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2010年的全崴生技,在資深生技創投家李世仁入主後,成功轉型為臺灣再生醫學產業界的黑馬。其開發的全球首創異體胎兒纖維母細胞庫,結合能夠深入難治傷口的水膠劑型,目前已於臺、日陸續完成手術傷口二期臨床收案,將於日本申請有條件上市許可;糖尿病足潰瘍完成一/二期試驗,期能成為高階慢性傷口市場的明日新星。
撰文、攝影/吳培安
華威創投合夥人李世仁,擁有超過25年的投資經歷,是全臺灣最資深的生技創投專家之一,早年出自美國華爾街投資圈,過去他曾大舉投資由張念慈創辦的美國Optimer Pharmaceuticals,主導Optimer發展成後來的台灣浩鼎。
擁有美國南加州大學化學博士學位的李世仁,近年從投資家變成企業家,他實際踏進生醫公司營運,目前身兼兩家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包括創新口溶膜及經皮吸收兩大劑型技術的泰合生技藥品,以及專注發展組織再生醫學平台及應用的全崴生技。
其中,全崴生技挾著獨步全球的異體胎兒皮膚纖維母細胞庫,開發出手術傷口、糖尿病足潰瘍傷口治療產品TWB-103,正透過臺、日同步的臨床試驗驗證療效,手術傷口治療已經完成二期臨床收案,將進行準備申請日本條件式核可上市(Conditional Approval)。
TWB-103不僅成為臺灣首個真正完成臨床二期的組織再生治療產品,也由於全崴生技細胞庫已經儲備可生產製造達上億劑藥品,在細胞來源不虞匱乏及後勤成本較低的優勢下,躍身為國內異體細胞再生醫學的超車黑馬,目標上看共計41億美元的高階慢性傷口市場。
李世仁目前身兼兩家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包括創新口溶膜及經皮吸收兩大劑型技術的泰合生技藥品,以及專注發展組織再生醫學平台及應用的全崴生技。(圖/本刊資料中心)
攜手瑞士洛桑大學、工研院 建全球首創胎兒纖維母細胞庫
李世仁表示,全崴生技於2010年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創立,早期以藥物開發為主,在華威集團入主後調整開發方向,專注於將細胞應用於傷口治療、組織再生及醫學美容。
如此多樣化的經營項目,仰賴的是能夠大規模產製、可降低成本的異體細胞庫作為紮實基礎。為了確保產量不虞匱乏的異體細胞來源,全崴生技向瑞士洛桑大學取得全球獨家授權、獲得胎兒纖維母細胞株。並以此為基礎和工研院合作、鑽研細胞庫技術長達3年,終於在2015年,成功在工研院細胞工廠產製出第一批次細胞,並完成整套製造與製程開發,成功建立全球唯一的胎兒纖維母細胞庫。
「這些細胞取自於合法捐贈的14週大胎兒背部皮膚,它們有著特性比較活潑、免疫原性也比較低的優點。此外,因為是分化完的皮膚細胞,相較於幹細胞比較沒有分化上的風險,在法規上碰壁的風險也較低。」李世仁說。
李世仁表示,目前市面上細胞敷材所使用的新生兒包皮細胞,細胞活性較差、產量有限、培養和運送成本也較高。相較之下,在全崴進一步開發的細胞培養技術下,可將胎兒皮膚細胞培養到第25代仍保有活性,能夠擴增到原本的1500倍之多,一旦建立規模龐大的主細胞庫(Master Cell Bank),只要在需要的時候就能輕易建立工作細胞庫(Working Cell Bank)。
「這樣可隨取即用的細胞,工作細胞庫的數量規模可大到3千兆顆、相當於超過1億劑的量,可說是多到100年都用不完!」他說。
後來,李世仁找來了曾任職於美國Salk Institute博後研究員、前工研院生醫所研究員施冰如,加入全崴生技擔任技術長,領導全崴生技細胞治療產品的技術開發、臨床試驗及工廠運作,團隊還陸續加入醫美行業資深好手,以加速全崴生技在未來細胞治療浪潮下,站穩皮膚傷口細胞治療的市場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