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號的台經月刊,刊出日本亞洲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川上桃子所著《臺灣成功鏈結美國矽谷醫材聚落的催化劑―― STB計畫》一文,文中認為「STB計畫」(「台灣-史丹福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之人才培訓計畫)是和矽谷與其他國家創新鏈結最為成功的催化器。
國科會在我與國際醫材專家張有德極力推薦下,自2008年推動STB至今已8年,預計10年內會培育超過40個學員(Fellow)在史丹福大學蹲點培訓一年,目前已催生了近10間新創醫材公司如萊鎂、安盛生科、宇康生科、龍骨王等。
史丹福大學所在的矽谷等同美國醫材產業鏈縮影,跨國企業與新創公司齊聚,學員在矽谷可以培植創業人脈,了解創新構想在先進市場的可行性,加速產品未來通過FDA審批。掌控國際醫材通路的跨國企業,則是未來新創公司出場的潛在買主。
矽谷經驗強調從選題開始,聚焦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unmet medical needs)。因此從矽谷回台灣後,STB學員多半會沉潛一段時間(有時長達3至5年)才創業,為的就是磨出問題所在,並嚴謹的評估市場發展潛力。
技術商業化在巧不在精
這也恰好是台灣新創醫材圈目前最缺乏的思惟。我擔任多次創業比賽的評審,以台灣最大、政府主導的創業競賽及輔導計畫--「創新創業激勵計畫(FITI)」為例,近年參加團隊逼近1/3著重醫療題材,團隊核心多為學研實驗室出身,技術導向色彩濃厚。
藉技術定義市場需求,是台灣創業團隊的習慣。但技術及人才在台灣工程紮實的環境並不難達成,不應為優先考量的環節。
STB學員則是先定義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選題後才進一步解決臨床問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