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7)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Max Planck Society)正式宣布,聘任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薛雁冰副研究員,成為馬克斯‧普朗克杜賓根生物學研究所(MPI Biology Tübingen)旗下6位學系主任之一,發揮其在演化生物學及分子機制的科學專長,帶領複雜生物學交互作用學系(Department of Complex Biological Interactions)的發展。
MPI Biology Tübingen總裁暨微生物體科學學科主任Ruth Ley表示,薛雁冰擁有優異的跨國研究經歷、令人信服的研究視野、強健的領導經驗,並且與MPI Biology Tübingen的研究目標完美契合,推動演化生物學的知識前沿。
接下來,薛雁冰將會帶領複雜生物學交互作用學系,聚焦於了解跨界(cross-kingdom)的獵食者-獵物交互關係,以及肉食性真菌與線蟲之間的共演化,讓人們對於蠔菇等會設下陷阱、捕捉線蟲的真菌,獲得更深入的生物學理解。
MPI Biology Tübingen表示,薛雁冰團隊的研究涵蓋了探索食蟲特徵是如何在真菌界中出現,以及研究模式生物——秀麗隱桿線蟲(C. elegans)如何感知、對真菌獵食者做出反應,以及揭開真菌界獵食機制和演化。長遠來說,這項研究有助於開發生物防治方法,以及寄生性線蟲感染的創新治療方法。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薛雁冰副研究員。(攝影/巫芝岳)
薛雁冰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在此次主任遴選的16名候選人之中,她是唯一的亞洲代表,其他都是來自歐洲或美國的科學家,此次很榮幸能夠通過重重關卡,獲得這項殊榮。未來她將繼續在臺灣及德國的跨國研究,也期許推動臺灣與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的學術交流。
薛雁冰畢業於臺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並在美國杜克大學分子遺傳及微生物學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此後於美國杜克大學、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擔任博士後研究員,2015年返臺加入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學研究所任職。
她年輕卻豐沛的研究量能,持續被國內科學界看見。在2019年、2020年分別獲選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EMBO)的全球研究學者及年輕學者計畫,在臺灣,曾獲頒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年輕學者創新獎、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青年醫藥科技獎,2022年還獲頒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新秀獎。
參考資料:
https://www.bio.mpg.de/400057/news_publication_23465073_transferred?c=2923
(報導 / 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