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首頁
雜誌目錄
Vol. 45 生技 傳奇 創建者 2017美國生技展特輯
Vol. 50
Vol. 49
Vol. 48
Vol. 47
Vol. 46
Vol. 45
Vol. 44
Vol. 43
Vol. 42
Vol. 41
Vol. 40
Vol. 45
2017-07
生技 傳奇 創建者 2017美國生技展特輯
生技 傳奇 創建者
6月19日至22日,2017美國生技展(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舉行,來自55國,超過1.6萬名的產業人士三度齊聚聖地牙哥,有6,000人是首次參加,比去年成長37%。今年總計1,800餘家公司參展,有高達41,400場的一對一媒合會,刷新紀錄,「策略結盟」成為全球生技產業未來聚焦的方向。
所有電子書
購買紙本雜誌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更多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特色文章
賴正光
BioLegend
賴正光在聖地牙哥寫下「生技傳奇」
賴正光,不少臺灣人對他陌生,但全球免疫學界無人不曉。他創立的BioLegend,是全球第二大抗體供應商,而第一大的BD,則收購了他早期創立的公司。2019年5月,賴正光打造的「BioLegend園區」將啟動,一舉匯聚全球5位免疫療法權威站臺。歷時15年,Biolegend正在聖地牙哥寫下「生技傳奇」,向全球發光發熱。撰文、攝影/蔡立勳這兩年,免疫療法不斷在全球的難治疾病創造「傳奇」,也吹起了旋風,...
封面故事
早期創新、農業科技、歐盟生技最吸睛
每年美國生技展的熱門議題,透過專家的討論與指路,都會成為全球產業發展變化的風向球。和過去兩年熱門焦點多為先進生物技術稍有不同,今年在早期創新投資、歐洲生技崛起以及農業科技等現象變化和挑戰,是大家更感興趣的話題。撰文\蔡立勳、王柏豪 攝影/蔡立勳2017年美國生技展開幕首日(19日)話題,就將焦點關注在全球生技產業的投資指標上。安永(Ernst&Young,EY)會計師事務所發佈的生技產...
封面故事
失智
英前首相卡麥隆盼全球對抗失智症
英國脫歐,如何牽動生技產業發展,一直是許多產業人士的關注焦點。英國前首相卡麥隆現身美國生技展,不僅提供產業建言,也希望全球通力對抗失智症。這位政治前景依然被看好的「金童」,則選擇以生技產業,作為下一步棋。文/蔡立勳、鄔麗.巴旺 攝影/蔡立勳39歲就當選英國保守黨百年來最年輕的保守黨黨魁,2010年,英國政治金童卡麥隆(DavidCameron),43歲,就成為英國自1812年以來,最年輕的首相...
封面故事
藥價
基因
Allergan關注藥價 Illumina熱議基因
美國生技展借用美國前總統羅斯福開創的爐邊談話,邀請生技公司領導人、分析師與各領域專家談話,本刊採訪團隊今年參與了其中的兩場產業――Allergan與Illumina兩家國際大廠執行長的場次,他們各自聚焦藥價、基因產業等最夯議題。撰文、攝影/蔡立勳爐邊談話(FiresideChat),是美國前總統羅斯福(FranklinDelanoRoosevelt),在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以剛興起的廣播為媒介...
封面故事
次世代醫療
免疫治療
登月計畫
阿滋海默症
免疫療法、腦神經疾病 競逐「次世代醫療」新賽道
每年美國生技展(BIO)都會舉行許多不同主題式會議,引領產業發展趨勢。由於近年來竄升的新技術正不斷解構傳統醫療模式,今年大會特別新增「次世代醫療」新主題,探討其中熱門的研究與應用。「次世代醫療」究竟發展出哪些新賽道?撰文/鄔麗.巴旺根據統計,目前美國大藥廠有關癌症治療進行中的臨床實驗多達1,700個,醫療藥物與技術不斷嘗試和進步,但癌症的抵禦似乎也一樣變得更頑強,更為棘手難治。來自英國牛津、專注開...
Editor‘s Note | 編輯筆記
更多
編輯筆記
Show Girls & Biotech
朋友的外國老闆第一次來看了台灣生技展,第二天就離開了。「老闆覺得如何啊?」我line上問。「呵呵,老闆覺得食品和化妝品多了一點,生技醫藥的少了一點。」「這樣啊!那你老闆有吃到台灣的香腸和貢丸湯嗎?」我問。「哈哈,有,老闆看到覺得很好玩,吃了,還覺得挺好吃呢!」「老闆還很好奇問我,台灣是不是很喜歡showgrils?」「對了,有賣有機蔬菜,一把十塊!很便宜,快買去。」朋友回。「真的?好,我再去找看看...
