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服務項目
  • 聯絡我們
  • 雜誌訂閱
  • 下載 APP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回首頁
  • 產業情報
    • 產業情報首頁

    • 每日新聞
    • 生技醫藥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科學要聞
    • 政策法規
    • 數位醫療
    • 論壇回顧
  • 投資雷達
    • 市場觀測
    • 漲跌排名
    • 投資評析
    • 產業名錄
    • 生醫公司資料庫
  • 生技名人錄
    • 名人專欄
    • 人物專訪
    • 專家觀點
  • 生醫動態
    • 活動看板
    • 公司報導
    • 生醫永續(CSR)
    • 本刊公告
    • 生醫徵才(待開放)
  • 影音報導
    • 影音報導台首頁

    • 生技名人錄
    • 產業報告
    • 展會直擊
    • 技術領航
    • Podcast
  • 產業活動
  • 環球生技
    • 雜誌
    • 書坊
  1. 文章查詢
  2. 標籤:健保署
健保署 健保資料 AI影像判讀 肺癌 成大

肺癌早篩靠AI! 健保署、成大「AI胸腔X光肺癌判讀模型」開發有成

健保署今(23)日召開記者會,發表其委託國立成功大學教授蔣榮先團隊,合作開發的「AI胸腔X光影像偵測肺癌疑似病灶模型」研究成果。該初步優化後的AI模型,整體靈敏度達81%、特異度達82%,已達一般資深醫師的判讀水準,未來可望將該模型介接至健保署對外系統,供民眾或醫界運用。健保署李伯璋署長表示,健保署近年致力各項福國利民之技術導入健保應用,積極與學術單位合作,除持續擴展醫療影像倉儲,也由健保署提供巨...
健保署 健保資料 心血管疾病 AI影像判讀

健保署、臺大醫院簽AI心血管風險預測MOU 明年健康存摺可立即看風險

今(7)日,衛福部健保署與臺大醫院宣布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在「心血管影像AI演算法」的優化及推廣上充分合作。這項由臺大心臟內科醫師王宗道領導開發的「HeaortaNet」,為全球第一款應用「全國」醫學資料開發而出的疾病AI工具,最快明年第一季,就能讓民眾照完胸部斷層掃描後,在健康存摺中看到自己的風險預測。健保署署長李伯璋強調,健保署多年推動健保資料的二次利用,絕對以公共利益為導向;他們...
遠距醫療 健保署 醫聯網

遠距醫療衛福部鬆綁!8千家醫療機構投入慢性病視訊看診、業者平台電話諮詢增3成

為因應日漸嚴峻的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除了衛福部已公告即日起自5月28日止,取慢簽、慢性病複診都可使用電話或視訊看診外,今(21)日,數位醫療平台醫聯網也宣布,其平台的「新冠全球防疫專區」電話諮詢才剛上線,國內使用量已於本週暴增3成。衛福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昨日也表示,因應疫情升溫,很多有定期回診需求的慢性病人不敢去醫院,因此即日起推動全國視訊診療指定院所開設「視訊診療門診」,同時開放複診病人經醫師評估...
健保署 健保資料

350萬筆死者資料開放利用 衝擊個資法? 專家:建議修法處理

報導/巫芝岳、吳培安今(5)日,衛福部健保署的「健保資料再運用及個資隱私保護」專家討論會中,對於健保資料開放外界利用時的個資保護議題,與會的法律、資通訊及公衛等專家,提出建議修法,以及仍應加速我國資料運用,否則臺灣恐落後國際等見解。健保署在去年10月5日公告修正「350萬筆死者的就醫資料」再利用的申請資格,讓個人或法人在衛福相關產業的研究應用需求下,也可申請使用。外界對此在法律上的一大疑慮在於:目...
健保署 健保資料

死後健保資料可否被再利用? 健保署:三年內建自主權平台

報導/巫芝岳、吳培安今(5)日,衛福部健保署召開「健保資料再運用及個資隱私保護」專家討論會,針對健保資料開放產學運用、350萬筆死者就醫資料讓個人或法人利用下,如何保護個資隱私的議題,邀集法律、資通訊及公衛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針對健保資料的開放,健保署期專家討論會,研議最妥適的做法。(攝影/吳培安)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健保資料的開放,能大幅加值國內產業與學研發展,然而如何...
全球新聞 健保署 亞太電子化成就獎

