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世界生技展6月底於聖地牙哥落幕,65國代表團、3,000家公司、2,500位生技公司,160場生技論壇、800個演講、28,000場合作媒合會… 。
這是全球生技界每年最大的社群盛會,是產業發展風向球、國際化合作平台,卻也是各國生技產業實力展現與角力的擂台…。
生技強國何以讓地位屹立不搖?新興國家用哪些政策推動生技產業?亞洲中國、韓國、日本生技大競合的戰略?
他山之石、觀摩借鏡、反思學習…本刊獨家聖地牙哥現場採訪,期待台灣生技業更好的未來!
企劃/林明定
採訪/林明定、鄔麗.巴旺、林亞歆
文/圖: 鄔麗·巴旺、林亞歆
2014世界生技展(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6月24至28日於美國三大生技產業聚落之一的聖地牙哥盛大展開,吸引近3萬來自全世界70個不同國家生技產業人士、65國籌組代表團並設立國家展館、超過3,000家公司、2,500位生技公司CEO或政府官員代表親自現身。
全球前25大跨國藥廠、前20大CRO和CMO廠商、超過300個各國相關生物醫學研究單位;廠商合作媒合會議更是超過28,000場次。
大會並在4天之內,同時舉辦9個不同主題分論下160場生技論壇,包括「生技商機與趨勢預測」、「數位醫療」、「全球市場新興商機」、「再生醫學」、「個人化醫療與診斷」、「孤兒藥開發」、「轉譯醫學」、「疫苗與免疫療法」、「農業生技革命」,還有專利保護、基礎研發和臨床實驗等,總計超過800個演講,每天吸引近8,000人穿梭交織在各個論壇。
每年度的世界生技展由美國生技產業協會——BIO (Biotechnology Industry Organization, BIO)所舉辦,歷經10餘年逐年擴展,今年又比去年的62國代表團、25,500萬媒合場次又明顯成長,是全球生技界每年最大的產業社群活動平台。
每年大會的議題、活動事件與論壇發表,往往扮演了國際生技產業各領域發展動向與趨勢的風向球,是各國生技產業尋求國際化發展與合作的平台,甚至也是各國、各藥廠實力展現或角力的擂台。
Delawar州政府簽署 同意採購生物相似藥
根據Burrill Media的統計,過去1年來,全球生技產業投資持續成長,總計從123個IPO上市案中募集了91億美金。產業蓬勃的氛圍,加上會展期間正逢巴西舉行世界盃足球賽,連大會都特別設置了公共觀賽區,今年的世界生技展顯得特別熱鬧、喧騰。
地主國美國上市各大跨國藥廠Pfizer、GSK、AbbVie、AstraZeneca、Amgen、Medlmmune、Johnson& Johnson、Sanofi等很少會在世界生技展的主要贊助名單中缺席。從雅培拆分出來、正計畫以465億美元高價收購英國Shire藥廠,但目前(本刊截稿日6/30)仍陷膠著狀態的AbbVie,今年是最大的贊助商,自然也達到最吸睛的宣傳效果。
美國生技業居世界霸主地位也屹立不搖,在上述的全球生技業IPO案例中,美國就獨佔了97個,總計去年募集了75億美金,佔全球83%;本屆世界生技展開幕前短短1個星期內,有7家公司成功IPO,共計從初次公開市場中一舉募得5億美金,更為本次生技展揭開振奮與鼓舞的序幕。
美國各州無不積極推動生技產業,今年包括加州、喬治亞、賓州、馬里蘭、德州、威斯康辛、伊利諾利、紐澤西州等都設有專館攤位。多數以整合州內大學或相關生命科學單位的研發成果聯展,或強調州政府對生技創新企業的支持及研發資源的投入。其中僅次於聖地牙哥、美國第四大生技聚落的馬里蘭,也在這次生技展正式宣佈和來自法國最大的生技聚落巴黎醫藥園區(Medicen Paris Region)成立聯合基金,共同合作各類快速檢測產品的開發與商業化。
而Delawar州的生命科學聯盟(BioScinece Association)則利用這次生技展,遊說州政府簽署同意鼓勵醫院、職業醫師採購生物相似藥(Biosimilar),此舉更被認為將直接刺激美國FDA加速Biosimilar 的法規發展。