Snapshot | 生技剪影
更多
生技剪影
生技剪影 Vol. 45
2017臺灣生技月,訊聯集團為讓民眾可以搶先體驗所謂的精準皮膚醫學,特於生技展現場搬來訊聯「RE.O忠孝店」的鎮店之寶-「VISIA高階數位肌膚檢測儀」智能儀器,以科學數據為憑,免費為現場民眾提供精準肌膚檢測和保養建議。除了VISIA高階數位肌膚檢測儀外,現場也提供近來在國外最為熱門的話題「HiMirror魔鏡」,讓民眾可以進行基礎膚質檢測,再由專人現場提供諮詢建議,讓個人提早做好預防,甚至做到「...
View Point | 專家觀點
更多
專家觀點
DinaKatabi
數位「隱形」裝置 跨越高齡化鴻溝
Katabi以電腦網路及數據傳播為研究領域,包含壅塞控制、網路測量、通訊系統的可擴增性及穩定性、差異化服務、網路定價、路由、內容傳播、點對點系統、可自我調整及無線網路、網路安全等。針對如何運用不同領域的數學工具,來解決電腦網路問題,她也有深入研究,例如控制理論、編碼理論與人工智慧等。Katabi同時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NationalAcademyofEngineeringMember,2017...
專家觀點
RichardFletcher
穿戴式裝置兩大關鍵:維持更久續航力、針對特定族群設計
RichardFletcher於1988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MIT)物理、電機雙學位,後以低成本無線感測器研究為論文主題,取得該校資訊科技碩士與博士學位。他曾於1989至1994年間,在美國Wright-Patterson空軍基地實驗室擔任研究員,專責微波裝置、天線與軍隊應用感測器開發,擁有超過15項無線感測器專利。後來,Fle...
特色文章
專家觀點
Sponsored
產學合作
霍普金生醫
廖繼洲
廖繼洲:持續性研發、合作、再研發 產學合作落實生技創新價值
多年來,生技醫藥產業常聽見一種說法,從研究成果到產品化要經歷「死亡之谷」的階段,也就是需要花費8至15年,投入金額高達8至12億美元,才能成就一項產品。但是,現在臺灣研究人員很聰明,不需要自己從頭做到尾,前段從大學或研究機構過來,公司將產品開發到第二期臨床試驗結束、取得第三期臨床試驗核淮,就將歐美市場授權給國際大廠,取得資金以後,再投入亞洲市場的第三期臨床試直到成功,但是現在台灣新藥研發公司,已意...
Special Report | 專題報導
更多
專題報導
特色文章
2017台灣生技月
臺灣生技產業要開拓自己的路
2017臺灣生技月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臺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鍾熙表示,「當別人在開車在前頭的時候,我們也開車跟著後頭,如果前方丟了釘子,就會讓我們摔得鼻青臉腫,也追不上。」所以,臺灣要自己另外再開一條路,才有機會追近,甚至是超越。這故事也提示了臺灣生技產業,不能一直追著其他國家跑,而是回過頭來,持續的研發、投入,才有創新,才有機會讓世界看到臺灣。「2017臺灣生技月」活動於6月28日登場,呈...
專題報導
特色文章
2017台灣生技月
盧冠達:讓DNA擁有記憶
今年首次參加「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BBA),現年才36歲、已成立7家生技公司,現為麻省理工學院(MIT)生物工程與電機學系合聘副教授盧冠達,被稱譽「波士頓最紅臺灣創業家」,但他其實更重視基礎研究,從電機跨到生物學,現在要將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整合應用,讓DNA也有記憶。撰文、攝影/蔡立勳出生在美國,9歲至18歲在臺求學,原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就讀電機工程學系的盧冠達,主要專業是設計低功率晶...
專題報導
特色文章
2017台灣生技月
Frank L. Douglas:治療性癌症疫苗將不斷看到突破
「聯合國黑人歷史締造者獎」、兩度「全球藥業最佳研發主管」得主、前賽諾菲藥廠(Aventis)全球執行副總裁FrankL.Douglas,一生在醫藥開發功績顯赫。他退休後其實有很多優渥的選擇,但最後擔任來自臺灣的生控基因疫苗執行長,跌破了他過去很多朋友的眼鏡,他究竟希望能對產業有甚麼影響?撰文/王柏豪 攝影/林嘉慶免疫療法蔚為全球新藥研發趨勢,今年臺灣生技月亞洲論壇也邀請生控基因疫苗執行長法蘭克...
