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益仁:療效不如期待?! 阿茲海默抗體新藥市場遇挑戰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3-08-19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蘇益仁:療效不如期待?! 阿茲海默抗體新藥市場遇挑戰

蘇益仁教授於SARS期間擔任疾病管制局局長,歷任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及主任、成功大學醫學院及醫院副院長、國家衛生研究院臨床研究組主任及感染症與疫苗所所長,現任南臺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2017年他在科技部價創計畫支援下,於2018年9月自南臺科技大學衍生指標性新創公司——美力齡生醫,致力開發經由多重作用機制(MOA),調控老化生物學及降低類澱粉蛋白的抗老化及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並已於去年2021年7月獲經濟部工業局「生技新藥公司」認定。

責任編輯/巫芝岳


今年7月6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了衛采(Eisai)/百健(Biogen)的阿茲海默症新藥Leqembi,該項抗類澱粉蛋白(amyloid)抗體藥物,是20年來第一個被美國FDA核准且醫界認可的改善阿茲海默症新藥,在全球生醫產業引起很大的回響。

然而,因其功效僅可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減緩27%,無法穩定或逆轉病情,且試驗中有近13%患者發生腦水腫等副作用,又須每兩週打一針、每年得花費兩萬五千美元,因此,目前該藥在醫療體系中,正面臨病人選擇及治療的挑戰。

雖然衛采的Leqembi,相較於兩年前第一個被FDA核准的百健/衛采新藥Aduhelm,已在功效上有所改善,但兩者間存在的基本問題是一樣的——都受限於只單一地移除「細胞外」的類澱粉蛋白斑塊,對早期病變的海馬神經「細胞內」的主要受傷害神經細胞,並沒有改善作用,以致疾病仍持續惡化。

這樣的治療功效,不符合大家所期待的「治療後認知功能可以维持穩定或改善」,因此醫學界認為,這些單一對抗類澱粉蛋白的抗體藥物,不是阿茲海默症的终極解方。

雖然抗體藥物存在著上述諸多療效不足之處,但這些經臨床三期試驗藥物最重要的貢獻是,讓醫學界重新省思阿茲海默症的早期致病機制。

近五年以來,眾多研究已指出,過去阿茲海默症新藥以開發針對腦部「細胞外」類澱粉蛋白斑塊為主,這些病變是病人死後解剖所發現,與老化早期以神經「細胞內」內質網類澱粉蛋白的累積機制不同,這也是抗體藥物失敗的主因。

這些阿茲海默症科學上的認知落差,導致全球20年來投入了數百億美元開發新藥,卻絕大多數失敗,也是醫學及新藥開發史上很不可思議的事。

今年8月初,就在Leqembi取得核准不到一個月,衛采的研發副總Michael Irizarry即提出Leqembi未來將發展合併療法,以提高臨床功效、減低抗體劑量,及減低副作用等關鍵發展策略。衛采將首先針對公司內部現有的抗類澱粉蛋白及抗發炎小分子開發合併療法,也會考量與其他公司的新藥合作。

Irizarry的這些聲明,其實也承認了目前類澱粉蛋白抗體藥物的不足,而搶先在其他抗體藥物大廠先一步去規劃的策略。但如從二期臨床試驗開始進行,至藥物核准使用,將又是至少5至8年後的事了。

今年7月,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發表在期刊《Science》的一篇研究指出,人類到45歲左右、開始老化時,血液中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蛋白質,包括免疫發炎及內質網自噬系統相關調節蛋白,即已出現異常,可以預測未來是否會罹患阿茲海默症。

這些新的科學研究,提供了阿茲海默症新的致病機制,未來也可以依這些機制開發新藥及血液檢測試劑。這些血液生物標記(biomarker)的異常,一如以血糖值預測糖尿病一樣,能在發病前20年就用以預測發生失智的風險,並及早預防。

因此,在阿茲海默症的致病機制逐漸被釐清,且可望由血液蛋白預測出高危險群下,在有效新藥開發出來前,如何經由非藥物方式,改變個人生活型態及飲食,或是抗老化保健產品的應用,成為了預防失智,和解決社會人口老化下失智相關長照問題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