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戴建丞簡任技正致詞表示,台灣擁有全球頂尖的半導體、資通訊(ICT)產業鏈,加上完善又便利的醫療資源,和兩千萬人累計長達30年的健康資料,都在在顯示台灣擁有「創造數位健康照護未來」的堅實潛力,並期望這些技術能讓台灣達到無疾病的烏托邦。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也表示,AI在今年的亞洲生技大會中多次被強調,數位健康照護也是能連結台灣兩大強項——電子業和醫療的重要角色,他期望,台灣的生技製藥業、醫院、科技業和投資界等,能夠攜手打造全球性的創新。
Nipun Jain:建構A.Catalyst Network 助新興市場國家打造健康創新生態系
AZ全球區域合作創新中心主任Nipun Jain (攝影/彭梓涵)
AZ全球區域合作創新中心主任Nipun Jain分享AZ在2018年設立的國際生醫創新鏈結網絡(A.Catalyst Network),他指出,新興市場國家的心血管疾病、慢性病負擔遠高於已開發國家,因此,AZ希望能透過A.Catalyst Network為亞太地區、中東、非洲、拉丁美洲的國家打造創新生態系。
Jain表示,目前,A.Catalyst Network已經在全球有171個合作夥伴,建立15個以上的樞紐中心,包含在台灣,期望能協助當地生技新創尋找國際舞台,並收集臨床相關實證。
Jain指出,A. Catalyst Network在2022年加入世界經濟論壇(WEF)的EDISON聯盟,希望運用數位包容(Digital inclusion),在2025年之前改善10億人的生活,而AZ加入後承諾透過與Qure.ai合作,以AI辨識胸部X光影像找出肺癌患者,雙方將攜手在2025年篩檢500萬名患者。
Jain表示,AZ專注於腫瘤學、心血管、腎臟與代謝疾病、呼吸道、免疫疾病、罕見疾病等領域,期望與新創公司、投資者、科技公司、政府單位合作,打造創新療法,幫助改善當地民眾健康。
李殷豪:近6成生技業者已嘗試AI藥物研發! Google AI盼助健康促進
台灣Google雲端業務處長李殷豪 (攝影/彭梓涵)
台灣Google雲端業務處長李殷豪(Tony Lee)表示,Google可說是一間「以健康驅動」的公司,除了Gloogle旗下的Youtube、Google Play、Google Fitbits等都有健康相關功能的設置、母公司Alphabet旗下有多項健康和生技領域投資外,Google雲端也已和羅氏(Roche)、美國國衛院(NIH)、Humana等生醫領域大型公司或重要機構合作。
他表示,根據調查,今年健康照護領域有71%的消費者表示「無縫接軌、容易上手的數位體驗,是他們選擇醫療照護供應者的最重要考量」,且有6成的醫師認為工作已超載,需要能增加生產力的工具。而在生醫業者中,有高達68%的人在「運用AI幫助藥物發現」上已有所投入。
李殷豪表示,Google AI在健康領域中可望帶來包括增加數位體驗、照護技術和服務層面的轉型、永續和高效率的經營等助益,例如利用聊天機器人、遠距診療技術、輔助客服中心等,
他列舉HCA Healthcare運用Google的大型語言模型和對話AI (Conversation AI)節省護士繁雜的工作、Foundation for Precision Medicine運用數據分析工具促進早期檢測阿茲海默症等案例外,也與台灣健保署合作,進行「AI賦能健康台灣」合作計畫,並首先聚焦於運用大數據進行糖尿病風險分級及預測模型開發。
公私協力、政府政策如何助科技推動精準健康?
會後討論中,專家們共同探討套過公私協力、政府政策,可如何協助科技推動精準健康 (攝影/彭梓涵)
在會後討論中,Nipun Jain針對跨領域合作對於推動數位健康創新的作用表示,合作夥伴關係是實現醫療保健轉型的關鍵,這就是AZ提出「A.Catalyst Network」而不是「AstraZeneca Catalyst」的原因。從創新生命週期來看,一開始由政府主導決定優先領域,接著由大型科技公司、企業家和學術界共同創造新技術,再來需試點和擴大規模,最後需要有利的政策環境來實施解決方案。
成大醫院院長李經維表示,政府資源有限,因此需要設定優先順序。50年前,台灣的主要健康問題是傳染病,而現在則轉變為慢性疾病、癌症和心理健康問題。政府需要認識到疾病負擔,並將資源投入到優先領域。
李殷豪表示,在大型合作夥伴關係下,有三個關鍵的「P」。其一為政策(Policy),政府需要明確優先事項,例如,在台灣健保前十大支出中,有五項直接或間接與糖尿病相關。第二為試點(Pilot)需要醫療機構和研究團隊參與,政府應資助這些試點項目。第三為產品承諾(Product commitment),製藥公司和科技公司等承諾開發適當的產品,例如針對糖尿病的數位治療方案。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醫療長許凱程說,數位健康或智慧醫療有三個重要主題,首先是資料的互通性,需要建立平台來實現不同醫院間的資料交流;其次是臨床用AI模型,驗證醫療AI在不同地區、國家或醫院的適用性;第三,是軟體和硬體的結合,透過AIoT等技術發展居家醫療。
寬量國際(QIC)策略長谷月涵(Peter Kurz)表示,預防疾病比治療疾病能夠減少更多醫療與社會成本,然而從事預防醫學較難以獲利,因此或許需要額外的獎勵措施來鼓勵醫院、公司來投入預防醫學。而資料的運用是發展數位健康的關鍵,台灣擁有高品質醫療照護,也有資料平台,但法律上如何鬆綁資料處理,仍為待解決的問題。
(報導/巫芝岳、李林璦、劉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