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邱政洵:臺灣新冠鼻噴藥臨床二期展療效 病毒流感化成上呼吸道防禦契機!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3-10-30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林口長庚邱政洵:臺灣新冠鼻噴藥臨床二期展療效 病毒流感化成上呼吸道防禦契機!(攝影/巫芝岳)

邱政洵為現任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並自2021年起擔任昱厚生技開發之新冠肺炎治療藥物AD17002-SC臨床二a期試驗總主持人。邱政洵擁有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學位,曾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並曾任林口長庚兒童內科部部長、醫研部主任及嘉義長庚小兒科主任等。現除了任職於林口長庚醫院外,亦為長庚大學醫學系兼任教授。

責任編輯/巫芝岳


今年10月3日,昱厚生技(6709)公告其新冠肺炎鼻噴治療藥物AD17002-SC臨床二期試驗結果,其療效達統計顯著有效意義,且安全性良好,輕至中度症狀的患者用藥4天後,症狀即恢復至輕微;治療第8日後治療組有60%轉陰,顯著優於安慰劑組的20%轉陰。

這項試驗,不但是臺灣首項自主開發且完成的鼻噴新冠藥二a期臨床試驗,AD17002-SC「免疫調節劑」在上呼吸道激發先天免疫(innate immunity)的作用機制,更可望成為新冠疫情流感化、病毒持續變種下的次世代解方。

本試驗發現,給予AD17002-SC第一劑後的48小時內,即可有效抑制病毒、深喉採樣RT-PCR檢測的Ct值呈顯著提升(P=0.0006)(Ct值越高表示病毒量越低),且鼻噴治療第8日,治療組有60%轉陰(Ct值呈顯著提升≥30)。

此外,在一項針對接受AD17002-SC治療者進行的探索性研究中,我們與長庚大學醫檢系施信如教授和檢驗醫學部主任黃瓊瑰合作下,發現部分Ct值仍低(代表體內病毒量仍高)者,其體內雖有病毒基因,實際上病毒的完整性(integrity)已喪失。

這項研究顯示,AD17002-SC所啟動的先天性免疫作用、干擾素活化等反應,確實有破壞病毒的潛力!

病毒變異趨勢成上呼吸道防禦機會

回顧這項試驗執行的過程,初期可說是困難重重。試驗開始執行時,正值全球Alpha變異株疫情最嚴重、臺灣剛開始爆發群聚感染並以「清零」為目標後,當時國內防疫政策對確診者都有極嚴格的動線管理,無論輕重症都會於專責病房中由專人照護。

因此,進行試驗時必要的同意書簽署、採檢、檢體運送就成了最大的難題,畢竟醫療照護人員的安全仍需擺在最優先順位。

所以當時便建議採取多中心方式進行,才能加速順利收案,此外,我們也進行了多次試驗方法的改良,例如:如何減少採檢次數,以降低被感染的風險?出院後評估療效時,如何讓評估方法更彈性、方便進行?

在團隊努力下,終究解決了這些問題,並得到可信的臨床數據;然而,隨著全球疫情不斷變化、多支疫苗在此期間問世,我們團隊其實也一度灰心地想:「現在開發這些療法會不會也沒市場了?」

好在最後得到正面的結果,加上目前新冠病毒的演化趨勢,主要是免疫逃脫,即便有疫苗、口服抗病毒藥、抗體療法等,在防疫上對頑強多變的病毒都仍略顯不足,「從上呼吸道進行防禦」反倒是當今重要的趨勢。

AD17002-SC作用機制,是在上呼吸道黏膜誘導先天免疫及干擾素,這項防禦機制具有廣效性,不易受病毒突變影響,且目前病毒的變異趨勢,比起過往大量集中在下呼吸道、導致肺炎的感染方式,正朝向「更集中於上呼吸道、不引發嚴重肺炎」的方式演進,因此更能凸顯AD17002-SC的優勢。

雖然要能完全確認AD17002-SC的效果,仍有待更大規模的臨床三期試驗證實,但我們仍引頸期盼這項出自臺灣的藥物,有朝一日能在全球大型疫情中助力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