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核醫藥專家瞄準「放射配體診療」新藍海

普瑞默攜GE在臺打造 國際級核醫藥廠【會員限定、3/25前限期開放】

撰文記者 劉馨香
日期2023-05-24
普瑞默創辦人暨執行長黃雅瑤,期望投入開發新型核醫藥物,推升臺灣核醫藥物產業。(攝影/巫芝岳)

來自醫學體系的正子製藥專家黃雅瑤,有感於臺灣核醫藥物的發展遠遠落後國際趨勢,於是攜手雲象科技董事長葉肇元創辦普瑞默生技,並立刻吸引一群來自不同教學醫院和製藥廠的醫藥專家加入,共同投入開發新型核醫藥物與新崛起的「放射配體診療」,今年3月底,也和GE簽署價值億元以上的採購協議,計畫在臺建造國際級核醫藥廠,推動臺灣癌症精準醫療再進化。

撰文/劉馨香


去(2022)年3月,心肌灌注掃瞄檢查的必備藥物「鉈-201」(Thallium-201)爆發大缺貨,據報導,許多醫院的病人苦等3~4個月無法做檢查,若心臟病患者恐延誤治療、危及性命。

核子醫學造影反映體內的生化、功能變化,能比觀察結構變化的電腦斷層(CT)、磁振造影(MRI)更早發現病灶,已成為心臟、神經、癌症等各科重要的診斷工具。

核醫藥物的需求正逐年提高,市場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的報告表示,2021年全球核子醫學市場規模估計為81億美元,2030年將成長到244億美元,複合年均成長率(CAGR)達13.0%。

臺灣藥業卻在這領域極為欠缺,目前,半衰期較長的核醫藥物僅有部分由原能會核能研究所供應,其餘皆仰賴進口;需就近製造、半衰期較短的正子核醫藥物,現今也只有兩家藥廠,與9家擁有醫用迴旋加速器的醫院可生產。此種現況讓臺灣時不時陷入缺藥危機,也讓創新核醫藥物的研發動能相當不足。

臺灣核醫藥投入少  醫院研發無法取證

普瑞默創辦人暨執行長黃雅瑤指出,不僅核醫診斷用藥愈來愈多,近年來,將具有標靶特性的分子連接不同的放射性核種,能兼具精準診斷與精準治療的「放射配體診療」(Radioligand Theranostics, RLT),已成為癌症醫療的國際新焦點。

黃雅瑤曾任職於臺大醫院核子醫學部正子中心長達十年之久,為正子製藥實驗室的組長暨研發放射化學師,長期負責該中心的正子核醫藥物研發與製造。

她同時也是臺大醫療器材與醫學影像研究所的兼任助理教授、臺大分子生醫影像研究中心教學與推廣組組長,是核子醫學與分子醫學影像的專家。

2020年9月,黃雅瑤原先想找雲象科技董事長葉肇元討論分子影像研究的合作,不經意地談起核醫藥物在臺灣發展的種種限制。

黃雅瑤表示,全世界核醫藥物早期由大學和醫院開始發展,許多藥物沒有申請專利保護,再加上診斷用藥利潤空間較小、需要額外輻射防護等因素,環環相扣下,較少藥廠願意投入核子醫學領域。

在臺灣,為了讓病患不至於無藥可用,全臺陸續有9家醫院設置醫用迴旋加速器,自行生產正子藥物並支援附近有需求的醫院,食藥署則以2003年公告的《斷層掃描用正子放射同位素調製作業要點》對醫院進行規範。此外,近年雖有兩家新成立的正子藥物藥廠,但其品項和產能仍相當有限。

她又表示,「許多醫院雖然非常積極投入核醫診斷藥物的開發,有些新藥也在臨床二期試驗成功,效果令人振奮。然而,研究經費必須一項一項依賴國科會的計畫支持,一旦計畫結束、經費用罄就被迫停止。」

