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地利、人不合的蝴蝶效應

撰文編輯部
日期2013-09-10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台灣生技業最近被基因科技風波掃到「颱風尾」,也挺灰頭土臉的。

基因科技借殼、逐利、套利、股權爭奪、個人恩怨,類似事件其實在房地產、電子業、網路業都出現過,也不是太新鮮的案例。我曾反過來問自己,如果是一群良善、團結的團隊,用同樣的借殼上市讓事業獲得重生,大家又會怎麼看待呢?成王敗寇,永遠不變的道理,它可能變成了成功的典範,而不是失敗的教訓。

一座擁有天時、地利的樓閣,因為一些不合的人走了火,瞬間就燒成了灰燼。

這也是我們這次封面「政府急凍?興櫃公司掀風暴!」想提出來跟大家一起探討的問題。台灣生技產業才正準備開枝拓葉,即便是野蠻生長(這是大陸說法,但很貼切的形容),但蜜蜂、蝴蝶開始來了,當然,可能老鼠、害蟲也來了,但有了生態,生機開始一片盎然。

所以,要不要為了老鼠、害蟲,點把火就燒了呢?……。

我們也許小題大作,但是,所有風暴的興起都可能來自那一小片蝴蝶翅膀的揮動效應。這是幾個券商拿到櫃買中心這個強化興櫃公司財務業務新制的草案,驚覺到這對產業可能帶來的影響,希望我們能適時拋出問題,讓大家共議。

我們因此訪問了其他券商和一些業者,甚至未上市股票經營者。大家都承認台灣生技股市還要更理性的發展,但主管單位若不能瞭解產業的需求,或許本來只想降點溫,結果卻錯灑了冷凍劑。

一位產學兩棲的生技前輩也分享了他最近一個體會,「國父孫中山說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後知後覺的人,小到個人,發現自己比百分之八十更多時候都很後知後覺啊!」他說,要鍛鍊自己,讓自己能有更多的先知先覺。

我非常有感觸,傑出的「人才」,就是那些比一般人有更多先知先覺的人,能一葉知秋,能預測蝴蝶效應,能比一般人有更前瞻的視野和眼光。

台灣生技產業有了基礎,需要更多前瞻性的人才,適逢台灣生技醫藥基金會成立,台灣生技人才出了什麼問題?怎麼養成?我們特別專訪了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和長庚醫學院校長魏耀揮,談了點人文的話題。

最後,也特別請大家從兩岸新興分子檢測產業的消長,來看看大陸業者如何後發崛起。本刊長征萬里,採訪了大陸這些代表性公司,分子檢測產業不大,但這是個體化醫療發展不可或缺的要角,他們都努力在攻佔價值鏈上一個無可取代的位置。大陸技術曾比我們落後很多,但現在…。

 

台灣真輸了嗎?我希望不會,但我們的機會該從哪裡創造呢?

mind_sign

 [email protected]

下一篇
賣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