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HOME
  • 新聞
  • 服務
  • 訂閱
  • 廠商
  • 關於
  • 下載 APP
  • 聯絡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新聞
    • 每日新聞

    • 生技醫藥
    • 醫療科技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科學新知
    • 政策法規
    • 應用生技
    • 論壇報導
    • 新聞集錦
  • 市場分析
    • 產業報告
    • 市場觀測
    • 漲跌排名
    • 商機媒合
    • 查找廠商
  • 人物
    • 人物專訪
    • 專家觀點
    • 【影】技術焦點鏡
    • 【影】生醫名人錄
  • 公告
    • 產業新訊
    • 公司報導
    • 生醫永續(ESG)
    • 本刊公告
    • 生醫徵才
  • 展會直擊
    • 論壇報導

    • 產業論壇
    • 海外展會
    • 亞洲生技大會
    • 台灣醫療科技展
    •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
    •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 Podcast
  • 活動
  • 出版品
    • 雜誌
    • 買書
    • Podcast
    • 本刊公告
  1. 首頁
  2. 雜誌目錄
  3. Vol. 61 70正青
  4. Special Report | 特輯
特輯 生醫創業 陳階曉 蔡東孟 陳彥宇

「團體合作」勝於 「單打獨鬥」

創業需要「策略、方法、決心」安盛三傑蔡東孟、陳彥宇、陳階曉因為懷抱著不同的目標,在臺灣–史丹佛醫材人才培訓計畫(STB)中結識。安盛執行長蔡東孟2003年與華廣董事長一起創立華廣,開發出獨步全球的電化學式色階定調血糖機,蔡東孟在華廣經歷不同部門練功,任職十年後思考人生方向,並在因緣際會下得知STB,也在異地認識了安盛技術長陳彥宇、醫學長陳階曉。擁有血糖機開發經驗的蔡東孟,他認為現行血糖...
特輯 生醫創業 蕭世嘉

美國R、臺灣D的 跨國R&D模式

專注於真正想要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事。對育世博執行長蕭世嘉來說,創業的理由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能將自己過去所研究的東西能可以應用在產業上,最終有機會可以造福病人。2010年,32歲的蕭世嘉與另外兩名創辦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Berkeley)化學學院教授MatthewFrancis以及前EurekaTherapeutics總裁劉誠在美國矽谷創立了Adheren。他表示,Adheren的核心技術...
特輯 生醫創業 高志豪

從CRO到知識累積者 打造一條龍服務

夢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佛克曼醫師的戰爭:終結癌症的新曙光》一書,萌起了李冬陽決定進入「產業」的念頭。「翔宇生技希望變成各公司的翅膀,幫助公司飛到目的地。」副總經理高志豪說。科技部南科管理局自2009年開始推動「南部生技醫療器材產業聚落發展計畫」,期盼將當地傳統金屬產業技術升級,轉型培植生技醫材產業。原本在外商公司負責生技醫療事業群的高志豪發現,在外商的專業分工下,難做到垂直整合,因而與跟高雄醫...
特輯 生醫創業 李冬陽

獨立於體制外 才能因應產業變化

一直以來,我們活在只有小分子藥與大分子藥的世界裡,我的目標是擴大這個遊戲的玩法,把細胞/基因治療餅做大《佛克曼醫師的戰爭:終結癌症的新曙光》一書,萌起了李冬陽決定進入「產業」的念頭。李冬陽在臺大病理所攻讀博士班時,就累積了許多文章發表與專利,2004年畢業後決定到美國學習,他在投履歷與巡迴演講後,拿到4個offer,而他非常幸運地進入他最想去的血管新生之父–佛克曼醫生實驗室,真正開啟了...
特輯 生醫創業 賴宗佑 張維哲

看到需求 就想辦法解決他

創業就是把事情搞砸後依然理解哪些是必須要做的事「裕隆董事長嚴凱泰、藝人安迪都因罹患食道癌過世,食道癌在亞洲或臺灣,都是一個相當嚴重的疾病,可是現在主要使用的放射治療器材卻有著根本的問題。」走進貝克生醫剛搬完家的新辦公室,辦公室還是跟另一間拜普生醫共用,貝克隨著組織擴編而搬到新辦公室,許多東西都還沒有收好,董事長賴宗佑坐在小小的會議室裡操作著投影片,眼中充滿著熱情,指出現在在臨床食道癌治療上所碰到的...
特輯 生醫創業 楊鈞程