不僅如此,依據現行法規,由於醫院不具備藥廠資格,其研發之新藥也無法取得藥證,不能讓患者自費使用。

葉肇元聽完黃雅瑤的解說,走過創新創業的他第一個想法是,「自己開藥廠不就能解決了嗎?」

葉肇元號召40臺大醫科同學投資

「一回神,我發現我的建議實在太瘋狂了。」但歷經從無到有創辦雲象科技的經驗,讓葉肇元又認為,「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做到。」

於是,兩人決定先從申請價創計劃開始。結果,或許是他們規劃的想法太天馬行空,價創計劃的申請沒有通過。

即使首戰失利,但創業的火種已經在黃雅瑤心中悄悄延燒,「醫學中心的核醫藥物研究資源已經非常豐沛,但我待在體制內,恐怕仍永遠做不了突破!」

黃雅瑤毅然決然裸辭安穩的臺大醫院工作,再次來找葉肇元,認真商議走向創業之路。

「我的婆婆罹患胃癌,我的父親罹患肝癌,他們都是發現後很快就過世了。我深知現行癌症偵測能力仍然不足,而核醫藥物能夠從診斷到治療拯救更多人。我不出來做,誰要做!」黃雅瑤說。

「我沒想到她真的要創業,」葉肇元相當佩服黃雅瑤冒險的決心,於是,他說服了約40個臺大醫科的同學、雲象科技的早期天使投資人出錢支持;而原先最反對黃雅瑤離職的公公,也被黃雅瑤研發核醫藥物的熱情感動,拿出自己的退休老本希望讓媳婦實現理念。

黃雅瑤和葉肇元便在2021年3月正式創辦了普瑞默生技。葉肇元擔任普瑞默董事長,力挺黃雅瑤進攻RLT藥物研發新藍海,希望能與醫院端共同為臺灣打造首個國際級核醫放射藥廠,推升臺灣核醫藥物產業,讓臺灣醫療更與世界接軌。


普瑞默創辦人暨董事長葉肇元指出,歐洲與美國已逐漸興起核醫藥廠,臺灣法規也朝向「醫藥分業」發展,有助核醫藥產業發展。(攝影/巫芝岳)

核醫藥新規上路 延攬人才高規格建設核醫藥廠

已經是數位病理、醫療影像人工智慧(AI)領域相當知名的創業家,現在又跨足核醫藥物,「我相當看好核醫藥物的發展前景,歐洲與美國也已逐漸興起核醫藥廠,跨國藥廠諾華更持續加碼投資。但更重要的是,是我推坑讓黃雅瑤跳下來創業,一定要負起責任。」葉肇元笑說。

他們不僅把握國際核醫藥物的成長趨勢,此時,臺灣法規也有所改變――2022年食藥署新法《斷層掃描用正子放射同位素優良調劑作業準則》上路,其中規範,醫療機構須優先向藥廠採購正子藥物,除非是藥廠無許可證的品項或缺貨者,才能由設有迴旋加速器的醫院提供。

葉肇元指出,這代表食藥署期望朝向「醫藥分業」,讓製藥回歸《藥事法》規範,將有助於促進核醫藥廠發展,也更保障藥物的安全性與品質。

黃雅瑤也表示,普瑞默已集結來自臺大、長庚、榮總等醫院的核子醫學檢查與治療、輻射防護專家,包括延攬到在臺北榮總任職30多年,少數兼具開發新型放射藥物與自動化合成的博士級放射化學師張智偉,擔任藥物技術長一職;以及來自五洲製藥、聯亞生技、寶齡富錦等生技公司的高階製藥專才。

「我們立志成為臺灣第一間國際水準的核醫藥廠,整合醫院的臨床研究能力,讓臺灣核醫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黃雅瑤進一步說,普瑞默目前正在桃園楊梅區蓋廠,除了要符合PIC/S GMP,也要符合國際最新的輻射防護安全標準,亦規劃輻射智慧監控系統,以及參觀走道歡迎各界蒞臨檢視。

今年3月底,普瑞默與奇異醫療(GE Healthcare)簽署價值億元以上的採購協議,包含新型迴旋加速器、核醫藥物自動合成裝置、自動化熱鉛室等相關設施,並針對人才訓練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楊梅廠未來可作為奇異醫療培養製藥人才的亞洲訓練中心。

