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生技發展策略 「小」國「大」農

撰文記者 蔡立勳
日期2017-04-20
開版圖

全球氣候變遷加劇,糧食危機伴隨而來,動植物疾病也比以往難控制,加上化學用藥漸被淘汰,以及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使農業生技越來越受重視,市場需求也逐年成長。

台灣在農業生技擁有紮實的技術根基,不過多數農企業規模小、財務管理不透明,成為其進入資本市場的絆腳石,甚至無法順利取得資金擴大規模,投入進一步研究,跨入國際市場;行銷方面也有待整合。

本刊採訪了國內6位在農業生技深耕多年的專家,分別就技術研究、整合行銷、與資金募集等層面提出經驗,為台灣「小」國「大」農願景勾勒發展策略。

整理/蔡立勳 圖/陳堂麒



吳金洌 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客座講座

台灣擁有發展「精準農業」的條件,但仍有待政府整合產官學研之力推動。

台灣擁有熱帶、亞熱帶、溫帶等型態的氣候,以及平原、丘陵、高山等多樣地形,且鄰近海洋,不僅天然條件佳,在農業生技的研究、創新水準也相當高,技術也具有產業應用價值與專利保護。

農業生技要擁有競爭力進入國際市場,甚至打出品牌,公司規模、研發團隊、資金多寡、智財保護與通路布局環環相扣,國內農業生技業者規模普遍不夠大,是首要問題。

第二,多數業者仍以「家族企業」思維管理財務,並不符合資本市場針對財務「公開透明」的要求,所以創投、政府基金或一般投資人難以挹注資金,若僅依靠私募管道,企業規模不可能擴大。

事實上,若一家農業生技企業能獲得主管機關認可,在具備一定條件下達到上市櫃的規模,將更有利與不同領域、國家的業者合作、談判,甚至融資,跳脫傳統產業經營模式。

第三,國內業者應多到國外參與展覽、論壇,提升台灣質量俱佳的農業生技產品能見度,同時增加與各國業者、專家或是創投交流的機會,國際合作對於生技領域發展特別重要。

第四,農業雖然以動植物等生命體為產品,但透過結合電子、資訊、光電以及機械等領域的技術,已能精準控制動植物的生長環境,管控流程近乎工業產品,因此產品能維持高良率。

台灣擁有多年的資通訊產業基礎,加上高水準的農業研發技術,其實已擁有發展「精準農業」(或智慧農業)的條件;但仍有待政府單位跨部會合作,以研發為基石,整合產官學研之力進一步推動其發展。

目前,已有不少電子業者相中農業生技的高毛利,陸續跨足此領域,好比植物工廠即是利用LED在植物的不同生長階段發射不同波長的光線,提高種植效率,這就是精準農業的一種。

而溫室或是水產養殖場所需的溫濕度、光線,或是水的pH值、鹽度等條件,若能依照動植物適合的生長環境因子設定,就能自動化管理,甚至能減少以往農人憑藉經驗累積種(養)殖動植物,卻突然遭遇環境劇變的風險。


陳郁然 台灣國際農業開發公司董事長

農企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