長年來,美國國家科學院(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透過小型創新創業計畫專案 (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 Grant, SBIR)促進生技創新、創業,今年NSF特別聯合籌組SBIR計畫下50家新創公司設置「創新專區」,並現場直接協助安排投資洽談,積極協助公司爭取產業化機會。
BIO上書參議院 遊說聯邦政府增加生技預算
美國生技產業發展朝氣蓬勃,身為產業代表的BIO (Biotechnology Industry Organization)組織,目前累積會員來自世界各國達12,000家公司,BIO主席James C. Greenwood 也在今年生技展開幕當天上書美國參議院,充分掌握最佳時機,善盡身為美國生技產業喉舌之責,提出了多項政策建言,更直接遊說聯邦政府要透過增加預算促進創新,公開為2015來年爭取了多項公共政策預算。
BIO組織提出的政策預算建議包括:
1.要求國會2015年編列至少320億美金預算給予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Health, NIH),支持NIH持續對重大疾病進行新治療方案、診斷、疫苗等臨床研究。
2.要求政府編列FDA 27.84億預算,並敦促FDA加速完善先進科技相關法規審查環境,讓新醫藥的研發盡早實現治療利益;並另外建議,2015年增加1.0億預算讓FDA加速落實醫藥專案審查制,其中包括生物相似藥。
3.要求聯邦政府增加諸如對禽流感等公共防疫的研發預算。要求2015年編列4.15億給生物醫學高級研究發展管理局(Biomedical Advanc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ARDA)、編列6.36億美金給生物安全專案基金(Project BioShield Special Reserve Fund, SRF),擴大進行禽流感全面防疫工作等等。
BIO組織強調,目前美國總計有高達4,286個正進行中的研發專案,政府只有持續投資生技產業的發展,才能確保下一代的健康未來,美國也才能繼續維持與建立全球領導者的龍頭地位。
英國代表團高達450人 力展全球要角決心
在今年參加生技展的65國代表團中,前十大國家代表團分別為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南韓、中國、印度、土耳其以及澳洲,去年居前十大的日本團今年被新興國家土耳其超越。
其中英國代表團人數今年高達450人,首度由英國貿易投資局(UK Trade and Investment, UKTI)和英國生技產業聯盟(BioIndustry Association)聯手籌組,人數之多,成為北美之外海外最大的代表團。
英國今年還有最搶鏡頭的「嬉皮資本家」助陣。大會最具賣點的兩場午餐會演講,第一場就邀請來自英國著名企業維京集團的創辦人兼董事長—理查•布蘭森(Sir Richard Brandson)爵士蒞臨。
BIA執行長Steve Bate 在英國館開幕酒會時表示,「英國生物醫學已經成為貢獻英國經濟成長的第三大產業,大約5000家生技公司每年可創造出520億英鎊產值。生技創新企業去年成長了33%,每年生技研發投入經費至少10億英鎊。」
2015年,以Francis Crick之名(按:佛朗西•克里克,因與詹姆斯•華生(James Watson)共同提出DNA雙螺旋形結構,因而共同獲得1962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成立的跨領域新醫療研究中心也將正式成立。
配合英國國家健康局(National Health Services, NHS)未來3-5年將執行的1個對10萬國民進行全基因定序的世界創舉專案,希望持續在藥物基因組領域打造英國的國家優勢,建立全球領先的地位。
在可見的未來,英國估計將整合高達1,250個科學家共同參與這項使命,「英國有決心、有能力將扮演全球健康醫療發展與挑戰的要角。」Steve Bate強調。
