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往熱門擠 臨床價值才是王道

從2016年中國高成長藥品窺探未來市場

撰文記者 李虎門
日期2017-10-20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開版圖

「騰籠換鳥」,旨在將現有的鳥「轉移出去」,再把「先進生產力」的鳥再轉移進來,以達到產業升級的目的。2015年,中國醫藥產業首度跌破10%,讓產業內部寒風陣陣。2016年,中國醫藥產業的春天在哪裡?又有哪些藥品值得關注?這意味著未來市場就在那裏。

撰文/黃屹 責任編輯/李虎門


去年此刻,《醫藥地理》雜誌曾以「中國樣本醫院(編按:研究統計所選定的中國22個城市樣本醫院)用藥金額超過1億人民幣,且年度增長超過10%」為劃定標準,全面盤點2015年表現突出高成長的藥品。

一年過去了,藥品市場也發生許多變化。今年,再度嘗試以此為視角,觀察這個大變革時代的中國產業格局是如何演進。

規模擴大:數量增加,質量不減

根據中國醫藥工業資訊中心PDB(Protein Data Bank,PDB)藥物綜合資料庫統計,2015年符合標準的藥品,共計124個;2016年則達到162個,較2015年增長30%左右,這是非常可觀的增幅。

除去其中兩個藥品是新納入資料庫外,其餘30多個藥品都是透過自身的增長速度而入圍。

PDB資料庫顯示,2015年,中國樣本醫院銷售破億規模的藥品總數為330個、2016年為356個。其中銷售破億同時增長幅度大於10%的藥品,占比從2015年37.5%提高到了2016年45.5%。

同時,中國藥品平均增長速度,從2015年的20.45%,上升到2016年的21.20%。以此觀之,此期間中國藥品市場規模的擴大並未稀釋這群資優生的質量。

儘管這兩年中國藥品產業遭遇到醫保控費、降價、兩票制、營改增等一系列壓力,但是優秀藥品的整體表現依舊是亮眼的;相比之下,諸多「小散亂」藥品可能承壓更多。

變化的榜單:誰是贏家,誰是輸家

進一步將2015年、2016年的高成長藥品進行了詳細對比,發現了不少的變化。

對比2015年,不少經典暢銷藥物在2016年有明顯的增長,典型代表包括,阿托伐他汀(原廠品牌名Atorvastatin,2015中國市場年增率10.08% , 2016年增率4.61%,以下略),伏立康唑(Voriconazole,13.45% , 9.94%)、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10.04% , 2.32%)、二甲双胍(Metformin,14.85% , 10.93%)等等。

特別的是,增速變化搶眼的還有標準臨床的腫瘤藥物,如:奧沙利鉑(Oxaliplatin, 17.28%, 9.05%)、替吉奧(Tegafur, 10.41%, 6.91%)、培美曲塞(Pemetrexed, 10.47% , 1.39%)、卡陪他濱(Capecitabine, 12.35%, 4.02%)、伊立替康(Irinotecan, 12.02%, 3.04%)、昂丹司瓊(Ondansetron, 10.52%, 4.17%)。

當然,有贏家就有輸家,在2015年上榜名單中,也不乏藥品滑落名單外,從2016年榜單中消失的藥物,有些在業內也是耳熟能詳,像是三七皂苷系列、參芪扶正注射液、門冬氨酸鉀鎂注射液、複方斑蝥酸鈉維生素B6、穀紅注射液、銀杏內酯注射液等等。

此外,2015年上榜的低分子肝素鈉(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Sodium Injection)也消失了,伊諾肝素(Enoxaparine)則在2016年榜單上繼續保留,新上榜的還有那曲肝素(Nadroparin Calcium)。

如此,一進一出的對比還是頗有深意,尤其近年來,中國各地政府衛生系統的醫院都在大力管制,不少以大處方(編按:醫師會開立2種以上藥理作用相同藥物的處方)、高毛利、多科室的輔助用藥品均在各地受到重點控制。

相較而言,按規範的治療需求開始增加,也為標準療法的經典藥物迎來利多。就2015年和2016年榜單變化,正是對這一趨勢的印證。當然,2016年榜單中依然還存在不少爭議產品,它們未來的走向仍值得繼續關注。

無獨有偶,《IMS Health》的報告中也提到類似的觀點,由於合理化用藥的規範逐步施行,某些中成藥(以中藥為原料)、抗生素、腫瘤、大容量注射液等產品的增長大幅放緩,而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慢性病領域產品的增長相對更強勁。

是金子總會發光

許多優秀藥品在市場上持續成長,如:恩替卡韋(原廠品牌名Entecavir,2016中國市場銷售額17.07億, 2016年增率16.22%,以下略)、利妥昔單抗(Rituximab誒9.79億, 23.53%)、曲妥珠單抗(T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