健保署勇奪2019年亞太電子化成就獎銀獎

今(21)日,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親自率團前往泰國曼谷參加2019年亞太電子化成就獎(eASIAAwards)總決賽,以「健保醫療資訊雲端e點通創新應用」專案,榮獲「數位轉型-公共部門類」銀獎殊榮,不僅達到行銷宣傳臺灣健保之效果,更使臺灣數位醫療實力再次躍上國際舞台,發光發熱。「健保醫療資訊雲端e點通創新應用」專案,在2018年臺灣「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舉辦之「數位服務創新獎」開放政府類拿下特優獎...
全球新聞 健保署 巴金森氏症 深層腦部刺激器

巴金森氏症深層腦部刺激器元件 今年8月起納入健保給付

今(16),中央健康健保署宣布,為減輕巴金森氏症患者就醫之經濟負擔,其治療所使用的「深層腦部刺激器」之導線、導線延長線及導線固定蓋等3種元件,一併納入健保給付,並自108年8月1日起實施,估計每年有近300名病患受惠。健保署考量病人裝置「深層腦部刺激器」(俗稱脈衝產生器、電池)後,除了植入於鎖骨下之電池外,還需要植入一組細長的電極導線,藉著產生電流來控制調節腦內不正常的活動訊息,而後者目前還需要自...
全球新聞 健保署

健保署「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落實分級醫療

中央健康保險署今(17)日向全國宣布,自107年1月起,健保署已啟動國內各院所合作建置的「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醫療影像資訊分享平台。各醫療院所為病患執行的CT及MRI檢查檢驗結果、報告已進行上傳,便利各級醫療機構透過雲端資訊系統分享調閱,落實分級醫療理念。今日並邀請行政院賴清德院長、衛福部陳時中部長共同主持「醫療資訊上傳雲端與調閱分享,無遠弗屆,分級醫療新紀元記者會」。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
專家觀點 分級醫療 健保署 李伯璋

李伯璋:分級醫療,漸進改變

李伯璋/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原文刊登於中國時報)台灣實施全民健保今年邁入第23年,從未有效落實分級醫療。鑑於台灣的醫療體系趨於崩壞,去年蔡政府上台,當時的衛福部林奏延部長和本人積極規畫如何推動分級醫療,其目的在導引民眾就醫習慣改變,並促使各級醫院診所的分工合作,讓民眾獲得更有效率的醫療服務,終在去年底擬訂六大策略及24項配套。推動分級醫療的策略之一是調整部分負擔,有醫界人士認為調幅太低,不具嚇阻效...
全球新聞 分級醫療 健保署

落實雙向轉診 健保署分級醫療六大策略明起上路

為促使醫療資源有效運用,讓各級院所分工照顧患者,中央健康保險署積極推動分級醫療與雙向轉診,於明(15)日開始實施「推動分級醫療六大策略」,調整健保門診、急診部分負擔,並同步實施全民健康保險轉診辦法,藉此引導民眾改變就醫習慣。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今(14)日攜手衛福部全民健保會委員、壢新醫院院長張煥禎、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鄭明輝等醫學中心、區域醫院代表召開記者會。他強調,健保實施迄今22年,卻未同步做好分級...
  • 第一頁
  • 上一頁
  • 1
  • 下一頁
  •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助攻20載 引領臺灣生技「會」起飛!

熱門排名 查看更多

  • 輝瑞公司mRNA疫苗製造過程首次揭秘
  • 英研發新冠鼻噴劑新加坡上市 48小時抑制感染
  • 鼻噴「一氧化氮」兩天內殺99%病毒! 印度、加拿大共同研發新冠藥 獲印度藥證
  • 疫情下活躍不減 13家NBIC進駐廠商輪番報喜
  • 高端新冠疫苗巴拉圭三期試驗最新進度:無重大副作用、明年5月分析結果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閣樓播 2.0】看臉時代! 盤點臺灣顏值科技有哪些!


TOP
  • 讀者服務電話:(02)2726-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松德路161號2樓之3,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環球生技
  • 會員方案
  • 常見問題
  • 每日新聞
  • 產業活動
  • 生醫資料庫
  • 出版品
  • 雜誌線上看
  • 聯絡我們
  • Copyright© 2021 環球生技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