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創新創業獎」一些活動幕後

撰文編輯部
日期2017-11-22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教育部創新創業人才培育」4 年計畫今年 底後,將由前科技部政次、臺大解剖學暨細胞生 物學研究所錢宗良教授擔綱的「學產研鏈結人才 培育計劃」繼續接棒,未來4 年,臺灣的創新創 業仍將持續透過奠基於各大學院校的教育,並鏈 結法人、園區以及地方政府三方資源,共同為臺 灣培育生醫及新農業創新發展所需的新血輪。

計畫從第一年開始,就舉辦了13 所大學推動 中心的「生技創新創業獎」競賽,我們的團隊也 從第一年就跟著計劃的兩位主持教授─現任的中 興大學副校長楊長賢,以及清華大學教授張大慈, 還有辦公室計畫的團隊們一直走到現在。

楊教授是國際頂尖的蘭花研究學者,在這4 年中,我們看著他帶領的團隊,解出了植物學家 長久以來解不開的蘭花唇瓣之謎,「花被密碼」 讓臺灣美麗的蘭花登上了2015 年5 月《Nature Plants》當期的封面,接著他升上了副校長,今年 獲頒教育部第21 屆國家講座,更可喜的是,他有 了孫子,升格當了楊爺爺。

4 年前,學姊大慈教授來找,她熱忱活力, 曾被前馬偕醫學院校長魏耀揮、也是國際知名粒 線體研究科學家形容,可能是臺灣粒線體最豐富 的人。 大慈教授談到創業人才培育課程上完後,同 學們也進行演練及模擬實際創業團隊,但他們想 再進一步為學生們舉辦創業競賽和論壇,讓同學 們從PK 過程中真正體驗創業的各種現實與挑戰。 但是,計畫裡沒有活動的預算。

 

被「創造」出來的活動

對很多人而言,被交代的事情做完了,過關 了,往往也就結束了。但是,A+ 的人往往就在這 點上不一樣,他們總想要嘗試更多的可能,把事 情做得更盡善、更完美。

事實上,設計的課程如期結束,計畫執行就 達到一定的指標,有沒有一個創業競賽的活動, 並沒有必要。特別是教育,對兩位教授而言,辦 競賽活動甚至可能只會給自己和計畫辦公室添忙 碌,多付出的,為的是學生,且還不盡然能保證 學生和各學校計畫中心也一樣願意投入。

那天,我們決定都先把預算這回事丟到一旁, 先大致勾勒了一個大家都「想」做的活動藍圖; 之後,我請團隊試算一下實踐這個「夢想」需要 多少經費,同時,我們雙方也各自盤點自己可付 出及創造的資源;最後,以預設障礙作為影響參 數,框架出活動的最大和最小規模限度。

即使如此,我還是對學姊說,給我兩天時間, 我來打幾個電話測試一下實際的可能性。我必須 如此,因為對一個也剛草創的小媒體而言,即使 老師們的教育理想真的要支持,但必須衡量自己 的人力與財務現實。

結果「生技創新創業競賽」活動一年比一年更成 熟、規模也更大,大家想做的活動內容,「理想」都 能一步步隨順圓滿。

事實上,我們每一次在籌募贊助款的過程中,絕多數都是被冷漠地拒絕,不少產業質疑創業競賽應該是經濟部的事,我們湊甚麼熱鬧;更多的是因為生技 產業連年紛擾多,業者對於政府和學校教育這類無法 立即帶來短效的活動越來越冷淡,甚至認為本來就應 該要政府付出,為什麼還要產業贊助。但很幸運,我 們每一年的自籌贊助款,總是有驚無險地讓人力和活 動宣傳製作物的支出平安過關。

 

技術專利綁在教授身上

截至2016 年7 月,計畫培育團隊已有14 組團隊 成功創業並維持營運至今,3 組團隊技轉或spin-in 企業,9 組團隊與企業媒合進行產學合作,13 組團隊籌 備創業中,並有15 組團隊參加其它國內外競賽獲獎, 其中新農業和應用生技領域創業,高出醫材、醫藥類 許多。

這樣的成果,其實是讓人很驚喜的。因為從學校 教育的目的,推助創業本身不是最大的目標,計畫旨 在讓創新創業的正確與務實觀念,能從校園開始播種。 但一年一年來,我們看到學生參賽團隊為競賽的 投入程度逐年在推升,賽前各種道具、產品原型、團 隊CIS 以及簡報技巧都在進步,這意味著越來越多學 生對創業是真正有企圖心的。

但是,我們也看到不少問題是未來必須解套的, 許多參賽團隊其實只是在幫教授練兵以便未來爭取計 畫經費,不少野心勃勃、也非常具開發潛力的團隊, 最後根本是創不了業的,因為專利技術都綁在教授身 上,教授不願意釋放或裂解,學生最後選擇先冷靜從軍去。

新創團隊都是「微型」創業,甚有五萬台幣資本 成立公司依然營運至今,且許多真正創了業的都還不 是得獎名單中的團隊。我們也特別挑了幾家新創公司, 每家公司產品商業化皆初具成果,也讓人期待他們未 來都能宏圖大展。

不過,幾家採訪目標中的醫藥、醫材類新創公司 最後仍拒絕了我們,我們能理解,醫藥開發創新創業 門檻非常高,我們實難期待大學階段的「種子型」創 新創業團隊能在這階段就有突破性發展。

創新創業雖然有讓人熱血奔騰的激情,不過,激 情之後面對各種經營挑戰,如楊長賢教授所說的,能 真正撐過5 年而存活的恐怕不到10%。

在可見的未來,因為我們知道政府還會持續投入 資源推動創新創業,走過了4 年的教育部創新創業人才和「生技創新創業獎」競賽活動,已經打過第一仗 了,許多操練的經驗值得汲取與修正,讓臺灣創新創 業的土壤更肥沃,5 年存活率就有希望超過10%,有機會養出獨角獸。
 

mind_sign

 [email protected]

下一篇
生技微型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