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一點錢,怕讓臺灣一直往後落後……

撰文編輯部
日期2023-12-27

近期,有位常住蘇州的好友轉來一篇大陸微信文章――「臺灣的醫療制度,為何能傲視全球?」。

這類讚譽臺灣健保與醫療的文章,在大陸一直有不少,疫情前,一度大陸健診旅遊團也是兩岸往來的熱絡項目,很少外國人不對臺灣醫院的服務留下深刻好感。有友人甚至鬧著說,他準備來臺灣交一位護士女友!

但我這次看了後,有點五味雜陳地回他,「不知如何看待!」他有點不解,「不真的蠻好的嘛!」。是的,這幾年來,自己家人深深受惠臺灣健保的照護,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不過,因為工作上同時看到許多生醫業者好友,如何在事業發展上與臺灣健保與法規制度拉扯而挫敗逃離。所以,我又回他,「臺灣醫療制度問題其實也很多,大家都只看到感性的部分,但感性不能解決問題,只能說,臺灣普遍比較文明有禮。」

至於臺灣醫療健保制度的問題,生醫界大家口中的「張總董」――張鴻仁前輩,已經分別在2020出版的《2030健保大限》,以及今年出版的《政府不敢告訴你的健保危機》兩本書中,非常用心良苦地為臺灣的健保制度做出全方位的檢查與審視。

他用政府肯定不喜歡聽、但卻很理性地逐一拆解利弊,並提出許多改革行動方針。張總董更苦口婆心地呼籲,「全民健保是否可以永續?就看我們現在的選擇與行動!」

挖東牆、補西牆 最後鬼打牆

「選擇與行動」,是我個人最有感的箴言。因為從上天到下地、從國家領導人到平民百姓,所有的現在與未來,存乎在「選擇與行動」。

臺灣健保制度1995年開辦迄今接近30年,期間在2013年完成二代健保修法,但還是奠基在支出變額的財務問題上進行修法。

只是近30年來,人類科技與醫學進展如一日千里,各種新興醫藥與療法與30年前的醫療環境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從國家產業經濟發展上,政府也積極推動生醫產業創新創業,尤其是攸關醫療體系裡各環節服務的數位醫療,並在這十年來顯見進展。

於是,一部30年大法對上新興醫療科技,就像上下排牙齒扣不到一起,中間的舌頭動不動就被咬傷血流,各種扭曲的面容必然出現。然而,對這部造就臺灣躋身世界醫療服務資優生的大法,長年來,政府也多治標不治本,總體思維仍在總體預算框架裡挖東牆、補西牆。

一位勇闖數位醫療創新的業者,攤開了去年一張健保署公文,無奈地苦笑說:「簡直還是鬼打牆!」 

這位業者開發數位診斷工具有成,取得臺灣TFDA、美國FDA認證,並和美國知名醫學中心完成臨床驗證且發表了論文。

由於這項診斷工具有機會省下相當的後續健保醫藥支出。他們提出臨床數據嘗試申請部分健保給付,但收到的竟是官員外行指導內行的回文:「建議應該去跟目前的設備大廠合作開發。」 

興利而非防弊 

當一項政策開始千瘡百孔,問題解決的困難必然也盤根錯節。也很遺憾,長年來,臺灣政黨政治惡鬥,各擁立場的自媒體又搧風點火,百姓每天媒體上看到的新聞,都是政府與官員忙著撲火或對罵,越來越聽不到有什麼「為所當為」的政策辯證與闡述。

所以,當有官員很願意跑場各個論壇,平心靜氣地跟各界溝通政策「選擇與行動」背後的思路,儘管政策的最後制訂,可能還是會因為各方政治利益的角力而功敗垂成,但官員這樣的作為就容易讓人感覺清新。

新任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各界對他普遍的評價就是如此。高醫大醫學系畢業的石崇良,儘管短暫在臺大醫院急診室當過主治醫師,但他最後選擇了公務高考,投身屬於國家不屬於政黨的專職文官生涯 ,也取得臺大公共衛生學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

石崇良政務官歷練完整,從衛福部醫事司司長、衛福部政務常次到2023年擔任健保署署長。特別在政府推動再生醫療、制訂再生醫療法的這5年間,相關再生醫療各種產、學論壇場合,石崇良常現身說法,平心靜氣地面對各界窮源竟委。

在一次他演講後我上前寒暄問候,當時正是「再生醫療法」被媒體和多方團體攻訐最激烈時刻,他喃喃說地,「覺得自己快變『傳教士』了,但是跟大家『溝通』清楚很重要!」

近日,我們就本期封面主題:創新醫療給付相關問題,特別到健保署拜訪了2023年2月上任的石崇良,他到任快滿一週年,產業過去以來一些鬼打牆的棘手難題,從纏鬥多年的學名藥價差、新藥預算與給付以及因應新興數位醫療科技的健保沙盒等,似乎都拉出線頭、漸漸鬆解。

健保8月通過給付罕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基因治療藥物「諾健生(Zolgensma)」;11月起又核准CAR-T細胞治療法,以暫時性支付方式納入健保給付;NGS明年實施定額給付;「健保給付沙盒」試辦計畫已通過明年預算,已有項目將正式實行。

2024年元旦,「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辦公室」將正式上路,長遠計畫朝向獨立法人單位;推行平行審查機制,加速藥品許可證審核及健保核准給付時間 ;「鼓勵新藥/臺灣製造學名藥、智慧醫材」改革,則包括部分學名藥核價可調高至原廠藥的110%、獎勵使用特定學名藥的醫院等……。

樞紐打開了 產業生態系就建立了

石崇良認為,加速國際先進療法進來,臺灣才可參與臨床試驗,培養國內一些醫學中心接軌國際,未來,產品就有機會在臺灣生產,臺灣廠商的研發也將有試驗場域,加速開放創新療法和醫療科技進入市場,「這不僅能讓臺灣醫療跟上國際標準,也能避免國內藥品供應鏈斷鏈。」

「這些樞紐打開了,產業生態系就建立了。」石崇良說,他去了瑞士諾華藥廠總部,瞭解細胞治療發展與新藥的趨勢,「不放一點錢,怕讓臺灣一直往後落後!」他有感而發。

石崇良這些政策的背後,有著環環相扣的系統性思維,目標是影響、促進產業開發,希望的是因勢利導的興利,而不是防弊。這跟過去健保署積極緝察醫院診所健保申報不實,或努力精算各項給付以節省健保支出,是很不一樣的心態與作法。

有好長一段時間,在採訪線上,已經很少聽到當朝政府官員對生醫產業的發展困境,能提出具有前瞻性未來、且可成就的解套執行方案,更重要的是行動的落實。多數誇誇其談未來大餅,要不急忙清列政績。

當然,許多生技醫藥業者因為仰賴健保給付其產品,總把事業難以伸展歸咎到健保署,也是缺乏責任的錯誤與偏執。甚至還有人把這些政策歸到總統大選前,當朝政府端出的牛肉。

但身為事務文官的石崇良,對產業興利的政策思維,若進一步觀察,其實從他推動再生醫療以來是一慣不變的。

「選擇與行動」很需要魄力與格局,在當前的官僚政治裡,石崇良這一句「不放一點錢,怕讓臺灣一直往後落後!」,是值得大家喝采的。

mind_sign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