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1)日,本刊專訪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他說明了近期健保署制訂「鼓勵新藥/臺灣製造學名藥、智慧醫材」等政策,包括:部分學名藥核價可調高至原廠藥的110%、增加使用臺灣原料藥產品的核價、獎勵使用特定學名藥的醫院等。2024年元旦,專責HTA的「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辦公室」也會正式上路;且「給付沙盒」試辦計畫明年預算也已通過,即將正式實行。
石崇良表示,加速引進國際先進療法,長遠對國內生醫產業更有利,透過這些政策能促進台灣生醫產業的成長與生態系建立,加速開放創新療法和醫療科技進入市場,不僅能讓臺灣醫療跟上國際標準,也能避免國內藥品供應鏈斷鏈,形成國安問題。
他舉近期剛納入健保的CAR-T細胞療法為例,由於細胞治療從取出患者自體細胞、製造為可回輸的療法都有時間上的限制,且需要整個團隊進行後續照護,因此,有「地域性」的需求。目前,國內亦有多間廠商正在開發中,透過先引入外廠療法,讓國內能執行該療法的一些醫學中心國際接軌,未來,產品就有機會在台灣生產,台灣廠商也將有試驗場域、有機會加速使用。
「平行送審措施」適用五大類項
石崇良表示,健保署預計於明(2024)年1月起推動「平行送審措施」,適用的藥品除了經食藥署列為優先審查、加速核准、小兒或少數嚴重疾病藥品或突破性治療的品項外,還適用於:1.臺灣首發新藥;2.國際上市2年內在臺製造原廠藥;3.已在十大醫藥先進國核准上市滿五年,但屬國內新成分新藥;4.比既有健保品項相對療效佳且價格低的新科技。
此外,健保署也將推出多項鼓勵臺灣製造之學名藥和生物相似藥的政策,包括:加速調降已過專利期的原廠藥藥價;剛過專利期五年內的藥品,限量的學名藥核價調高(預計為原廠藥的110%);其中,不論藥商為臺廠或外廠,只要原料藥出自臺灣,健保可再加20%核價。
在使用端,健保署也將針對數項價差較大的學名藥和生物相似藥,對使用比例多的醫院給予額外獎勵。
石崇良強調,這些政策都會在明年陸續實施,雖然獎勵醫院採購學名藥措施,短期內看似也不會為健保省錢,但因選定價差大的產品,長期而言仍會省下不少健保預算,也才能用以支付其他新藥,重要的是對臺灣學名藥廠而言,可擴大市場。
2024元旦「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辦公室」 專責HTA正式上路
健保署也將在明年1月1日正式揭牌「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辦公室」,將目前由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執行的醫療科技評估(HTA)和醫療科技再評估(HTR)工作,獨立為該專責辦公室負責,長遠計畫是朝向歐美一樣的獨立法人單位。
在數位醫療方面,健保署在今年7月1日納入首款AI醫材,該「精準感測器」可在手術過程中,以AI功能監測血管內壓力及心輸出量,能預測低血壓的發生,減少術後住進加護病房的發生率。考量該醫材更具臨床有效性、且證實能減少併發症相關的醫療或藥品費用支出,因此,健保加計40%核定支付點數。
石崇良以此為例表示,數位醫療服務主要分三類,對於能提升病人療效、安全性類的智慧醫材,健保可評估給付或朝自付差額規劃,但對於「僅用於提升醫院運作效益」的數位醫材類,由於未能直接節省健保支出,故較難以納入給付;除非證明該產品確實能提升健保效益,才有可能考慮。
據悉,健保的「給付沙盒」試辦計畫明年預算已通過,該計畫是由CDE與經濟部共同申請的跨部會科技計畫經費支應。
石崇良強調,健保必須不斷納入新療法,不僅讓臺灣的醫療能跟上國際指引水準,也促進更多新藥臨床試驗在臺灣進行,而進行臨床試驗的好處,不單是能促進相關產業發展,還能促進療效可能與西方國家有所差異的族群特色,進一步幫助醫藥研究,找出更適用於臺灣人種的療法。
(報導/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