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攬人才、清楚定位、法規升級 以務實的願景推動政策執行

撰文記者 陳欣儀
日期2017-01-23
陳建煒 臺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

陳建煒博士在2013年回台陸續接下臺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臺灣大學健康資料研究中心主任,本著醫師的使命與熱忱,陳建煒期望以最嚴謹的態度與標準,執行最高品質的的臨床試驗。

整理、圖/陳欣儀


台灣要成為亞太生醫研發產業重鎮,這是很明智的發展方向,但願景有多大?從極端來說,雖不可能成為另一個台積電,但若有清楚的定位、鎖定利基加上法規配合,要做到整個全球生技醫藥產業的中間位置是很有可能。

醫藥行業不斷出現併購,遠近馳名的國際大藥廠目前也只剩約20家。究竟台灣能不能以更高的位置做為願景?

這樣的願景或可以實現,但期望不要太高。我們常有一個迷思,總認為「台灣必須自己發展出新藥,如此才能讓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發光」。

如果唯一目標是要自己做出一顆新藥,那將會有很多盲點。那何不先考慮做出50種具潛力的藥物,只要有5個成功,並足以被藥廠買下,這些產值的加總,可能比做出一個新藥更好。

台灣若期望在國際醫藥經濟體系中扮演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我認為這是比較務實的做法。因為,真正做出一顆藥後,在全球的布局和行銷上,台灣又有能力執行嗎?

放寬國際白領人才 法規必須與時俱進

台灣學研界雖然基礎科學很優秀,但對產業的瞭解確實還不夠,更可惜的是,還有很多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的「流浪」博士。

問題在於,台灣生技公司的研發能量還不夠廣、深,或是業界本身的曝光度不夠,因此,無法吸收、吸引這些人才。

台灣具有產業實戰經驗、有國際歷練的海歸派人才其實不少,但台灣要實現政府現在所提的願景、找到對的發展方向,需要有像已逝的蘇懷仁博士這樣,具紮實的技術、豐厚的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