果,若不轉移到 產業界的話,「研發」終究只是一份發表報告、紙 上談兵而已。 綜觀上述,我所提的看法是否有利於臺灣生技 製藥業的發展,還有待觀察。

不過,我想強調的是,研發、合作、再研發, 唯有持續性、長期的投入研發,創新的價值才會展 現,品牌亦會隨之建立,這些對於臺灣生技製藥才 是正確的出路。

採訪/楊傑名;整理/李虎門、林以璿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45

更多台灣生醫康產業報導,請鎖定環球生技: https://news.gbi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