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happened!?

撰文編輯部
日期2019-07-03

今年北美生技展,臺灣200餘人代表團是大會前十大代表團。這幾年來,臺灣生技產業人士前往參加北美生技展一直相當熱絡,展位規模今年也是前三大的國家館。先不管實質帶來的經濟效益如何,但臺灣長年來展現對生技產業的支持與動能,已漸漸在北美生技展累積了國際能見度,因此,今年臺灣館開幕活動前來的外賓顯得比往年更多了。

因為今年亞洲生技大會即將與臺灣生技月合併為Bio Asia-Taiwan,BIO大會主席James C. Greenwood也特地來臺灣館的開幕致詞,臺灣館周邊和走道真的非常擁擠,熱鬧極了。

我們的記者個子都不高,自己窩在廠商攤位高腳桌子一角發文,從外圍旁觀看著Lydia、Emma帶著器材在人群中鑽動,都很擔心她們不小心會被撞傷了(真的別小看被這些紮實照相或攝影器材拐到的痛,往往事後才會發現一塊塊的小瘀青)。

 

熱血澎湃被當頭棒喝

開幕活動後,吳政忠政委和外交部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徐儷文,也在政府官員和許多熱情業界人士的陪同下,一一走訪參展廠商攤位,因此,人群久久沒有散去,依然成為整個展覽會場中醒目的焦點。 (順帶一提,今年會展面積縮小不少,逢中美貿易戰敏感時刻,中國參與人士少了很多,香港館也低調地縮到另一隅的邊角上。我一些大陸友人因為簽證不順利而取消行程,不過,展場外大陸海歸派的社群依然活躍,因為他們都擁有美國國籍,進出沒有任何影響。)

被這樣熱絡的群眾氛圍感染,自己也不禁感到熱血澎湃!力拼國際,一直都是大家長年來的努力與投入。

不過,不一會兒,幾位外賓湊過來我和幾位業者一直站立的小桌旁,他們眼望著前呼後擁的前方人群,瞧我們一眼地好奇問:「What happened? Who is that guy? Is he your Mr. President?」,因為對方的語氣充滿疑惑甚至帶點輕蔑,我忍不住轉過頭看他一眼(嚴格來講是瞪他一眼) 回問:「Any problem? 」對方倒是給了誠懇的笑容並說:「Very interesting! Really, because we don’t do that.」

很快地,我突然感覺被當頭棒喝。

 

中西官場文化差異

這天的上午,今年費城Bio展會所在地的紐澤西州(New Jersey)州長Phil Murphy,也特別到紐澤西州館、以及緊鄰的Merck 展館走訪,他輕車簡從,我一旁算算不超過五個。

Phil Murphy一派美式作風,逢人招手說「嗨!」,甚至大方地招呼讓我過去拍照,他自己穿梭在兩個館之間和展館人員如話家常,隨從各忙各的,也沒人跟前跟後。

紐澤西州的地理位置恰好位於波士頓-華盛頓這一帶超級都會區群的正中央,被紐約市、費城、巴爾的摩、以及哥倫比亞特區等大都會區所圍繞,是美國第四小但卻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州,因此,這使得New Jersey仍然是全美各州裡,州長權利最大的一個州。

如此想來,現在歐美民主國家,官員行動還前呼後擁的,已經不多見了。

甚至對西方文化而言,這種隨從現象大概只剩民主不先進的國家才可能會有,在他們眼中,或許真的只有總統、總理級人物出巡,才必須有安檢一般的排場和規格。難怪,來賓會直白問「What happened?」

後來展場遇見大陸業者朋友,不禁帶著探問目的問他:「怎麼連續兩年了,好像沒看見你們什麼領導來關心你們廠商?」朋友大笑:「來美國人家的土地上,需要搞什麼『習近平作風』呢?自己家裡場這麼多了,哪需要再跑到國外來認識廠商?」

很快地,我又感覺被當頭棒喝。

 

你來演我來聽

但事後平心想想,我們的廠商無論國、內外參展,誰又不希望長官能走進自己的攤位給予「加持」!廠商需要,官場必要,最後大陣仗的前呼後擁自然形成,即使可能大部分長官個人本身並不樂於這種排場,也儘管被前呼後擁的感覺一般都會讓人有權力的快感。

中西官場文化差異(Culture Crash),讓「What happened? 」變得無解。

也因為這個疑惑,個人接下來頗認真地儘量參考一些國家的形象館、或各州展館的做法,希望能找到既權衡得體又對廠商不失禮的模式參考。

各國國家長官出訪,多數都一樣積極進行各種商務拜會,但歐洲一些國家包括英國、法國、西班牙,會制定一些具有國家優勢特色的產業題材,並在展會之前密集發佈新聞通知,邀請媒體或目標對象在固定時段內,讓代表團主要代表在自己的國家館內,接受開放式的採訪或拜訪。例如英國國家癌症研究院的研究項目和合作方向;雖然飽受西班牙歐債危機,但西班牙生技每年飆速增長幅度15%~20%的政策等。

臺灣館鄰居的加拿大國家館,設計了開放式的小演講台,讓參展廠商輪番上陣輪播,這等於把大會的廠商簡報延伸到自己的國家館內,廠商一方面邀請自己的潛在對象,主要長官也能視自己行程安排到場聆聽,只是不一樣的是,是廠商你來演我來聽,走秀的變成是廠商,不是長官。

這些做法都頗具參考價值。當然,「What happened!?」背後小小文化衝突引發的感想,也許也只是個人大驚小怪罷了。不過,當知道有業者其實比我有更強烈的不解:「我們需要的是『蔣經國作風』,不是『蔣中正作風』」。

他更直白的比喻,恐怕給我的是更用力的當頭棒喝。

 

mind_sign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