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台灣產業發展論壇:全齡照顧挑戰與商機

破解照護人力缺口!資誠、中化銀髮、智齡科技專家 揭長照科技契機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4-10-14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健康台灣產業發展論壇:全齡照顧挑戰與商機」論壇,邀請資誠高齡與醫療照顧產業負責人吳偉豪會計師、中化銀髮陳佳雯副總經理、智齡科技康仕仲董事長。(攝影/張哲瑋)
近(4)日,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舉辦「健康台灣產業發展論壇:全齡照顧挑戰與商機」論壇,下半場活動聚焦在高齡照護產業發展,邀請資誠高齡與醫療照顧產業負責人吳偉豪會計師、中化銀髮陳佳雯副總經理、智齡科技創辦人康仕仲,分享高齡照護產業的國外趨勢、與國內長照生態系,到照護數位轉型的機會與挑戰。

(攝影/張哲瑋) 

吳偉豪:資誠、工研院精準照護報告出爐 揭金流、資訊流、服務流商業模式關鍵要素

 
資誠高齡與醫療照顧產業負責人吳偉豪會計師於演講中摘要介紹《精準照護之現況與趨勢》內容。他指出,雖然臺灣如同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都在近年陸續邁入超高齡社會,但臺灣高齡人口增加速率卻非常快,且即使國人平均餘命增加,健康壽命成長幅度卻不大。若再考量醫療照護支出、慢性病盛行率攀升,以及人力需求增加、勞動人口卻減少,都使得預防、照護和健康促進成為產業發展重心。
 
接著,吳偉豪以日本的日醫學館(ニチイ学館)、美國的Honor Care為例說明海外國際照護企業的創新模式。其中,日醫學館從人員培訓與照護人力派遣起步,逐步擴大串聯照護機構生態系。其特點在於除了日照機構外,也提供在宅照護的家政協助及管理、高齡者生活支援服務、幼童托育服務甚至是衛生耗材業都整合進來。
 
Honor Care則是從科技產業出發、進軍長照,並將長照事業當成是驗證服務委託試驗場域。Honor初期是一家護理需求媒合平台,後來併購長照實體機構、成為擁有長照直營設施的人力派遣公司。其特色在於透過App給予照服員程序提醒、如何做得更有效率,也透過排班系統、行政系統的優化減輕照服員壓力,充分利用軟體平台提供以數據為基礎的管理支持。
 
最後,吳偉豪也介紹《精準照護之現況與趨勢》調查報告中,聚焦於臺灣精準照護的業者生態系角色分布、業者市場多樣性、產業運用前瞻技術項目、臺灣精準照護產業發展利基、業者商業模式關鍵要素及產業發展利基等,提供在座觀眾參考。

(攝影/張哲瑋) 

陳佳雯:自在享老、原居安老原則 建構臺灣照顧機構生態系

 
中化銀髮陳佳雯副總經理指出,過去全球人口還未邁入高齡社會時,談的照護都是從醫療體系出發,然而現在邁入高齡社會,長照體系也從醫療體系衍伸。
 
她也分享,中化銀髮將老化歷程整合,從居家照護服務、日照中心、住宿機構提出長照策略,最高的指導原則,是希望長輩能獨立自主,即「維持或恢復自主生活的能力」,保有老後生活品質與尊嚴,自在享老。
 
她表示,中化銀髮從2006年成立,先以自費起家,在政府長照2.0政策推動下,也納入公費服務,同時也和保險機構合作,提供多元彈性的長照資源整合服務。2019年,中化銀髮在六都創立老大人服務站,透過照護管理師與長照諮詢師提供有形的居家照顧與無形的諮詢服務。
 
為了扭轉日照經營型態與樣貌,中化銀髮與工研院聯手從日本引進AI復能「ICT REHA®」,適時適地的讓不同暖時光日間生活館(日照中心),發展出各自特色,達成以生活復能為目標的經營核心。
 
現在中化銀髮也正往亞健康族群布局,提出「原居安老」的概念,並和建設公司討論、基督教芥菜種會合作,將在新莊規劃推出「附日照」與「附工作」的樂齡租賃住宅, 預計2027年完工。

(攝影/張哲瑋) 

智齡科技:扶老比逐年增 科技有望解決照護人力問題

 
智齡科技創辦人康仕仲分享,當初創立公司的就是看到「扶老比」有越來越高的問題。他指出照護領域最大缺口,不只照護人力不足,照護人員有60%時間都不是用在照護上,因此成立智齡科技,從照護人力挑戰出發,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2018年成立至今,其產品已佈局臺灣、美國、加拿大、日本等長照市場,他也從其經驗分享幾項為長照市場帶來改變的產品,包括護理系統Jubo Smart Care、床邊紀錄系統JuboLink、照護者溝通系統Family Line,為照護人員建立友善的數位化工作環境,節省許多行政流程時間。
 
康仕仲強調,「照護數位轉型的機會與挑戰」,主要還是在於如何能大幅減輕照護人員的文書處理工作。
 
他也提出幾項智齡科技利用大型語言模型(LLMs)及檢索增強生成(RAG)技術,進而開發具備AI功能的智慧照護系統,包括:生命徵象的AI警示,可協助護理人員判別可能問題;傷口辨識AI可彌補護理師經驗落差;Family Line AI縮短機構護理師、社工師寫家庭聯絡簿的時間;以及能夠回答病人、照護者疑難雜症的N-copilot AI護理助理,幫助節省護理人員90%時間。
 
他表示,在智慧照護上導入AI,不僅能使判讀精準快速,還能優化醫病關係與機構營運效率,並改善患者、家屬、醫療照護服務提供者等多方的使用者體驗,為長照產業的數位轉型樹立全新標竿。

(攝影/張哲瑋) 

張慈映:數據、效益、生態系、永續 為精準照護發展四大關鍵

 
在專題報告後,中化銀髮陳佳雯副總經理與智齡科技康仕仲董事長,也針對引進海外產品與臺灣產品海外布局的挑戰分享。
 
陳佳雯指出,引進日本的AI復能「ICT REHA®」,確實有遇到水土不服情況,但也為此學習到很多,她指出臺灣很常強調系統需要「標準化」,但在長照領域「以人為本」才是核心,因此他們也學習日本的經驗,根據不同機構發展適合的方式,同時以長輩需要為出發,來思考設備或科技的引入。
 
康仕仲則表示,依其產品落地不同國家經驗,在臺灣,產品開發80分就有客戶願意用,在美國則需要100分,日本則是要120分。在日本不只產品技術要完善,在客戶服務上也要想得很周到。
 
最後,工業技術研究院產科國際所副所長張慈映,也總結出精準照護的四大關鍵發展因素,分別是「數據先行」、「效益支持」、「生態建構」、「永續發展」。
 
張慈映也指出幾項精準照護產業的趨勢值得關注,包含:越來越多新政策與法規出台,例如《衛生福利資料管理條例》增加資料使用的可近性與合理性;產品成功上市後的AI醫療獨角獸,卻因為沒有繼續再優化、做好上市後監測、讓醫師醫師納入處方而黯然下架;透過整合軟硬體、系統服務和驗證場域,甚至是跳脫框架的跨業合作,共同創造客戶的最大效益,讓精準照護市場做得更大等等。
 
(攝影/張哲瑋)

(報導/彭梓涵、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