南韓卯足國家力量 KDDF計畫吸引跨國藥廠
自去年開始,南韓在亞洲國家代表團中,顯得相當突出,今年聲勢甚至凌駕中國代表團。
三星集團、韓國廠商、韓國國家藥物發展基金(Korea Drug Development Fund, KDDF) 3個展館鼎足分立又互相呼應。加上已成為世界蛋白質製藥大廠的Celltrion,展區寬大又搶眼,甚至明年的「2015韓國生技展」都設有獨立攤位預先招商,韓國卯足了國家力量爭取能見度,在這次世界生技展中很難不讓人行注目禮。
2011年,韓國政府投下10億美金成立KDDF計畫,目標要搶攻下1個10年的世界級新藥,短短3年多時間,目前KDDF計畫已經累積有47個候選藥物、申請了520個美國專利,其中進入臨床一期、二期有12個藥物。
韓國推動立足全球的生技發展計畫,逐漸在國際生技醫藥社群中搶佔了一席之地。跨國大藥廠包括AstraZeneca、Pfizer、Sanofi、Otsuka、Novartis逐年加大對韓國藥物研發的合作與投資,其中Pfizer已經累積投資2.77億美金,Novatis也投資了1.15億美金。並有超過10項合作創投成立,包括被譽為美國創新技術育成典範——Johnson & Johnson旗下Janssen 育成中心,也和韓國政府合作設立基地。
中國IPO大門重啟 吸引美國私募基金
而被IMS估計到2015年,醫藥市場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的中國,近幾年,都是世界生技展備受各國關注的國家。
今年大會的「全球市場新興商機論壇」中,特別獨立一場「聚焦中國」論壇,討論西方和中國合作有哪些主要的產業趨勢、投資中國的商業化模式以及中國審批申請的主要重點,許多跨國藥廠的行銷人員也踴躍提問,關心中國政府掃貪以及本土保護主義對外商未來發展的影響,以及到中國發展是否有哪些最佳捷徑。
美國OrbiMed 創投的資深董事總經理王健指出,中國雖創新不足但各方面成本相對低,加上市場龐大,直接引進西方創新技術到中國落地發展是西方開拓中國市場最快的模式。
上海新生源醫藥集團總裁任軍則指出,歐美公司要懂得善用中國各園區內或各公司的技術轉化平台,利用當地的設施、人才協助法規進行,才能縮短進入中國的時程。
任軍在接受本刊訪問時也表示,上海新生源即是以此策略積極往國際化發展,並已經於英國倫敦、法國、美國北卡羅來納設立轉化中心據點,啟用外籍專業人士。近期,即將從美國新引進16項開發專案到中國發展。
強生風險投資(Johnson & Johnson Development) 自去年以來,亞洲佈局除日本、韓國外,新增了北京、上海據點,並已計畫今年底集中於上海並擴大規模。今年生技展,J&J 舉辦了亞洲商務代表歡迎晚宴,也由中國商務合作全球副總裁張志軍統籌邀請,整個晚宴中國代表團成員穿梭其中,充滿濃厚的中國味。
Cancer Megafund 將下注中國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政府近期重啟IPO大門,已吸引一些美國私募基金蠢蠢欲動。一些跨國藥廠更無懼中國政策可能對外商企業的管制,持續加碼投資中國。
總部位於德州休士頓的美國油氣能源有限公司總裁鄧隆隆博士,翻開1份「Bio-Gateway ,China」基金合約,並對本刊透露:過去他們只投能源科技,但現在將目標轉向中國的生技醫藥產業,預計將募集3億美金進行合作投資(Joint Venture)。
鄧隆隆表示,這項基金投資目標鎖定大陸即將掛牌上市(Pre-IPO)的生物技術公司。首筆6000萬美金,已經證實確定正是簽署投資給已規劃上市的上海新生源醫藥集團,讓其發展目前旗下的20項新醫藥開發專案。
中國強勢崛起,加上政府透過各項人才計畫吸引海歸派優秀科學家回中國,中國生技醫藥未來的創新潛能,也不斷抓住海外資本的眼球。
2012年,在美國生命科學投資業引起轟動,由MIT 斯隆管理學院(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s Laboratory ) 金融學教授、現任麻省理工大學金融工程實驗室主任羅聞全(Andrew W.Lo),他以世界著名金融學家背景發起癌症巨型基金(Cancer Megafund),從公、私營機構募集到300億美金,鎖定任何可能終結癌症的治療與新醫藥開發。
