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藥學院教授黎世達,長年專精藥物傳輸技術開發,除了以獨家LNP技術授權加拿大NanoStar Pharmaceuticals,可應用於新一代基因療法開發外,其實驗室創新的「大分子藥口溶技術」,也有望解決許多大分子針劑藥物使用不便、患者順從性低的問題。
撰文/巫芝岳
開發藥物傳輸系統(Drug Delivery System)的目的,是能透過新的傳輸方式,將許多已被監管單位批准,或是如基因治療等新興型態(Modality)的藥物,更精確送達治療部位,以達到提升藥效、降低給藥所需劑量,同時減少副作用的成效。
從藥物型態而言,傳統化學小分子藥由於分子量小、安定性佳,容易進入細胞並被人體代謝,因此,在藥物傳輸的挑戰較小。
但當今新治療藥物趨勢朝向胜肽、蛋白質藥等大分子藥,或是可作為基因療法、疫苗的核酸藥物,這些大分子由於口服可能會被胃酸分解、穿透細胞膜的效果不佳,或是在體內安定性受限等因素,仍存在許多需要從傳輸技術突破的挑戰,亟須有效的遞送技術來幫助其發揮作用。
旅居加拿大、以獨特脂質奈米顆粒(LNP)技術授權生技公司NanoStar Pharmaceuticals的黎世達,長年投入多項針對大分子藥物和核酸的藥物傳輸技術開發。本刊也特別專訪黎世達,由他分享這些新型態藥物的傳輸技術趨勢。
黎世達在1998年自臺灣大學藥學系畢業後,2008年於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獲得藥學博士學位。目前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藥學院,擔任奈米醫學和化學生物學教授。
UBC是全球藥物傳輸技術學術研發重要據點,如LNP研究先鋒Pieter Cullis,就是該校代表性的人物;他的研究促成工程化LNP系統的建立,也是為BioNTech和莫德納(Moderna)新冠疫苗帶來重要貢獻的學者之一。
目前,黎世達同時主持UBC標靶藥物傳輸與奈米醫學實驗室,曾任美國藥學科學家協會(AAPS)標靶藥物交付和前藥(Prodrug)聚焦小組的主席,並獲多項學術獎項肯定,包括:2014年加拿大藥學系學會(AFPC)新研究員獎、2013年AAPS製藥和製藥技術新研究員獎、2013年加拿大衛生研究所(CIHR)新研究員獎、2013年加拿大藥學學會(CSPS)早期職業獎和2012年美國攝護腺癌基金會青年研究員獎等。
黎世達也於2017年將其技術技轉新創公司,希望持續利用最先進的工程技術,專注開發安全、有效和創新的下一代療法,從而改善無數人的生活,甚至徹底改變醫療。
市場少見「大分子藥口溶技術」奈米技術助攻
黎世達開宗明義說明,若以劑型區分,目前藥物傳輸技術的研究主要可分為「非針劑」和「針劑」劑型兩大主流。
針劑主要力攻延長藥物療效,像是緩釋劑型的改良,不過眾所皆知,注射劑型使用上不但較不方便,對許多有針頭恐懼「恐針症(Trypanophobia)」的人更是避之唯恐不及,此外,注射針頭廢棄物處理不易的問題,也在ESG概念盛行的當下,被寄予改善希望。
「因此,將注射劑型藥物改為口服使用,可說是目前藥物傳輸技術最熱門的領域之一。」黎世達說。
口服給藥雖便利,但對許多大分子藥而言,即便能透過各種包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