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藥物傳遞、臨床試驗、企業創新

BIO 2016四大新興趨勢議題收錄

撰文記者 楊傑名
日期2016-06-24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替代圖

每年BIO有許多不同的主題式會議,涵蓋目前生技主流的多項研究、應用與最新發展動態,為生技各專業領域人士所關注。最引人矚目的正是由BIO所精選的焦點主題,往往引領生技產業未來的趨勢。今年BIO新增4項新主題,包括腦科學、藥物傳遞、臨床試驗與企業創新,顯示這些新興議題備受國際重視。本篇特別收錄4項新主題論壇的精選內容。

文、圖/楊傑名、蔡立勳


腦科學新研究受關注

目前,神經性精神疾病如自閉症、強迫症、抑鬱症等疾病的根本原因尚不清楚,但越來越多研究指出細菌與病毒等微生物與這類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美國神經生物學公司Moleculera Labs的CEO Craig Shimsaki所主持的會議上,多位相關專家討論腸道菌群如何影響人類的外在行為,更進一步探究背後潛在機制。

研究發現,人類腸道內具有非常多神經元,數量與大腦相當,而兩者神經元使用的神經傳導物質與代謝路徑也幾乎一致,因此能透過內分泌、神經、免疫和代謝途徑相互影響。

專家們也在會議中探討新治療及診斷方法,期待未來相關研究能加快腳步,幫助病患控制病情並得到更好的照顧。

另一場由美國Johnson & Johnson Innovation的Jeff Calcagno醫師所主持的會議則聚焦於運動傷害對腦部造成的影響。受邀講者之一,網路媒體Mashable的特約作家Rebecca Ruiz分享她1998年在大學足球隊的腦震盪經驗。

Ruiz表示,當時科學界對腦震盪了解不深,未著墨事後伴隨的心理後遺症或情緒失調。也因此,Ruiz生理機能上雖被診斷為痊癒,但腦子裡卻像是存在另一個聲音縈繞不去。

美國史丹佛大學生物工程學系助理教授David Camarillo解釋,因大腦與顱腔緊密地結合,其間空隙則由脊髓液所包圍。當腦震盪發生時,會間接使腦內結構扭曲,形成纖維組織的軸突,造成創傷。

因此,會議中專家們建議,運動員受到創傷後應採用更嚴謹的方式診斷評估,利用三管齊下的方式,確認外部症狀、認知與神經學功能、平衡等3項指標皆恢復正常後,才能允許球員回到場上比賽。

新型藥物傳遞成焦點

由Janssen策略副總裁Barry Springer主持的一系列會議,邀請到美國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Omid Farokhzad以及美國生技公司Codiak BioScience的CEO Doug Williams一同討論最新藥物傳遞的研究進展。

近年來,生物製劑在體內的傳遞已經在2類不同的領域有所突破。首先是合成化學和材料科學的應用已經推進到奈米醫學領域,將有潛力傳遞任何大小的藥物並滿足更多疾病的需求。

第二類則是對基礎科學更深入的了解,讓科學家發掘人體中物質傳遞與吸收的自然機制-其中一項重要發現就是外泌體(exosome)不為人知的功用。

長久以來,外泌體一直被視為動物體內細胞中清運垃圾的胞器,然而近期研究發現,外泌體其實也是細胞內運輸DNA、RNA、蛋白質及其他生物材料的重要渠道。

這個發現也讓科學家聯想到,未來可以利用外泌體的自然傳遞機制將治療藥物有效地運送到目標位置,目前已有相關的新式藥物與療法正在積極開發。

另外,加拿大生技公司biOasis首席研究員Reinhard Gabathuler與加拿大渥太華大學(University of Ottawa)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研究執行長Danica Stanimirovic則是共同探討了血腦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在藥物傳遞上造成的問題。

血腦屏障是人類腦部結構中一種高度受調控且有效的防禦工事,如同用一層保鮮膜包住血管,只讓特定的物質從血液中進入腦部,能保護腦及中樞神經系統(CNS)不受感染源或毒素的威脅。

然而,正因為這項防禦工事做得如此縝密,導致在醫藥發達的今天,還是有超過1,000種可能用來治療CNS疾病的藥物,因無法順利通過血腦屏障而發展受阻。

近年來,由於科學界的努力,藥物傳遞在血腦屏障的困境終於獲得一些進展。例如《Methods in Enzymology》上發表的一篇研究,就曾利用單株抗體與轉運體蛋白結合,形成能通過血腦屏障的「特洛伊分子」幫助藥物傳遞。

臨床試驗招募新模式

隨著全球越來越多新藥開發,進入臨床試驗的案數遽增,但執行試驗與法規審查之單位、人力與資源則相對愈顯不足,未來該如何讓藥物開發更加安全與快速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