Cancer Megafund幾家參與投資人,其中包括任軍、鄧隆隆,也利用這次聖地牙哥的生技展公開宣示,Cancer Megafund將在亞洲以中國為軸心,往各地尋求並投資深具潛力的癌症新醫藥研發,也將包括港、澳、台。
羅聞全是台灣人,也是第25屆台灣中研院院士。他5歲全家移民美國,在2011年母親因肺癌癌過世後,決心用自己的金融專業為癌症疾病治療貢獻心力。羅聞全以Cancer Megafund而登上美國《時代》雜誌2012年百大人物,名列第45,羅聞全被形容是「生物金融學」創始人,他認為股市比較不像有規則可循的物理系統,更像是會演化和調適的生物體系。
不過,整體而言,相較於韓國的集體曝光力量,今年中國館的展區卻顯得相當平凡。今年中國代表團以上海張江園區為首,聯合中國幾大醫藥園區包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深圳國家生物產業基地、長沙國家生物產業園區等,以及各園區內代表公司共同參展,另外,獨立參展的公司還有北京諾思格醫藥科技開發以及藥明康德。
中國這次參展廠商不少都是知名CRO公司,包括北京昭衍新藥研發中心、上海益諾思生物技術(原上海新藥安全評價研究中心)、杭州泰格醫藥科技,來自台灣的喜康(武漢)也在參展之列。
這些CRO公司並告訴本刊,中國臨床實驗的服務都已經和台灣建立合作,例如瑞華醫藥的ADI-PEG 20肝癌新藥大陸臨床由泰格執行;中裕新藥委託製造和藥明康德合作;太景、浩鼎、東洋在大陸的臨床實驗則同時都找上北京諾思格醫藥。
新興市場商機崛起 各國招商各有調
今年世界生技展,還有一大特色是處處透露了雨後春筍一般的新興市場商機。
大會的「全球市場新興商機論壇」更是本年生技展規模最大的分論壇之一。明顯地,由於生物相似藥(Biosimilar)的興起,這些新興國家市場都成為各大相似藥廠或抗體藥大廠未來不能忽視的沃土。
新興國家代表團包括蘇聯、中東的杜拜和土耳其、以色列、印度、拉丁美洲的巴西、北非、歐盟的義大利和西班牙、亞洲的泰國和馬來西亞等,都積極在生技展中建立自己國家的特色標章。
印度打造投資價值鏈
已經晉身世界學名藥和原料藥大國的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為論壇第二大規模的國家。
印度生技部主秘(Indian De-partment of Biotechnology) Vijay Raghavan博士指出,印度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感受到了生技醫藥產業為印度經濟帶來的成長貢獻,因此,目前更願意上下齊心為打造生技產業價值鏈共同努力,「現在是進軍印度最好的機會。」他強調。
印度生技創業投資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Biotechnology Led Enterprise, ABLE)更許下目標,要在2025年讓印度生技業投資成長到1,000億美金。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印度積極從法規環境、臨床實驗及創新研發著手,建立一個外資投資的友善環境。
巴西力爭南美第一
目前仍因為舉辦世足賽而舉國沸騰的巴西,「2014年拉丁美洲生技展」也即將於9月9日至11日於Rio de Janeiro(里約熱內盧)舉行。
同時是2016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國的巴西,外商直接投資(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自2008年起平均每年成長570億美金。2012年,巴西已經躍進成為全球第六大醫藥消費國,今年預估醫藥市場已經達到262億美金,IMS預測,至2017年,巴西將成為僅次於日本的世界第四大醫藥國。
