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發布的2022年糖尿病地圖(IDF Diabetes Atlas),東南亞有9,000 萬名成年人被診斷患有糖尿病,預計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人口將達到1.13 億人,但在這9,000 萬人中,有4,600 萬人仍未得到診斷。
BioSpectrum指出,目前有許多研究強調,糖尿病患者在其他如腎臟、眼睛、足部、心血管等疾病,有較高併發風險,相關的併發症已為各國醫療系統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
以中國為例,糖尿病併發症耗費的相關醫療費用就高達1,653億美元,類似的問題也在澳洲、新加坡發生,其不只成為重大的健康問題、經濟負擔,也出現生產力損失的情況。
不過,目前針對糖尿病併發症的議題,全球也有許多新創公司投入相關檢測,期望透過早期檢測,來降低疾病惡化風險。
精準生物標記 預防糖尿病腎病變
「糖尿病腎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BioSpectrum指出,據統計,新加坡出現腎衰竭的原因之一是由糖尿病引起,佔新病例的67%,在美國同樣也有相同情況,每3個腎衰竭病例中,就有2例與糖尿病有關。
目前也有許多公司積極在開發可正確偵測糖尿病腎病變的風險生物標記,從而實現腎病變的早期預防。
在BioSpectrum盤點多項創新技術之中,也包括了:台灣的新穎生醫開發的DNlite-IVD103診斷試劑盒,該產品已獲歐盟與馬來西亞核准上市,DNlite-IVD103 是全球首個預防糖尿病腎病變快速惡化的酵素免疫分析檢測(ELISA),透過檢測尿液中特定生物標記的變化,以及自有專利的偵測蛋白質轉譯後修飾技術,可有效預測與監控患者未來1-2年腎功能的惡化狀況。
與新穎開發相似的產品,還有該領域領先公司——澳洲Proteomics International Laboratories 開發的糖尿病腎病早期預測產品PromarkerD,該血液檢測產品可預測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腎功能下降,今年5月Proteomics宣布與美國Sonic Healthcare簽署獨家授權協議,以擴大 PromarkerD在美國的使用範圍。
除了體外診斷試劑盒,新加坡專注在眼科及視覺研究的國立研究院SERI,則是開發兩款AI軟體RetiKid和RetiAge,透過視網膜照片來診斷慢性腎臟病,目前還在臨床驗證階段。
AI輔助早期診斷 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失明機率
除了糖尿病腎病變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檢測是近年許多醫療科技公司投入的領域,BioSpectrum盤點的多家公司中,也包括來自台灣工研院開發的眼部醫學影像輔助診斷技術(Portable Edge AI-DR),此為第一台可攜式、可標註病徵、判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和糖尿病黃斑水腫(DME)眼底攝影機,該產品目前已技轉給晉弘科技。
除了工研院外,BioSpectrum也列舉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軟體判讀中,身為領頭公司的Eyenuk,其開發的最新一款判讀系統「EyeArt v2.2.0」,今年6月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成為美國第一款可相容於不同廠牌眼底攝影機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AI判讀軟體。
Eyenuk執行長 Kaushal Solanki曾表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只要早期發現,就可降低95%失明風險,但事實上,過去以來糖尿病患者,有一半以上沒有進行例行性的眼科檢查,而現在有AI的輔助下,視網膜病變檢查不僅可讓成本降低,也讓篩查的可近性、準確性提高。
資料來源:https://www.biospectrumasia.com/analysis/26/23224/addressing-diabetes-related-complications.html
(整理編譯/彭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