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材與保健帶動行情

生技股黎明將至 2017下半年展望

撰文專欄:張立群
日期2017-07-2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大江生醫完成世代交替,由原總經理林詠翔接任董事長。

臺灣生技谷底已過,基本面、政策面轉佳,以及美國生技帶動下,臺灣2017下半年行情可期。預期未來半年法人將較偏好具實質業績的公司,臺灣生技2017下半年行情預料將由醫材、保健食品族群所帶動。

文/張立群


美國生技近期表現強勢,具代表性的指數– NBI (Nasdaq Biotech Index)與BTK (NYSE Biotech Index),今(2017)年6月分別上漲8.5%、9.0%,是指數自2015年8月修正以來最佳的表現。

川普當選以來,一直壟罩在「川普生技新政」之政策不確定性且多空不明的生技業,自今年5月確定由Scott Gottlieb做為新任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FDA)局長後,生技政策逐漸明朗且趨於正面,帶動美國生技的大漲。

Gottlieb一連串因應川普生技新政而制定的政策,皆標榜以「創新取代打壓」,政策重點在於:排除新舊業者藥品在美國上市的門檻、透過更多的競爭者來制衡藥價;並以精準醫療降低醫療成本,避免不必要且無效的醫療行為。

因Gottlieb以量制價的放寬監管政策,已可達到川普降低藥價的目標。川普近期也不再強調打壓藥價。

Gottlieb的政策方向,對於醫藥大廠與具競爭力的中小公司是一大激勵。此外,其降稅政策亦獲得大藥廠的喝采,美國大型藥企不需再以「稅負倒置(Tax Inversion)」方式進行海外併購來避稅,川普降稅提高醫療產業股東實得的利潤,且省下鉅額的現金(併購)支出,有助於生技業根留美國。

基本面獲利成長支撐 續漲可期

政策面逐漸明朗下,基本面成為美國生技未來持續上漲的主要動能。有別於1996~2000年期間美國生技的「本夢比」,2012年後的生技指數上漲有實質的業績帶動,即便2015年8月後美國生技股修正,但2015~2016年期間美國生技醫療仍有穩定的營收與獲利的成長。

2015~2016年期間,BTK (美國醫藥類股指數)成份股的平均每股收入持平,但盈餘則增加了4.8%,同期間NBI(美國NASDAQ生技類指數)成份股平均每股收入增加了36.3%、盈餘增加了34.6%。

再觀察S&P 500 (標準普爾500指數)醫療,2015~ 2016年期間營收亦穩定成長,各季獲利亦有2%~13%的成長性(參見圖1-1~圖1-2)。


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