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專題】張鴻仁:BTC攜臺灣生技發展 資本市場環境仍待改革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0-08-3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TRPMA理事長張鴻仁表示,臺灣能有這麼多新藥、生技公司,生技產業能量還逐漸壯大,這是相當特別、值得鼓勵的。(圖/本刊資料中心)

衛生署副署長、上騰生技董事長張鴻仁,從以專家身份參與BTC會議,到獲聘成為BTC委員,15年來幾乎從未缺席。

他特別向本刊分享了BTC一路以來之生技資本市場的所見,以及新冠肺炎(COVID-19)衝擊下,臺灣該學到的重要概念。

從基礎法規到金融環境 BTC攜15年臺灣生技發展

「BTC剛開始的年代,臺灣生技醫藥產業正值起步,處在學習『什麼叫法規』的階段。」

張鴻仁說,當時許多專家因此凝聚了「要從根本的法規、政策上改變,產業才有發展機會」的共識,也是起初BTC會議所聚焦的議題。

即便有些人可能對BTC會議抱持效用有限的看法,但在每年推動這項溝通平台下,仍產生了一定的動能,讓產業界改變不少。

張鴻仁舉例,他剛進入產業界時,科技部許多計畫一直以來都是由臺灣地位較高的學界「審」產業界;慢慢地,大家才認知到產業界與學界所需的知識其實相當不同,因此,最近七、八年來,逐漸有產業界人士反過來來評估學界的案例,產、學間的隔閡得以被打破。

對於臺灣的生技投資環境,張鴻仁表示,2009-2013年,生技新藥公司股票都在資本市場大漲,2012年更堪稱是臺灣生技產業爆發元年。

然而,2014年的基亞事件和2016年的浩鼎事件,卻連連重挫資本市場。但張鴻仁說,「也多虧這兩大事件,才讓臺灣投資者與司法、檢調單位,學習到『期中分析』和『解盲』前是無法先得知答案的概念。」

但這些事件的後遺症,仍讓臺灣生技資本市場在2019年成為冷凍櫃,投資者已對生技失去信心。

張鴻仁觀察,臺灣投資者有很強的「散戶個性」,資本市場的法人也看不懂生技,「更準確地說,是不懂以創新為基礎的研發型公司。」

這也是為何2018、2019年,BTC會議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