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臺灣」與生技產業發展兩命題根本不一樣?生技業具體政策?又如何發展?昨(26)日,第19屆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第三項議題--「健康台灣」,在衛福部部長邱泰源主持下,討論熱烈,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榮譽理事長李鍾熙直指,「生技產業發展」與「健康台灣」兩議題的發展方向不一樣,在推動「要花經費、人力」促進健康的政策時,更應思考如何讓「要面向國際、要賺錢」的生技產業得以發展。
昨BTC會議,第三場「健康臺灣」在BTC委員楊泮池和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報告後,衛福部部長邱泰源親自上陣主持討論,業者建議踴躍,迸出許多火花。
李鍾熙籲:適度開放長照服務以公司型態經營
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榮譽理事長李鍾熙 (攝影/李林璦)
李鍾熙認為,「健康臺灣」目標在全面提升國內醫療,是政府要花錢、花人力的政策,但生技產業發展是要面向國際、要賺錢的,兩者命題根本不一樣,政府應該更重視具體促進產業的政策。
李鍾熙提出兩大建議:「擴大運用生醫檢測,促進預防保健」,以及「長照服務產業化」。
他表示,擴大運用先進的生醫檢驗科技,例如透過健檢、早期篩檢以提高疾病的治癒率,就是能在照顧國人健康、推動預防醫學的同時,又促進國內檢測產業和先進技術落地的方法。
李鍾熙建議具體方案包括:預防性檢查檢驗費用由全民健保部分給付、鼓勵醫療院所採用國產生醫檢測產品及服務、年度健檢定額內可由個人/公司抵稅、醫療健檢法規現代化以加速先進檢測普及等。
長照服務方面,李鍾熙也呼籲,法規上應適度開放長照服務能以公司型態經營,才能透過市場機制與民間投資力量,達到品質提升、永續經營的效果,並兼顧社會福利和產業發展。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涂醒哲也指出,加強癌症新藥落地的預算,若能有部分投入國內研發,對業界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邱泰源回應:「明年度政府因健康台灣願景,尤其專注國人的健康餘命提升,衛福部已爭取到607億元預算擴大醫療照護投資,其中有3百多億用於學術相關發展,或許檢驗科技部分可以此預算強化。」
針對長照服務,邱泰源也鬆口:「過去八年政府著重社區長照資源的優化,但未來確實可思考產業化的可能。」
衛福部部長邱泰源 (攝影/李林璦)
數發部推「算力池」;臺灣個資保護機制待建立
此外,參與討論的數位發展部林宜敬政務次長,及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籌備處主任李世德,也針對數位健康、醫療產業提出目前的政策規劃。
林宜敬表示,「算力、資料、資金」是數發部會投入解決的三大問題。算力方面,他們預計建構一定規模的「算力池」,未來每家企業或新創公司可申請免費使用六個月。
在資金上,國發會也將與數發部合作,尋找有潛力的AI公司(包括數位醫療和健康產業在內)投資,他們期望有機會透過更多媒合、交流場合,尋找更多好的醫療軟體題目。
數位發展部林宜敬政務次長(攝影/李林璦)
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籌備處主任李世德,則針對數位醫療發展不可或缺的健康資料表示,台灣目前尚缺乏統籌性的個人資料保護機制,這也是其籌備處成立的緣由。希望未來委員會成立後,能讓大家符合相關規定來運用資料。
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籌備處主任李世德 (攝影/李林璦)
BTC委員/臺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表示,若要促進產業發展,這些資料勢必走向能夠商化使用;對此,BTC委員/美國范德堡大學教授石瑜也強調,個資保護委員會須盡快訂定標準方法,保證民眾這些數據隱私是被安全保護的,他並認為,「這些真實世界數據(RWD)的應用,將是臺灣業界未來重要的商機。」
新藥、檢測、數位醫療業者齊發聲 籲政策加速產業發展
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TRPMA)理事長蔡正弘也在會中表示,2021年底生技新藥條例通過時,17條之1載明「台灣首發新藥能有較優惠的支付價格」,期望健保盡快落實。
BTC委員馮玉蓮則表示,目前NGS健保只給付一次,但癌症病人照護無法只靠一次檢測就治癒,其突變會一直發生,因此,建議放寬給付次數,由於從基因檢測得到的訊息,也能幫助新藥開發,如此累積長時間的健康數據才能創造人民健康、產業的雙贏。
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PMIA)理事長蔡政憲直指,去年BTC所提,但實驗室自行研發檢驗技術(LDTs)的審查現在仍在塞車,總計兩萬八千件申請案中,仍有多達一萬件沒通過,其中包括許多癌症檢測,希望政府從根本制度上設法解決,否則TFDA即使增加人力也無法負荷。
長佳智能董事長陳明豐也針對本次BTC核心主軸的AI醫療提出,政府應協助產品在市場落地,如取證後的產品,需多加考慮納保或以其他試辦機制給付。
生策會執行長錢宗良也建議,行政院層級需跨部會協商,參考芬蘭和歐盟的相關法規,儘快建立「數位產業促進專法」,使法規不僅停留在對健康資料的應用規範,而是對社會、產業也同時有促進效果。
(報導/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