專題報導
特色文章
2017台灣生技月
蔡裕庚:與時俱進,小蝦米也能贏鯨魚。
2016年加入VIVO創投擔任合夥人,今年臺灣生技月亞洲高峰論壇的主講人之一蔡裕庚博士,儘管已是旅美知名連續創業家,卻是首度於臺灣生技產業活動公開演講。2010從當今精準醫療診斷龍頭廠商之一的ThermoFisher特殊醫療診斷事業全球總裁退休後,依然馬不停蹄,用他一身實務經驗「診斷」生技產業的投資與發展。撰文/王柏豪 攝影/林嘉慶80年代成大化學系畢業後,就到美國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
專題報導
特色文章
資誠
2017台灣生技月
Radhika Nayak:緬甸,將是下一個市場機會。
今年屆滿50年的東協,是全球近期積極搶進的市場。深耕當地生醫產業15年,普華(PwC)國際諮詢公司東南亞生技醫療產業總監娜亞(RadhikaNayak)受邀參與臺灣生技月,不僅提出進入東南亞市場的四大對策,更直指,緬甸將是下個市場機會。文/蔡立勳攝影/林嘉慶作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今年將滿「50歲」的東南亞國協(ASEAN),近年急速竄起,2014年,東協整體國內生產毛額(GDP)已達2.4兆美元。...
Special Report | 特別企劃
更多
特別企劃
專題報導
特色文章
2017 臺北市生技產業高峰論壇
比利時分享小國國際行銷眉角
臺灣和比利時有一個很相似的地方就是生技公司的規模都是中小型企業居多,缺乏龐大的資源、人才和經費去進行國際行銷。因此,比利時政府培養了一批具備國際市場行銷經驗和了解當地生技產業特色的人才,再派駐到世界各地,推廣比利時生技公司的能量、產品跟技術。文/陳堂麒攝影/林嘉慶臺灣生技產業要起飛,除了要有厚實的研發能量、優秀的人才團隊以及支持研發的資金之外,如何進行國際佈局與市場行銷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畢竟臺灣...
特別企劃
專題報導
柯文哲
2017台北生技獎
晉弘科技
聯合骨科器材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
「2017 臺北生技獎」臺灣生技業標竿
躍進國際看見臺北生技產業發展是一條漫長且艱辛的道路,臺灣又該如何面對國際間的競爭壓力,將自身辛苦研發、投資的產品推向國際舞台。為此,臺北市政府在「臺灣生技月」的帶動下,利用國內外產官學各界專家齊聚臺北的機會,舉行2017「臺北生技週」系列活動,期盼為臺灣生技產業提高能見度,開啟合作契機。為凸顯產業創新價值、佈局國際、銜接產學亮點,臺北市產發局於臺灣生技月展期同時,舉辦素有「生技奧斯卡」之稱的「20...
Investment | 投資
更多
投資
生技股黎明將至 2017下半年展望
臺灣生技谷底已過,基本面、政策面轉佳,以及美國生技帶動下,臺灣2017下半年行情可期。預期未來半年法人將較偏好具實質業績的公司,臺灣生技2017下半年行情預料將由醫材、保健食品族群所帶動。文/張立群美國生技近期表現強勢,具代表性的指數–NBI(NasdaqBiotechIndex)與BTK(NYSEBiotechIndex),今(2017)年6月分別上漲8.5%、9.0%,是指數自20...
Company | 新銳公司
更多
新銳公司
特色文章
植物新藥
貝爾克斯生技
張秀鳳
貝爾克斯生技 植物新藥生力軍
儘管貝爾克斯生技於2016年成立,其植物新藥BEL-X的開發,其實早已十年磨成劍。該藥物經十多年各種臨床前測試,可有效提升免疫力,誘導細胞良性分化、促進細胞凋亡、抑制細胞訊號傳遞抗腫瘤細胞增生等功效,且少了西藥的毒性,今年將於臺大及成大醫院進行FDA、TFDA許可的臨床實驗。文/李虎門 攝影/蔡立勳2004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公布了《植物藥新藥指南》(GuidanceForIndu...
Bio Bookshelf | 生技書房
更多
生技書房
神經科學之父帶你一窺「大腦之美」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神經科學之父卡哈爾,畢生致力大腦研究,繪有超過3,000幅腦神經系統圖稿,完整度與精準度迄今無人能敵。《大腦之美》一書,收錄80幅他的經典手繪稿,加上多位神經科學與藝術評論專家的文章,讓讀者從更多面向,認識這位傑出的跨領域科學藝術家。文/林鐸.金恩(LyndelKing)、艾立克.希梅爾(EricHimmel) 責任編輯/蔡立勳人體型態,是西方藝術最重要的主題,因此「解剖學圖...
回雜誌目錄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