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國內專屬生技相關產業超過10項大獎。這些獎項中,歷史最久、獎金最高、或能從總統手中接下獎牌的,分別是哪些?近年來,隨著臺灣生技漸趨多元、開枝散葉的發展趨勢,各項專屬新創、或特定領域的獎項也因應蓬勃發展。
撰文/巫芝岳、彭梓涵
2001年,由行政院衛生署與經濟部開辦的「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勵辦法」,打響了國內專屬生技產業獎項的第一槍。
此後的20來,隨著產業日益發展,除了地方政府外,各生技領域民間公協會、組織、團體開辦之各類獎項,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可說是百花齊放。這些的獎項究竟有何不同之處?競逐的廠商又如何從中獲得嶄露頭角的機會?
歷史最悠久
「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走過20載
2000年,行政院衛生署和經濟部擬定了「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勵辦法」,並在2001年辦理了首屆「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勵金申請作業」、2002年3月頒獎。堪稱是目前政府級別最高的、也最具權威地位的獎項之一。
當時正值全球生技製藥新興之際,該獎項創辦的宗旨,是希望透過公開表揚與鼓勵,促使醫藥業者提升自身研發能力,創造更多優良藥物。
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開辦20年至今,獎項類別並無太大的變動,將研發產品分為「藥品類」、「醫療器材類」及「製造技術類」三類別,並依貢獻程度頒發金質獎、銀質獎和銅質獎,每個獎項得獎者不限於一家。
不過,2015年時,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取消了獎金,改以頒發獎座及辦理頒獎典禮方式,公開表揚與鼓勵獲獎單位,至今已頒發超過200個獎項
根據食藥署資料,2006年,隨著衛生署委託醫藥品查驗中心(CDE)辦理藥品及生物製劑等產品查驗登記,和臨床試驗等審查,增加研發案成功的機會,因此獎項中新醫藥品投件數漸增。
另外,近年亦陸續有以個人名義參與的得獎者,如:2020年,「製造技術類百尺竿頭獎」由長庚大學郭和昌醫師以「運用微核醣核酸開發川崎症分子診斷技術」拿下; 國衛院研究員郭呈欽與前國衛院院長伍焜玉院士團隊,則以「5-甲氧基色胺酸及其衍生物為抗發炎免疫疾病及癌症藥物」,奪得「藥品類百尺竿頭獎」。
2020年,申請案件達55件,創歷年新高,得獎案件數達15件,亦為歷屆最多。儘管如此,由於後來一些其他獎項無論規模、氣勢都比其熱鬧、恢宏,產業對該獎項熱衷其實不如以往。
唯一有獎金
生技首都野心大 「臺北生技獎」2016獎金再加碼
臺北生技獎不但是國內第一個以地方政府名義推動的生技獎項,也是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取消獎金後,目前唯一有獎金設置的獎項。
2004年馬英九擔任市長時,臺北市即立定生技產業為市內重要產業之一,因此率各縣市之先,創辦了該獎項。
當時,北市府共設置了四大獎項:「研發創新獎」、「技術商品化獎」、「技術移轉獎」及「育成績效獎」,並邀請國內生技技術、財務、智財三大領域專家學者組成審查委員會評選,頒發獎盃及獎勵金。
辦理迄今,臺北生技獎已頒發230件獎項,總獎勵金累計達新臺幣1億760萬元;2016年起,更將每年總獎金加碼100萬元,提高到600萬元。
北市府產業發展局局長林崇傑表示,原先僅限於設置在臺北市才能參與的限制,也在2010年首次放寬,擴大全國生技企業或學研單位皆可報名參加。
這項舉動,再次彰顯了臺北市以成為「全國生技領頭羊」為使命的企圖心,也讓臺北生技獎成為廠商最躍躍欲試的大獎。
根據北市府統計,截至2019年底,臺北生技企業家數達到555家,數量約占全國生技廠商的25.8%,創造了2,305億元營收,佔比達全國63%,已顯見臺北市生技產業「領航臺灣」的標竿地位。
林崇傑表示,至今15年來,北市府也因應產業趨勢,多次調整了獎項名稱與評選標準。
例如,2015年為鼓勵創新持續投入、同時鼓勵拓展全球市場,將原先四大獎項,調整為「新創技術獎」、「國際躍進獎」及「技轉合作獎」三獎項。
今年,北市府又新增了「跨域卓越獎」,該獎項資格開放所有國內公司或醫療院所參加,報名者甚至不限於生技公司,以應對近年生技產業數位轉型、跨科技業合作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