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前後興起的生技創業潮,明顯帶動一波年輕公司得獎風氣;歷屆得獎名單中,也能顯見20年來藥物發展的「時代巨輪」:從小分子藥,到劑型改良、大分子藥的趨勢。而近年國內熱議的精準醫療和細胞治療題材,更成為這三年名單中的常勝軍。
撰文/巫芝岳
11月13日,藥華的干擾素藥物Besremi (ropeginterferon α-2B-njft),取得成人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美國藥證後,股價連日漲停,為國內長久低迷的新藥股注入一劑強心針。
早在8年前――2013年,藥華此一產品,就獲得臺北生技獎「研發創新獎」,以及2015年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藥品類金質獎」的肯定。
當生技界瀰漫著這股「普天同慶」的氛圍、臺股生技指數重新看漲時,諸多生技獎項,除了讓廠商獲得廣泛曝光或獎金補助外,過去得獎名單中,是否還會出現「鑑往知來」的黑馬或明星呢?
趨勢之一:帶動臺灣生技創新、創業熱潮
2015年前後,國內生技界開始燃起創新、創業熱潮,這點明顯反映在許多標榜獎勵創新的獎項上。
例如:臺北生技獎在2015年祭出「新創技術獎」,在原先的「研發創新獎」中更強調新創的成分,得獎公司平均成立都在10年內。
近1、2年的各獎項得獎名單中,更出現大量創立5、6年內的公司,如:精準生技、炳碩生醫、列特博生技、貝克生醫、奈捷生物科技等等。
雖得獎廠商可能各有其前身、技轉等不同淵源,但仍能大致從統計中看出,今年(2021年)臺北生技獎的「新創技術獎」得主,平均公司創立5.14年,是該獎項從過去以來,廠商平均成立年數統計中第二年輕的數字,僅次於2015年的4.67年。(表一)
「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2020年的33個得主中,不計以個人名義參與者,也有10間公司成立不滿5年;此外,主辦單位也較往年金、銀、銅獎外,在各類別增設了「百尺竿頭獎」,許多新創公司都獲得該獎項鼓勵。
這些生技新星的推力,一大原因來自政府各部門推出的鼓勵措施,包括:2013年,政府委託國研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展開的「SPARK Taiwan計畫」,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SPARK培訓模式引進臺灣,讓臺灣成為第一個執行該計畫的海外國家,可說是臺灣生技新創的重要濫觴。
緊接著,「台灣-史丹福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人才培訓計畫」(簡稱「STB計劃」)、國家實驗研究院2014年展開的「創新創業激勵平台計畫」(From IP to IPO, FITI)、教育部2014年迄今的「生技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後來以「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接續)等,都是這幾年來帶動一波波生醫新創熱潮的大、小搖籃。
2016年11月,行政院又提出「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同年底生技新藥條例修正案通過,更助長了這股生技創新、創業熱潮。
獲獎多次的萊鎂醫材、安盛生科等,都是在STB計劃下催生而出; 截至目前,SPARK Taiwan也累計協助300件以上的生醫案源團隊,進行創新技術價值化及研發成果商品化。
例如2018年由北醫團隊成立、2020年獲醫療器材類「百尺竿頭獎」的酷氏基因生物科技,就是SPARK計畫下衍生的公司之一;酷氏基因全球首款安蓓MPap®子宮內膜癌檢測試劑,透過基因甲基化檢測,提高子宮內膜癌檢測的準確度,已經通過衛福部食藥署三級醫材認證。
趨勢之二:「時代巨輪」推往大分子、新劑型新藥
健亞生技董事長陳正接受本刊專訪時曾表示:「從時代的變遷來看生技產業演變,就會發現一切都是有連貫性的『時代巨輪』。」
「從最早的小分子藥物到蛋白質和抗體藥物,接著再到大分子的藥物傳輸、改良劑型等,沒有哪項科技是突然蹦出來的。」陳正說。
在這個滾動的時代巨輪裡,臺灣生技業者在洪流中力爭上游,這個演變趨勢在「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臺北生技獎」,甚至剛要屆滿10年的「傑出生技獎」得獎名單中,都能看出端倪。
例如在「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中,早期(2001~2007年)藥物類獲獎的,如生達、永信治療高膽固醇血症的Lovastatin、生展的抗生素Mupirocin、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