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部骨折是一直受關注的全球公共衞生議題,嚴重情況會使患者無法獨自生活,增加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同時為患者、家庭和社會醫療系統帶來沉重負擔。
在這項國際性的研究,研究團隊收集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具代表性的回顧性隊列(cohort)數據,統計2005年至2018年間因髖部骨折住院的50歲及以上患者,共計4,115,046例,探討髖部骨折的發生率、骨折後治療率和全因死亡率。
由於以往各個髖部骨折發生率報告的研究方法不同,難以將數據直接進行比較。這次研究則應用了統一的研究方法和共同數據模型(common data model),因此能提供可比較的數據。
在50歲以上髖部骨折發生率方面,研究團隊以2020年聯合國世界人口各性別和年齡層的比例作為標準,將數據進行性別和年齡的標準化處理,結果觀察到各國髖部骨折發生率有差異,最低者為巴西每10萬人95.1例,最高者為丹麥每10萬人315.9例。其中,臺灣排名第三,髖部骨折發生率為每10萬人253.4例。
研究也觀察到大多數國家髖部骨折的發生率隨時間下降,其中以丹麥每年下降2.8%、新加坡每年下降2.8%和香港每年下降2.4%為最多;不過,仍有國家的發生率在上升,例如荷蘭每年增加2.1%。儘管大多數國家髖部骨折發生率呈現下降趨勢,然而,由於全球人口老化,研究團隊預計從2018年到2050年,髖部骨折的案例數量將增加近一倍。
研究指出,髖部骨折後一年內接受治療的比率,介於德國的11.5%到英國的50.3%,髖部骨折的全因死亡率,則介於新加坡的14.4%到英國的28.3%。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與女性相比,男性較少服用抗骨質疏鬆藥物,用藥比例較女性低29.8%-66.5%、全因死亡率較高、以及預計到2050年髖部骨折的案例數目將大幅增加。
其中一位論文作者表示,這項研究結果突顯了改進髖部骨折預防和護理策略的迫切需要,應該被視為對全世界醫療保健系統的警告和行動呼籲。
參考資料:
1. 論文原文:https://asbmr.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jbmr.4821
2. https://www.drugs.com/news/number-hip-fractures-set-nearly-double-2050-113865.html
(編譯/實習記者 張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