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從去年底至今走訪各新創公司團隊,仍感受到各個新創團隊因無法與創投建立良好溝通管道,備感喪氣。「創投不了解核心技術」是新創團隊最常提起的看法。那麼,少數早期投資生醫領域的創投,又是怎麼評估案子呢?
文/吳靜芳
「台灣是新創醫材驗證的絕佳基地,但是生醫新創源頭缺乏。」台灣少有的早期生技醫材創投上傑洋創投暨管理顧問執行合夥人林美雪認為。
問題出在哪?林美雪觀察,台灣生醫新創雖漸萌芽,但真正有商業潛力或價值的,「量不夠多、質不夠好」,整體產業需要5至10年才會成熟。
問題解析1:瞄準未被滿足醫藥需求 緊密連結臨床端
以目前生醫新創選題最為大宗的醫材來說,由於品項繁雜、市場區隔多,國際大廠對於營業額1至5億美元的小規模市場興致索然,尚未出現領導廠商,是台灣團隊的機會。
目前很多團隊僅根據現有產品在形狀、大小上做些微改良,難以吸引資金。橡子園顧問合夥人瞿志豪強調,由於醫材生命週期約3至5年,法規、市場佈局投入資源多,一旦最初期方向錯誤,會來不及微調。
他也建議,新創公司在確立開發方向時,需要深入了解臨床實務以及保險給付。另外,台灣經驗未必能套用至至全球各地市場,新創團隊也必須求教有全球佈局及產品開發包裝經驗的人才。不過,這樣的人才在台灣實屬異數。
事關人體健康,醫材的法規、驗證甚至市場通路都遠比一般網創嚴苛,年輕的初創團隊也必須與醫師與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