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台灣發展條件

生醫跨業 翻轉世界(4)專訪衛福部「遠距健康照護服務發展計畫」專案主任郭博昭教授:「台灣健康裝置發展定位不清、 人才不夠、法規不明…。」

撰文記者 吳靜芳
日期2014-06-10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國立陽明大學專任教授郭博昭身兼醫師與程式設計雙重身分,開發出多款雲端健康管理產品。

傳統電子大廠開發健康裝置仍遵循工程師套路,常常忽略跨領域人才的重要,不了解醫療實務思維;多數穿戴式廠商瞄準年輕族群,較不關注銀髮需求。台灣廠商與其絞盡腦汁切入市場和國際大廠競爭,不如思索產品定位和人才缺口的近憂。

文\吳靜芳


穿戴式健康裝置技術橫跨電子與生醫,但是衛福部「遠距健康照護服務發展計畫」專案辦公室主任、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教授郭博昭,一提到當下前仆後繼投入健康裝置發展的電子大廠就搖頭。

郭博昭本身在醫電領域鑽研穿戴式醫療電子及雲端健康資料已經十年有餘,也在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成立研究室,帶領學生開發醫電產品,並已開發出神農雲端保健系統及運用心跳變異的自律神經檢測儀,獲得數十項專利。

他直指,「傳統電子大廠開發健康裝置仍遵循工程師套路,常常忽略跨領域人才的重要,不了解醫療實務思維。」

醫電、演算 跨領域人才欠缺

郭博昭多年研發過程發現,應該主張讓醫學背景人才跨領域寫程式,但準醫生多半不願投入醫電研發,電機及資工系學生又對醫學不熟悉,間接造成現今穿戴式健康裝置研發的困境。

像有幾家國內知名廠商欲跨足穿戴式健康裝置,郭博昭卻發現對方團隊竟無一人有醫療或運動健康專業背景,研發基礎令人憂心,他強調:「只請顧問是不行的,一定要從研發就有醫療實力!」

郭博昭也觀察到,生醫電子跨領域人才缺口,造成台灣生理數據演算法人才更加稀少。

且台灣少有硬體、軟體、韌體和演算法兼備的完整團隊,多半只專精硬體。台灣廠商以代工、組裝見長,但穿戴式健康裝置硬體的通訊晶片,往往沿用原廠韌體,卻不一定適合產品。

郭博昭舉例,國內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