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xTINVA生技創新投資咖啡小聚」

串聯台美生醫資源!賽昂、新穎生醫、竹謙鏈結20多位投資專家促合作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4-10-16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環球xTINVA生技創新投資咖啡小聚」邀請賽昂生醫執行長莊國祥(左)、新穎生醫董事長曾錙翎(中)、竹謙科技執行長黃筑萾(右),分享公司概況,吸引20多位投資人、創投、CVC、會計、投顧等專家參與。(攝影/黃佳啟)
今(16)日,由台灣工研新創協會(TINVA)、環球生技主辦,醫智亮加速器、南港生技育成中心協辦的「環球xTINVA生技創新投資咖啡小聚」,串聯台美兩地的生醫資金與資源,以促進生醫新創企業與投資者媒合。此次活動邀請賽昂生醫執行長莊國祥、新穎生醫董事長曾錙翎、竹謙科技執行長黃筑萾,分享公司創新產品與布局,並吸引20多位投資人、創投、CVC、會計、投顧等專家參與,並於活動現場交流與對接。
 
台灣工研新創協會秘書長暨執行長王麗雲(Lillian Wang)表示,TINVA是致力於協助台灣深度科技(Deep tech)新創產業的非營利機構,目標就是將臺灣新創帶到資源最多的地方。TINVA是由一群工研院與全台灣具有熱忱有高度科技專業的創業家組成,目前有兩支基金——工研群英基金1號與2號,1號基金募資即將結束,2號基金則啟動新一輪資金募集 ;先前TINVA已辦過無數場咖啡小聚,TINVA也期待持續透過與環球生技的鏈結,擴大協助台灣新創產業在國際發光。
 
在小聚活動中,醫智亮加速器執行長胡瑞卿,分享醫智亮加速器成立緣起與目標、台灣新東向全球產學研聯盟協進會施旻宜博士,分享TINVA與台灣新東向全球產學研聯盟協進會(Teala)組成的「2024 Select LA*TINVA」,如何協助中小企業新創與美國當地專家面對面交流,接著三家公司創辦人也輪番上陣分享公司最新進展。


(攝影/黃佳啟)

賽昂生醫:獨創Armed-T打破CAR-T挑戰 最快年底進臨床

 
賽昂生醫莊國祥表示,賽昂生醫致力於開發新世代T細胞(Armed-T)技術平台,目前擁有50多項廣泛且獨佔的全球專利,可發展出眾多T細胞醫療產品,以應用於治療癌症或自體免疫疾病。賽昂的核心Armed-T技術,突破傳統CAR-T細胞療法步驟複雜、需病毒修飾、培養時間長、需使用P2實驗室製造的痛點。
 
首項產品(CTA-02)已在大腸癌實驗中展現療效,目前正在申請新加坡、美國、台灣進行大腸直腸癌的臨床試驗,預計最快將在今年底於新加坡啟動。除了CTA-02,賽昂也有兩項產品已技轉給生技公司。

(攝影/黃佳啟)
 

新穎生醫:全台首發IVDR 目標腎病變檢測變常規

 
新穎生醫董事長曾錙翎則表示,新穎生醫專注於開發創新糖尿病腎病變、腎損傷、消化道癌症的生物標記檢測,自主開發全球首款用於預測腎臟快速惡化的ELISA檢測試劑DNlite-IVD103,是一款應用在糖尿病患的腎病變(DKD)風險評估產品,可預測與監控患者未來5年腎功能的惡化狀況,已在全球累積逾3,000名病患的臨床資料。
 
DNlite-IVD103先前已取得CE-IVD上市,今年9月,新穎生醫再以改良版本,取得歐盟體外診斷醫療器材法規(IVDR)認證,適應症從DKD風險評估,擴大至腎移植病患的預後監控,一次取得2項適應症,是全台首個通過歐盟新制由BSI發給IVDR認證的檢測試劑。
 
她也表示,創新產品有甜美果實也有其代價,目前新穎市場策略首先瞄準DKD高風險國家,但在每個新的市場上,他們都會花許多努力進行市場試驗(marketing trial),並規劃夥伴的策略聯盟,加速產品落地,即便以取得多國許可,目前新穎也在持續布局,將DNlite-IVD103導入成為醫療教學指引,作為未來常規的檢測項目。
 

(攝影/黃佳啟)

竹謙科技:擴展國際市場 AI語音情緒分析讓心理諮商更貼近生活

 
竹謙科技執行長黃筑萾分享,在創立竹謙科技前,她曾在部隊從事心理輔導工作,她發現,全球人口中憂鬱症患者越來越多,能提供專業服務的人反而不夠,因此希望能夠走出諮商室,幫助那些沒辦法接觸到專業服務的人。竹謙科技首先開發出的AI情緒管理 APP「Here Hear聽聽」,運用最新情緒科技(EmoTech)設計而成,只要錄製 30 秒聲音,就能偵測及辨識分析出分數,這其中包括情緒分布狀態,掌握使用者的心理狀況,目前也在與北醫進行臨床試驗。
 
她分享,竹謙科技APP產品正在採取B2C與B2B2的商業模式,預計會員數很快累積到10萬人,目前竹謙科技也正在募資階段,該筆資金除了用於完善APP,也將做為產品於海外研發驗證使用,接下來竹謙科技也將在美國設立海外據點,擴大產品在美國市場銷售。


「環球xTINVA生技創新投資咖啡小聚」吸引20多位投資人、創投、CVC、會計、投顧等專家參與。(攝影/黃佳啟)
 
(報導/彭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