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詩人的角度而言,「眼睛是靈魂之窗」,常藉以隱喻從眼睛可以透視人的內涵。從科學的角度而言,「眼睛是疾病之窗」,很多全身疾病都能從眼睛表現出來。
文/由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台灣大學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共同提供
今年3月25至26日,「2017生物醫學聯合學術年會」毒理學相關的報告中,有一篇由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教授鄭幼文及其學生林承輝所發表,有關藍光引發眼病變的文章,據鄭教授所述,這篇應該是第一篇以長時間觀察,收集大量數據的活體動物模式,探討藍光對眼睛傷害所發表的學術論。
國際首篇研究期刊 跨院校團隊合作
鄭幼文說明,近幾年3C產品蓬勃發展,使用年齡層大幅降低,幾乎人手一機,這些3C產品包括智慧型手機螢幕、平板顯示器、電腦顯示器等,經過電子流激發之光源中,含有大量不規則頻率的高能短波藍光,這些短波藍光具有極高能量。
由於藍光波長比紫外光長,能透過水晶體到達視網膜,紫外線卻會被角膜與水晶體阻擋,因此藍光對於視網膜的傷害比紫外線高,其單位能量在可見光範圍內最強,容易使視網膜細胞受傷,導致視網膜退化性疾病。
鑑於上述觀點,鄭教授實驗團隊以毒理學角度切入,模擬人類長時間暴露在手機前所受到藍光照射的病理變化,經過長達3年的試驗,證明在長時間低劑量藍光暴露下,視網膜受損之危險性增加的可能性。
其成果於今(2017)年發表在《Toxicological Science》,為首篇以長期觀察低劑量暴露動物模式,確認藍光對眼睛可能造成傷害之論文。
在建立視網膜研究的動物模式之後,鄭教授也利用此技術進行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 之研究,更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任何昭德建立基礎與臨床診斷之連結。
除此之外,其合作團隊陽明大學藥物科學院院長康照洲,也利用此技術來探討藥物對糖尿病引起視網膜病變的研究(論文發表在2017年3月號《Scientific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