黃雅瑤強調,奇異醫療是目前核醫藥設備在世界上最頂尖的廠商,具有產量大、穩定性高、安全性好、維修品質佳等優點,且除了氟(F)-18、碳(C)-11、氮(N)-13等核種,未來也有能力挑戰製備半衰期較長的新核種。

藥物製造賺取現金流  放眼創新核醫藥研發

楊梅藥廠營運後,普瑞默預計首先以供應核醫學名藥的方式賺取現金流,也正與國際藥廠洽談合作中,期望未來能引入創新核醫藥物的委託開發製造服務(CDMO)業務,負責供應亞洲市場。

普瑞默也將延續團隊先前在各大醫學中心的研發經驗,從研發速度較快的診斷用藥開始,再發展至治療用藥。

其中,普瑞默也期望能與一些醫學中心繼續合作,推進先前的研發成果。例如,針對癌王胰臟癌,團隊找到癌細胞對麩胺酸(Glutamate)有特殊的代謝方式,進而以麩胺酸衍生物開發出「18F-FSPG正子造影劑」,在臨床二期試驗證實,能夠提早3個月看出是否有胰臟癌微小肝轉移,這對於治療方式的選擇非常重要。

黃雅瑤最後強調,普瑞默將鎖定開發潛力極大、全球正在崛起的新治療模式——放射配體診療,也就是藉由同一個標靶分子,接上低放射劑量的核種作為診斷用藥,或是接上高放射劑量的核種作為治療用藥,進而達到同時兼具診斷與治療雙重性質的標靶式癌症治療。

黃雅瑤期望,與國內生技公司策略聯盟、借重醫院的臨床研究能力,攜手開發「放射配體診療」所需的標靶分子、放射核種與連接分子,共同推動臺灣的癌症精準醫療再進化,解決目前癌症醫學的醫療痛點。


諾華引領放射配體診療趨勢

諾華(Novartis)在2017年以39億美元收購Advanced Accelerator Applications (AAA),2018年以21億美元收購Endocyte,引發國際對精準放射治療的矚目與風潮。

今年,諾華仍在加碼投資,在3月與Bicycle Therapeutics簽署17億美元協議,不滿一個月,又在4月與3B Pharmaceuticals (3BP)達成4.25億美元協議。

諾華執行長Vas Narasimhan在今年4月的財務報告會議上,一邊宣布剔除10%的臨床階段產品線,一邊表示將更大力發展精準放療。因為諾華現有兩款已上市放射配體療法Pluvicto和Lutathera表現強勁,尤其是Pluvicto為諾華增長最快的產品之一,其在2022年3月剛獲批准,2023年第一季銷售額就已達到2.11億美元,諾華預估未來的年銷售額可望超過20億美元。

Pluvicto (鎦(Lu)-177 PSMA)為晚期前列腺癌藥物,能標靶「前列腺特定膜抗原」(PSMA),並帶有放射性核種Lu-177。

當醫師透過正子診斷用藥「鎵(Ga)-68/氟(F)-18 PSMA」篩選出PSMA陽性的轉移性去勢療法無效的前列腺癌(mCRPC)患者後。這些患者再接受Pluvicto,就能讓藥物在腫瘤近距離以放射線殺死癌細胞,達成極精準的體內放射治療,成為此類mCRPC患者的一線希望。


諾華的Pluvicto能靶向PSMA陽性細胞,並透過Lu-177的放射線破壞 DNA,導致細胞死亡。(圖/翻攝自諾華官網 )

Profile: 普瑞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mo Biotechnology Co., Ltd.

項目 內容
成立時間 2021年03月12日
創辦人 葉肇元、黃雅瑤
資本額 新臺幣9,575萬元
募資階段 A輪
主要業務
核醫放射藥物開發與製造、放射藥物CDMO/CMO與CRO服務

>>本文刊登自《環球生技月刊》Vol.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