Neurospeed腦中風診斷 2021年有望FDA驗證

知識要實踐才有力量夢想要執行才會成真腦中風不僅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也是造成失能第二大原因。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調查,搶救腦中風,時間是關鍵,但醫師往往難從早期的頭痛或暈眩中診斷出腦中風。目前,腦中風的診斷大多使用電腦斷層掃描(CT),敏感度約只有16%,且偽陽性的比例高,雖然檢查時間只要15~30分鐘,但病患會暴露在多餘的輻射中。另外,可使用MRI,雖敏感性高達80%,但檢查排程困難,耗時費日才...
特輯 生醫創業 陳仲竹

久病成良醫 從需求 層面出發更能堅持理想

除了市場、資金、人才,醫療器材創業需要解決臨床未滿足需求的熱情2004年在美國史丹福擔任博士後研究時,陳仲竹在當地睡眠中心被檢查出每小時停止呼吸高達40餘次,診斷是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患者。據統計,全臺約有45萬名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患者的呼吸道在睡眠時會阻塞,導致缺氧,因此嚴重影響患者工作及日常生活品質。目前,通常是以「連續陽壓睡眠呼吸輔助器」(CPAP)作為治療方式,患者在睡眠期間戴...
特輯 生醫創業 李彰威

智慧醫療APP 協助 精準用藥與飲食安全

生科人創業找齊志同道合的伙伴很重要,如果連身邊的親朋好友都沒有耐心願意瞭解,那表示商業模式需要再修正。2016年,李彰威的媽媽被診斷患有第四期大腸癌,雷轟頂般的消息,讓李彰威想到早年因肝癌離世的父親,他下定決心,要以精準醫學的分析幫母親進行癌症用藥檢測,以找到針對性的治療方法,並避免藥物產生的副作用。他因此創業成立百歐生技,主攻藥物基因組代謝分析,並主要針對孩童與老人,讓這兩大藥物建議指南不適用的...
特輯 生醫創業 梁晃千

目標明確就 不畏挑戰

創業就是一路「關關難過、關關過」台灣微創醫療器材成立於2009年,為工業技術研究院首家Spin-off的新創事業。十年前,臺灣新創氛圍尚未萌芽,任職工研院的梁晃千,得到國外專家帶回第一手的經驗,又剛好負責醫療器材中佔比最大的植入性醫材,加上工研院被賦予扶植產業發展任務,因此,他不斷的想,該如何提升這個領域好讓產業接軌。就在服務產業摸索的過程中,他遇到手術器械龍頭--鐿鈦科技。過去,大家對醫療器材產...
特輯 生醫創業 陳孟專

陳孟專:掌握科學技術與 現實市場距離

Ifyouhaveadream,fightforit.「當初創立生技公司,其實最主要是因為目睹了親人的喪親之痛。癌症,奪去了不知道多少人的生命,在這個醫學不斷進步的年代,如果我們也能投注自己的一份心力,幫助世界。」生命之星創辦人陳孟專說。這樣的創業理由,或許有些天真、有些理想化,可是陳孟專依然在2016年毅然決然成立了生命之星,投入創業之路。陳孟專擁有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臺灣科技大學專利...
特輯 生醫創業

臺灣十大生醫創業家新秀票選 熱情 決定前進的速度

臺灣新創風氣逐漸盛行,創新創業不再只是一場遙不可及的夢,政府更祭出許多獎勵,鼓勵充滿熱血與理想的生醫科學家走出實驗室創業,《環球生技》於1月舉行「臺灣生醫創業家新秀」網路票選活動。30間優秀的生醫新創公司創辦人,經過3週的網路票選,逾3,000張選票,迴響熱烈,大家共同選出自己心目中最具潛力的生醫創業家。這幾年,政府積極獎勵生醫創新創業,鼓勵有熱血、有理想的臺灣生醫科學家走出實驗室創業。幾經市場現...
  • 第一頁
  • 上一頁
  • 1
  • 下一頁
  • 最後頁
  • 回雜誌主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生醫次世代競賽號角響起臺灣1,700億市場 全球新一輪熱門設備全解析!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精準治療發展現況與趨勢:站在精準治療浪頭上


TOP
  • 讀者服務電話:(02)2726-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六段29號2樓之一,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下載App
  • 會員方案
  • 常見問題
  • 每日新聞
  • 產業活動
  • 名錄/找廠商
  • 出版品
  • 雜誌線上看
  • 聯絡我們
  • Copyright© 2023 環球生技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授權申請。隱私宣告Privacy。會員條款User Terms。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