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政府拋棄的孤兒!?

撰文編輯部
日期2023-06-28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BIO2023今年6月5日在美國波士頓展開,外貿協會主辦的「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也緊接著於臺灣8日在南港展館二館舉行。BIO結束當晚從美國飛回臺灣,下午來得及趕赴展會最後收幕前,快速走覽了一圈。

Medical Taiwan是臺灣醫療器材產業的主展場,為臺灣醫療器材製造、產品銷售的內外銷採購交易B2B平台,是當今臺灣幾個最重要的生醫產業展會之一。

由於場景剛從一個大型國際性展會,各國展館及各大生技藥廠攤位旗幟張揚、爭奇鬥豔的場域,一下子轉換到臺灣本土的中小型會展,視覺情境頗為「蒙太奇」之感,不同地點、不同時間,跳脫了時空,但都在傳達同屬性的劇情。

這幾年來,相比國內生醫其他兩大展會――7月即將到來的臺灣生技月以及年底的醫療科技展,Medical Taiwan規模都最小,但它的經濟產值卻最高,而且還有最接地氣的臺灣人情味。

經濟部統計,國內2021年生醫產業7,000多億新臺幣的營業額中,醫療器材營業額就達到2,363億元、CAGR為22.8%;若再加總包括數位醫療及健康福祉等「醫材相關產業」,營業額可達到4,946億元,占比高達74%。其中,一半又以出口為主。毫無疑問地,長年來,醫療器材產業撐出了臺灣生醫經濟的半邊天。

醫材器材製造技術密集落實在臺灣

疫情前2年,我在日本一個健康照護展的小攤位上,發現了臺灣來的一位功能性手杖設計製造商,這位創辦人過去專注代工國際許多品牌手杖,對自己的產品說明非常自信而且熱情。他用著臺灣國語告訴我,他最終體認代工生意毛利低又辛苦,要不斷忍受客戶壓低價格,決定轉型自有品牌,並親自出馬跟著外貿協會的拓銷團行走天涯,積極爭取各國經銷。

之後,我又在Medical Taiwan遇上他,這回他拉著我大力推薦他的攤位鄰居,一家也已經出口行銷多國、多年的呼吸照護設備(抽痰機)製造商,這位翻著各項產品發明獎證明和認證的老闆,自己是發明人,他的產品是工廠學徒時代自己不斷改良的成果,學歷都是創業後才到工專(科技大學)補上,如今,他培養學成的女兒已經進入公司協助。當他用台語誠懇地述說著自己,又同時忙碌地和女兒應付著來洽談的買家,我腦子裡真的很有畫面――他如何赤手空拳地到世界各地爭取到訂單。

一位曾借調到政府部門又回學校的教授曾私下與我聊起,當時他隨著政府大力推動許多新興生醫產業,有機會接觸到更上游的產業時,常不免感慨:「這些最有製造技術實力、最臥虎藏龍的傳統醫療器材製造,往往是當局追趕歐美產業潮流的獎勵政策或資源被某些領域有心人士的運作下,淪為『被政府拋棄的孤兒』!」

臺灣醫材產業興起成型約在1980年代,發展比生技早了近20年。今年2月,臺大經濟學吳聰敏教授出了一本「台灣經濟四百年」,梳理了臺灣經濟在時代環境下的發展脈絡,儘管書中近代(1960-1980-2022)案例仍主要以電子業、半導體業為本,但在同樣的歷史背景下,臺灣醫材器材產業的發展,不例外地循著當時臺灣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工資低與勞動力品質高,以及政府鼓勵外資政策下,慢慢地把技術密集落實在臺灣,也逐漸地把整個製造配套環境和供應鏈系統建立,慢慢移植到臺灣,同樣地,當時以製造代工出口為主的醫療器材產業,很多製造技術也留在了臺灣。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迄今,手術室裡可見的周邊器材產品,從軟到硬的紗布、各種刀械到手術床,許多關鍵不可或缺的手術用器材,臺灣依然是世界製造大國;隨著高齡化社會,市場需求越來越高的照護類用品,例如一次在上海的醫療器材展上,我才恍然大悟,許多品牌的關節保護輔具用品,原來幾乎都是「MIT」。

