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揭5大COPD高風險因子 早產、二手菸、爐灶烹飪方式皆在內!

撰文記者 李林璦
日期2022-09-17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Lancet》揭5大COPD高風險因子 早產、二手菸、爐灶烹飪方式皆在內!
近(5)日,《The Lancet》提出「邁向消除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指南,建議依據主要高風險因子將COPD分成5種不同類型,如遺傳、早期病史、肺部感染、暴露於菸草煙霧中和空氣汙染,以呼籲人們關注早期預防與介入。
 

吸菸為COPD主要危險因子 紐西蘭建構「無菸世代」

 
長年以來,COPD一直被視為吸菸者自作自受的漸進性疾病,且幾乎沒有控制症狀以外的治療選擇,幾十年來在治療和預防方面也都沒有太大進展。
 
吸菸或是吸二手菸仍然是導致COPD的高風險因子,紐西蘭嘗試透過立法建構「無菸世代」,不僅提高合法購買香菸的年齡,更禁止2009年以後出生的人購買香菸,成為第一個消除菸草使用的國家,該法案還大幅降低香菸中尼古丁的含量,並限制只能在專賣店銷售。
 
紐西蘭的議會已於今年7月26日通過該法案的第一版,目前丹麥和馬來西亞等國家也正在考慮建立類似的法規。
 
不過,紐西蘭允許使用電子菸,因此菸草公司已經利用協助戒菸作為幌子,把菸草銷售業務轉換成銷售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electronic nicotine delivery system, ENDS)。
 
但電子菸通常比香菸含有更多尼古丁,且設計了多種口味對年輕人極具吸引力,長期使用對肺部有害的化學物質,未來可能加重全球COPD的負擔,維持肺部健康最好的手段就是消除全球的菸草和電子菸。
 
在《The Lancet》另一篇報導中也指出,由於抽菸和空氣汙染,有大量的哥倫比亞人罹患COPD,40歲以上的人口中有8.9%罹患COPD(約168萬人),在2019年的一項研究中指出,2010年到2015年間,估計哥倫比亞有75.2萬人罹患COPD,但是只有37萬人確診COPD,整體哥倫比亞COPD患病率為5.1%,流行率最高的省分,其空氣品質較差且吸菸率高。
 
雖然哥倫比亞於2012年禁止菸草製品進行廣告宣傳,但2021年的調查發現,接受調查的196家商店中,有188家商店販售菸草製品,且有122家商店遮擋製品上的健康警告標語。
 

傳統烹飪方式、空污 COPD第二大危險因子

 
此外,空氣汙染也逐漸在近年成為COPD的高風險因子,在中低收入國家裡,在室內使用木材、煤炭進行烹飪也對女性造成影響,不過,目前並沒有明確證據指出使用傳統爐灶進行烹調對健康的實際影響,倡導安全烹飪方式的「乾淨爐具(Clean Cookstoves)」計畫也因為價格、文化習慣而沒有顯著成效。
 
例如在哥倫比亞中,罹患COPD最常見的第二個原因也是因為使用傳統爐灶,在農村地區約有600萬哥倫比亞人依賴木材、煤炭等燃料進行烹飪,代表農村的空氣汙染可能比都市高10倍。根據哥倫比亞政府的統計數據,該國有8%人口死亡與水和空氣污染有關。
 
甚至COPD也與海拔高度有關,在2008年發表、對COPD具里程碑意義的PREPOCOL研究中指出,高海拔地區由於天氣寒冷,人們會在室內或通風不良的空間烹飪,使室內空氣污染提高,導致COPD患病率也提高。2021年12月,哥倫比亞衛生部更新的國家健康福利政策,增加肺功能測試與治療。
 
室外的空氣汙染與野火也造成全球民眾的肺部累積慢性損傷,今年7月28日,聯合國大會(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宣布,全球每個人都有權享有健康的環境,並認為氣候變化與環境惡化是人類未來最急迫的威脅之一。
 

積極監測早產兒肺功能 力促早期預防COPD

 
通常罹患COPD的患者並不會追溯其早期發生的病史,先進的醫療讓早產兒的存活率提高,但許多嬰兒時期罹患慢性肺病的早產兒,成年後肺部仍有損傷,但卻沒有定期進行肺功能檢測,也沒有追溯COPD患者的早期出生史。
 
因此,在早期發生疾病後持續監測肺功能,應成為未來的篩檢和預防政策的基礎,在肺臟損傷不可逆轉前,積極監測肺功能健康,尤其是重視肺部感染,如新冠肺炎(COVID-19)、肺結核、下呼吸道感染等,通常不會認為是COPD風險因子的疾病。
 
肺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器官,具有長達2400公里的呼吸道和3至5億個肺泡,但傳統上,在被診斷出疾病之前肺臟不太會受到重視,尤其兩種最常見的肺臟疾病─氣喘和COPD都只有生理學的描述,沒有明確定義,透過此次倡議,希望能呼籲大眾從遺傳、早期病史、肺部感染、暴露於菸草煙霧中和空氣汙染等多面向關注肺臟健康,並影響COPD的早期預防、診斷和治療。
 
參考資料:
https ://doi.org/10.1016/S0140-6736(22)01700-7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2)01775-5
 
(編譯/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