參加巴西論壇的不少來自跨國藥廠的主管,包括Amgen、GSK、MedImmune等,顯示跨國藥廠已經瞄準這塊未來大餅。近期,Sanofi併購了巴西最大的學名藥廠——Medley;Amgen也以2.15億美金併購了另一家學名藥廠——Bergamo。
巴西政府絕不只要在運動產業贏得世界盃,更寄望推動科技產業成為南美洲第一強國。
2011年,巴西政府為極速推動科技產業,成立「數理國際交換學生」專案 (Brazil Science,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 STEM),精挑巴西頂尖學生送到各先進國家的重要研發單位,學習各國如何執行國家級科技專案。3年後的今天,STEM學生已經紛紛返巴西各研究中心,接下來將是驗證科技轉成經濟效益的階段了。
土耳其、俄國 國家願景帶動生技發展
今年打敗日本的土耳其國家代表團,來勢洶洶。
橫跨歐亞、挾據往來中東的大走廊,近幾年土耳其國家政經地位崛起,土耳其政府更立下「願景2023」國家發展計畫,要讓土耳其在2023年成為下一個10年的世界前十大經濟大國,而其中1個主要的加速引擎就是發展生技醫藥產業,政府希望透過生技創新經濟成長。
同樣以「國家願景」來推動醫藥產業發展的還有俄國。
俄羅斯政府以「願景2020」(Russia Vision 2020)之名,並為發展醫藥產業推出五大核心政策,包括加強政府部門與產業的發展合作、創造及改善臨床實驗環境、醫藥審批的制度透明化、提升醫療給付制度的效率、促進新醫藥科技的產業化應用。
杜拜、波多黎各、義大利 尋找利基定位
而世界首富之城阿拉伯杜拜(Dubai),盡管地處沙漠區,也無礙生技產業的推動,在今年生技展上強力推銷杜拜生技研發園區(Dubai Biotechnology and Research Park)和環境科技園區EnPark (Environment Park)的招商計畫。
連加勒比海小國波多黎各(Puerto Rico)也高舉生技大旗,可別小看,波多黎各是蛋白質藥物生產製藥的重鎮,過去一年,Eli Lilly擴大投資了2億美金,波多黎各也有Amgen大藥廠海外最大的生產基地。
浪漫的義大利今年主力推銷充滿歷史古蹟的風景名勝地區—托斯卡尼,在生技產業的發展上,義大利可是非常理性,托斯卡尼生命園區已經發展有成,並強調專注醫療器材開發與IT生物資訊軟體發展。
亞洲其他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仍強調熱帶農業生技的優勢;香港則主要推廣各相關大學的實驗中心。
生物藥製造專區最耀眼 !生物相似藥發展猛如潮水?
2014年聖地牙哥世界生技展,展區除各國展館外,並特別規劃了7大產業專區,包括「Bio IT 專區」、「生物藥製造(BioPrecess)專區」、「商業服務(Business Service)專區」、「委外服務(Contract Service)專區」、「開發(Discovery)專區」、「數位醫療(Digital Health)專區」、「生技創新(Bio Innovation)專區」,其中數位醫療和創新是今年新增的兩個專區。
隨著移動醫療的興起,各種以病患服務為中心的解決方案推陳出新,大會今年特別因應潮流首推「數位醫療專區」,以及數位醫療分論壇,探討大數據時代下數位醫療的商業模式。不過,無論展區和論壇,反應似乎沒有預期中的熱烈,參展廠商仍不多,也未見業界具代表性公司參與或革新性產品的出現。
倒是BioProcess專區,世界各大知名生物藥製藥廠出籠,包括Lonza、FuJIFILM、GE等,一些新興國家如歐盟、拉丁美國新興的蛋白質製藥廠也積極入列,各家攤位爭奇鬥艷,非常引人停駐。韓國的Celltrion儘管不在此區,而是僅靠韓國國家館旁,但也氣勢磅薄,由於建造了世界規模最大的蛋白質製藥廠之一,其進軍世界的企圖心可見。
隨著今年起,暢銷藥物專利紛紛到期,各家蛋白質製藥廠蓄勢待發,一靠近BioProcess專區,生物相似藥發展猛如潮水湧來,真是不言而喻,也值得持續觀察。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