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的巨大潛在效益及廣闊前景,各國紛紛制定政策並投入資源準備探勘「生物經濟」,希望在下一波經濟成長的熱潮裡,挖掘出這一座金山銀礦。
文/楊傑名
發展生物經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一項研究的發起、發展到投入大量生產,以及最後產品完成後的商品化過程,可看出研發資金、人力、智慧財產權、臨床試驗法規、基礎建設及科技管理品質等,都將是左右生物經濟成功的關鍵。
由於生物技術的巨大潛在效益及廣闊前景,各國紛紛制定政策並投入資源準備探勘「生物經濟」,希望在下一波經濟成長的熱潮裡,挖出這一座金山銀礦。
美國
現階段,美國生物經濟的3大技術發展為基因工程、DNA定序及生物分子自動化高通量操作。未來,美國發展生物經濟將依賴新技術的推廣,包括合成生物學、蛋白質體學及生物資訊等。
2012年4月26日,美國總統歐巴馬正式發布「國家生物經濟藍圖」(National Bioeconomy Blueprint),宣告未來美國將以生物技術為首的投資、研究與商業經濟活動列為優先支持的對象,並列出5大發展方向,分別由基礎面、落實面、法規面、因應面及合作面擬定策略。
美國發展生物經濟之5大方向,包含:
從基礎面 : 加強研究與發展,擴展經濟成長必要的生物技術,整合跨領域的生物議題研究;實施戰略性與針對性的補助與資金投注機制,使生物經濟投資達最大化。例如國家科學基金於2012年推動的CERATIV (Creative Research Awards for Transformative Interdisciplinary Venture)獎助計畫。
從落實面 : 增進生物發明商品化,加強生物醫藥轉化及管制科學發展、改善技術移轉程序,搭配創新資助與商業補助計畫,並加強大學的創業教育,建立良好的成果轉譯橋樑。
並將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及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等相關主管機關主動檢視及調整既有法規。
從法規面 : 提昇改革過程的速度和其可預測性,以求保護環境及人類健康的同時能降低成本。
例如對於低風險的醫療裝置,可提高監管單位與生產者之合作,縮短審查時間。
從因應面 : 開發生技人力資源,設計創新的人才培訓計劃,調整學術機構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