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大夢?還是未來獨角獸?

生技微型創業

撰文記者 王柏豪
日期2017-11-22
企畫:鄔麗. 巴旺 採訪:李虎門、林以璿、徐淨 撰文:王柏豪、林以璿

2016 全球創業觀察(GEM) 報告
臺灣參與新創事業工作人口比例8.2%,僅次美國

最新出爐Pugatch Consilium 《2017 年國際生醫競爭力排行》,
臺灣創新研發高品質教育良好產學合作勝出名列新興市場第三

《2017 年生技產業白皮書指出
創新創業正在增速之中,2016 臺灣生技公司數量已經到達1,918

今年8 25 第二屆京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在北京總決賽
42 隊青創團隊中臺灣生醫團隊雄霸新創組小微企業組第一名

10 30 ,「第四屆粵港澳臺大學生創新創業總決賽廣州落幕
大賽一等獎二等獎由來自臺灣的AI、生醫團隊贏得

教育部生技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四年計畫今年謝幕
2016 7 月止14 組團隊成功創業營運,3 組被技轉併入企業
9 組團隊與企業進行產學合作,13 組籌備公司中…。

臺灣生技微型創業活力如泉湧現遠超乎你想像
是理想大夢 ? 還是未來獨角獸 ?
政府建構結合產研的價值創造鏈將成為關鍵

企畫:鄔麗. 巴旺
採訪:李虎門、林以璿、徐淨
撰文:王柏豪、林以璿


羅文甫、林俐妤、曾邵偉3個來自臺大機械、醫工不同系學生,共同去上了一堂「生醫創新與商業化」課程而相知。因為課程安排和臨床麻醉醫師面對面討論,他們認為醫師提出的麻醉注射問題,他們有能力解決。

還沒畢業,就抱著「初生之犢」的無畏勇氣,準備創業一試身手,並在2015年5月正式成立了醫盟。中興大學是臺灣農學人才教育的大本營,許多有家業責任和使命感的務農家庭弟子,會從學校老師得到解決問題的啟發。

來自桃園農家的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生楊佳慈和同學們,決定用非基因改良技術來發展無病毒種苗,一群當時在學博士生2013年12月就創業成立帝霖,首個產品就解決了來自屏東老蕉農家的團隊成員的問題,也是臺灣蕉農長年共同的頭痛問題─香蕉黃葉病。

國防醫學院生醫博士班同學陳孟專、余文鈞,因為幫老師實驗室的產學合作計畫執行臨床前動物實驗,感嘆許多生技廠商的產品似乎都只是為了追求短利。

懷有革命情感和理想,他們又各自去進修技術外其他創業所需專業,包括行銷、法務與財務管理,2016年2月正式成立生命之星,現在是敷料醫材界的新星。

現在從股票市場看,大家都認為生技業很不景氣,處在低迷狀態。但事實上,年輕學子這些「微型」生技創業的故事,正在臺灣南、北各大學裡活源一般地湧現。

天使創投300 萬投抵立法通過

教育部為期4年的「生技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以農業/醫藥生技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為核心,系統性規劃生技產業創業課程,內容橫跨鑑價、智財、行銷及法規等九大領域,分為初級、進階及高階,階段性培養生技產業人才,把生技產業創新、創業與開發的實務種子,由淺入深地播種到校園裡。

計畫今年將告一段落,「學生創業」或不是計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