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資誠共辦論壇

「給付途徑」影響數位療法投資甚鉅! 石崇良:盼突破效益評估困境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4-06-18
「給付途徑」影響數位療法投資甚鉅! 石崇良:盼突破效益評估困境 (攝影/巫芝岳)
今(18)日,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主辦、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協辦的「台灣數位療法產業發展趨勢論壇」中,邀請到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輔仁大學數據科學中心蒲若芳執行長、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秘書長楊宜瑱等產官學專家;除了先由資誠生醫產業團隊會計師林冠宏分享了「台灣數位療法產業發展趨勢報告」外,並從醫療科技評估、糖尿病數位治療臨床實際經驗,與給付政策面深入對談。
 
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良基致詞表示,台灣優異的晶圓製造技術,讓我們成為全球數位科技、AI產業鏈的重要供應者,然而台灣對數位相關應用卻相對為保守,尤其用於醫療時,因牽涉人體安全,發展得更緩慢。


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良基 (攝影/巫芝岳)
 
陳良基指出,由於數位醫療投入成本極大,仍須回歸到健保等相關政策,因為給付機制若無法建立,也難以讓投資人跨入此新興產業,最終台灣只能止步於AI零組件製造,無法產出應用。
 
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也致詞表示,繼ICT產業成為台灣第一個兆元產業後,近年台灣生醫產業資本市場也漸受肯定,結合兩者的數位健康,全球市場成長率也相當高。不過,台灣發展數位醫療顯然仍面臨相當多挑戰。
 
他也透露,未來四年,國發會預計將投入新台幣1,500億預算於新創產業。


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 (攝影/巫芝岳)
 

資誠林冠宏:數位療法「給付途徑」為投資人最主要考量因素

 
資誠生醫產業團隊會計師林冠宏表示,數位療法的優勢,包括可結合藥物與數位療法以增進療效、能降低產品研發風險以加速療法開發,且是一項新興醫療介入方式,能讓病人的治療更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
 
林冠宏指出,數位療法的效益較獨特,相比於傳統醫藥品可能只有療效,數位療法更可用於改善醫療流程、降低醫護負擔和成本等。不過,根據美國研調機構資訊,「給付途徑」仍是國內外投資人對是否投資生技公司時,最大的考量因素。
 
他也介紹了各國加速數位療法落地的方式,包括:德國數位療法(DiGA)暫時性給付制度,法國暫時性給付制度PECAN、英國針對數位療法的特殊市場准入流程,以及日本將數位療法作為相似於醫材審查的方式等。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建議廠商主動提供臨床結果、支付方式建議 加速數位療法納保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自健保署去年推出新藥「暫時性支付制度」後,目前已有9項新藥採此途徑納入。不過,數位治療可說比這些新藥「更新」,且具有許多不同於傳統醫藥品的特色,例如除了治療或預防外,還可能多了「管理疾病」的用途,也經常需結合其他硬體、設備、服務或藥物,且多數涉及患者隱私和資安保護問題。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  (攝影/巫芝岳)

這些產品其除了需有臨床數據證實外,也可能要透過產品效能數據和真實世界數據的收集和分析,來實證其效益。
 
石崇良坦言,由於健保法中規範,療法主要仍「需有治療病人的效益」,因此對於單純用於健康促進的產品,較難納入給付;此外,由於健保涉及定價,因此產品的效果或節省成本的效益,都應確實評估得知。
 
「大家現在常說『應把健保視為投資的工具』,那就得先有投資報酬率,健保才能評估是否投入。」石崇良表示。
 
石崇良也建議數位療法廠商,若計畫以新特材方式申請納入健保給付,可先向健保署提供臨床實驗結果、價值評估報告及支付方式建議,才可望加速納保。此外,健保署正試圖建立數位療法的評估方法,也會考量透過暫時性給付、健保沙盒方式將數位療法納保;健保署也正在簡化自費核准程序中。

 
輔大蒲若芳:數位醫療效益評估複雜 需加入真實世界實證、創新評估方法

 
輔大數據科學中心執行長蒲若芳,分享了數位療法的醫療科技評估趨勢。她指出,數位醫療產品的效益較為多樣,因此在評估其價值時也包括需透過真實世界證據評估。
 
蒲若芳也表示,在評估數位醫療是否應納入給付時,相較於傳統產品評估面向PICOTS (人群(population)、介入(intervention)、比較(comparator)、結果(outcome)、時間(timing)、設定(setting)),國外已對數位醫療的評估提出新的「PICOTS-ComTec」架構(framework),除了PICOTS的項目外,更加入溝通(communication)、技術(technology)和使用情境(context)。
 
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NICE)也指出,並非所有產品都應以傳統成本效益作為最重要的評估要素,包括其對「成本結果分析」(cost-consequences analysis)也可能考量在內,以及按不同的使用功能,可能要求不同等級的證據等。
 

中華民國內分泌暨糖尿病學會楊宜瑱:智抗糖Insultrate助調整胰島素劑量

 
中華民國內分泌暨糖尿病學會秘書長楊宜瑱表示,預防併發症發生、提升生活品質,是糖尿病照護最重要的兩大目標,數位醫療能在此扮演簡化繁複的照護過程、優化照護效果的角色。
 
楊宜瑱強調了血糖管理的重要性,尤其需注射胰島素的患者,常可能因使用的不便性、覺得不注射身體也無不適等因素,導致遵囑性不佳。因此,目前全球也已開發多款App,透過友善的使用介面,幫助病人準時用藥、適當調整劑量等。
 
她也簡介了國內慧康數位醫療器材(Health2Sync) 旗下智抗糖App中的「易速胰-胰島素劑量調整軟體」(Insultrate®),該軟體透過醫療端可個別化設定的劑量調整功能,可直接遠端傳達給病人。目前,這項和賽諾菲(Sanofi)合作開發的工具,也正在進行真實世界數據的收集和分析。
 
(報導/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