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副主委陳儀莊開場致詞,疫情嚴重破壞了世界,卻也帶來挑戰與機會,例如在精準醫療領域,台灣可從預防、診斷、治療和醫療保健系統著手,也因此國科會也一直在積極投入生物醫學技術的創新和研究。國科會也結合台灣幾家重要醫院,運用資訊技術來共同推展智慧醫院,並鏈結更多國際合作。
David W. Bates:分階段實現數位轉型 實施後持續衡量執行成效
哈佛醫學院與布萊根婦女醫院醫學教授David Westfall Bates,同時是美國Newsweek週刊的全球智慧醫院排名諮詢專家,首先分享了美國麻州總醫院體系(Mass General Brigham, MGB)的數位轉型經驗。
他表示,原先MGB自行開發電腦系統,但卻遇到院內資訊無法互通的挑戰。於是,MGB體系從2016年開始採用美國醫療資訊系統龍頭Epic的系統,這對於資料交換非常有幫助。
他也分享COVID-19疫情後,醫護人員和病人漸漸習慣遠距醫療工具。同時,醫院也走向影像數位化,為影像研究建立良好的影像資料庫,其放射科團隊還開發出自動辨識影像重大異常的方法,大幅提高患者後續追蹤的比率。Bates亦分享導入人工智慧、手術機器人、遠距智慧感測裝置等的經驗。
Bates指出,並非採用新技術就能一帆風順,例如遇到系統誤判醫師的實際執業地點、醫師和病患未溝通清楚而互相等候,或是臨床決策支援工具過於頻繁地發出警告等問題。需要在實施後,確認哪些地方造成醫護或病人的困擾,並解決這些問題,讓整體工作流程變得更簡單易用。
他也指出,投資數位基礎建設非常重要,而最重要的是,要持續地支持創新,因為我們無法預測哪些科技會最有幫助。
最後,Bates分享Newsweek在評選世界最佳智慧醫院上的詳細方法,包括對全球具備智慧醫院知識的專業人員進行線上推薦調查,以及調查與驗證受推薦醫院的數位化實踐,並對醫院進行案頭市場調研(desk research)。數位化評比項目則包含五大類,分別是電子功能、遠距醫療、數位影像、人工智慧和機器人。
Bates提醒,數位化不是目標本身,而是為了讓醫療照護更好的手段,並且要注意不用一次全部完成,而是需要分階段來實現,並持續衡量執行成效。
Andrew Pearce:HIMSS指導醫院實踐數位健康生態系
HIMSS分析部門副主席Andrew Pearce分享全球數位健康轉型趨勢。他表示HIMSS是一個全球性的會員制組織,目前擁有50多個國家/地區會員,支持、協助超過8.3億人、67,000個醫療保健組織。
他指出,新冠疫情凸顯了醫療保健諸多挑戰,包括:人口高齡化、醫療保健不平等、以及勞動力不足等問題,在面對問題下大家也將醫療保健革命寄望在數位科技上。
不過他認為在推動醫療數位轉型前,應該先定義什麼是「智慧醫院」,他也分享Newsweek周刊對智慧醫院的定義,其必須圍繞在預防、人口健康和生活品質等健康目標,並且是在數據管理、資料分析與可追溯的模組下建立的生態系。
不過該如何支持智慧醫院發展也變得相當重要,他表示,HIMSS協會目標是透過內部經大規模分析得到的成熟模型,為欲實踐數位健康生態系的醫院提供指導。
他也分享,在2017年開始協助香港醫院管理局(Hospital Authority)旗下43間公立醫院和醫療機構,制定智慧醫療戰略,他表示,香港醫院管理局多年來一直在做人工智慧(AI)項目,但進展不如他們預期,主要是因為多數醫院在發展AI過程,都沒有找到對應的臨床醫師一起協作,因此無法發揮真正價值,在HIMSS幫助下,HIMSS也優先確保香港醫院管理局在數位轉型上與臨床醫師密切合作狀況。
另外是協助韓國三星醫療中心(Samsung Medical Centre)的案例,Pearce表示三星醫療中心的目標是打造以數據驅動個人化醫學、預防醫學和5G驅動的物聯網醫學,自2016年起HIMSS就協助他們重建HIS系統與基礎設施,並指導他們由臨床醫師主導,導入了多種智慧科技,目前韓國三星醫療中心也順利取得HIMSS EMRAM七級電子病歷國際認證。
會後,國科會則邀請到國內智慧醫院KOL齊聚,包含醫策會執行長王拔群、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特聘教授李友專、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賴瓊慧、長佳智能技術副總王帝皓研發長等,與David Westfall Bates及Andrew Pearce共同暢談數位醫療創新趨勢與未來商機。
(報導/彭梓涵、劉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