只不過,臺灣製造經濟成長後,當勞力密集移往海外,電子業和半導體業從勞力密集升級到技術與資本密集,從而持續打磨提升技術及研發。但我認為,臺灣的醫材製造業主因受到醫療市場少量多樣以及法規限制多的特性,加上多數產品毛利低,要創造更大規模密集生產較困難,也難吸引資本密集的灌注,絕多數中小型或家族企業的醫材業者要進入資本市場運作的機會相對更少,漸漸地,現在大家幾乎把醫療器材產業歸類到傳統產業了。

開掘深挖  把根基安在磐石上

至今,臺灣醫療器材製造業者仍多數以製造出口為主,也因為多不涉入公開資本市場,臺灣人胼手胝足的勞動特性,讓他們維持「惦惦呷三碗公半」的低調個性,也儘管多數然而,這些沉靜的業者無論在國際銷售及產品開發上,始終不懈地開掘深挖,無異也把臺灣的醫材製造技術根基安在磐石上了。

忍不住分享個小故事,去年,臺灣某電子大哥轉型醫療器材、並已經上市的子集團,併購了南部一家產品銷售已經遍佈東南亞國家30餘年的「傳統」醫材業者。這位老業主因為子女沒有接班意願,只好找第三方協助求售,老業者一看到這家普遍已經被媒體捧為典範的上市公司財報,他忍不住感嘆自己:我明明資產比他們還大,竟然還要被他們併購……。

然而,開掘深挖,把根基安在磐石上,可能才是產業成功升級或轉型最關鍵的基礎條件。這也正是我們本期封面主題,真正想倡議與傳達的呼籲。

北美BIO展剛結束,一些政府高層長官馬不停蹄轉往緊接著在6月10~14日舉辦的英國London Tech Week。近幾年,疫情讓臺灣的能見度大增,政府當然必須把握機會,帶著臺灣的ICT和半導體產業優勢展開科技外交,爭取雙邊產業創新機會,讓臺灣在這些志在成為全球科技大國的價值鏈上,不僅不缺席,還要成為關鍵的要角。

當局這些年來,在生醫產業部分的推動政策上,多側重在創新領域,創新創業能帶動新科技、新服務以及創造就業機會,成為舉世的集體風潮。

不過,許多產業的建造工程,可能沒有一樣能用魔法神蹟變出來的,都要花時間、努力代價去向下扎根打地基,才能再向上建造和改造。過去10年,臺灣生醫業的起落很清楚展示,基礎是暗暗在枱面下累積的過程,但這容易讓人忘記或忽略嚴重性,因此,當風暴或困難來臨時,最後只能看見表面被破壞後的結果。

然而,臺灣醫療器材製造業,即使經過環境變遷與風吹雨打,數據卻都證明,整體產業依然屹立不搖、產值依然連年成長。

臺灣醫療器材CDMO像「豹」  低調卻難掩魅力!

這次在Medical Taiwan上,我在幾家忙著收展的AIOT系統整合商的攤位上,從他們正準備拆卸的海報上看到,目前在AI數位圈被喊得震天價響的「未來醫院」、「智慧醫療」,這幾家乍看毫不起眼,但已經存在30年,甚至40年(我沒聽錯)的系統整合商,其實已經默默簽下合約,準備到一些醫院執行導入了。

我實在太喜歡一位前輩專家的生動比喻,他形容,很多臺灣的醫療器材業者已經累積雄厚技術實力,但個性像「豹」一樣安靜而神秘,是少數可適應不同環境的貓科動物。他們嗅覺、聽覺、視覺都好,智力也超常,隱蔽性強,不僅在原野上生存數量與能力比獅子、老虎好,而且奔跑疾速甚至超越牠們。

在盡可能陪同我們主編芝岳和林璦的採訪過程中,也看到,當有人積極運作希望橫空出世個驚為天人的「CDMO」、或還在找尋目標獵場時,有業者已經穩接了醫材CDMO的國際長期訂單,或已經潛近獵物準備突襲,爆發力讓人窒息!

時代環境又走到了一個分水嶺,國際醫材CDMO大門才正開啟,這是臺灣醫療器材轉型的絕佳戰略機會,但我無法期待資源有限的政府,是否能順勢作為,找出有效的公私合作舉措,也一起到國際間進行科技外交。

臺灣醫材CDMO像臺灣雲豹,曾經消失但又回來了,低調卻難掩魅力!

mind_sign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