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C肝高盛行國 高達40萬人感染

口服新藥上市 全球進入C肝根除公衛競賽

撰文記者 陳堂麒
日期2017-08-10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2017.08.10 文/環球生技月刊整理

自從C肝口服治療新藥上市之後,全球各國紛紛進入「C肝根除公衛競賽」,法國、美國、澳洲等數十個國家都陸續推動國家計畫、治療C肝患者,澳洲與日韓等甚至採用「條件不設限」,「感染就快治」的措施,希望盡快減少罹患C肝所衍生的龐大醫療費用。

以往台灣在B肝防治的經驗可以說傲視全球,又屬於C肝高盛行率的國家,近來有專家呼籲政府應採取「澳洲模式」,與藥廠商議風險分擔方案,不設治療條件、大量、快速治療。也就是患者不分嚴重程度都可治療,一方面政府可以管控預算,台灣也可以提早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設定的2030年-全球根除C肝的目標。

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暨肝病醫療策進會會長、台大講座教授高嘉宏表示,世界衛生組織今年5月發表《2017年全球肝炎報告書》,揭示各國應有國家型C肝根除計畫,涵蓋大規模、全面性宣導、預防、篩檢、治療與慢性照護策略,以確保感染者都能接受治療。

「C肝是傳染病,治療就是預防,透過大量治療,可以迅速減少傳染源。」高嘉宏指出。根據報告書,截至今(2017)年3月,194個會員國中,有43個會員國已完成國家型計畫,36國正籌備中。

舉例來說,日本、澳洲、韓國在治療政策上,沒有限制患者肝纖維化的嚴重度,日本與澳洲已治療超過10%的C肝患者。日本將C肝列為傳染病防治重點,韓國也積極找出潛在病患,今年對部分高盛行區40~65歲的民眾加強篩檢。

現有策略 根除C肝恐遙遙無期?

台灣在今年1月24日開始給付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後,也正規劃「八年減半」的國家防治計畫,期望在2025年,達到治療20萬人的目標,達成C肝治療涵蓋率50%,同時降低50%新感染人數,與減少50%因肝病而死亡的人數。

以全台約40萬名感染者來看,今年健保約可治癒近一萬人,僅佔約2.5%,與日本、澳洲的超過10%相較,仍有一段距離。

目前,健保給付對象為基因型第1型與第4型、肝纖維化第3期(F3)以上的患者,但禁用曾經與目前為中、重度肝硬化(中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Child B或C)。目前約有7500人接受健保用藥治療。

根據了解,政府並未編列公務預算用於明年(2018)的C肝治療,而是比照今年(2017),放在健保預算。高嘉宏指出,若政府維持目前治療預算與策略,一年約治療約一萬人,新藥治癒率以90%計算,每年約有9000人治癒,但每年仍新增7000名新感染者,等於一年只減少2000人,再扣除因C肝相關死亡人數,肝病威脅僅能逐年些微下降。

高嘉宏表示,肝病不但可能導致病人退出職場,長期對家庭、國家更造成龐大的醫療支出,「唯有透過大量治癒C肝病患,才能有效降低C肝對國人健康的威脅。」

台灣肝臟研究學會秘書長、台大醫學院副教授楊宏志也指出,C肝是傳染病,透過大量治療可以達到「治療就是預防」的目的,「給付人數應越多越好。」政府先開放最嚴重患者接受治療,再逐步開放資格,這是基於「人性」的考量;但是就公共衛生角度,治療資格最好不要設限,只要有C肝就進行治療,不需要區分肝纖維化嚴重程度。

台北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黃怡翔說明,肝臟纖維化在病理分級分為5期(F0至F4),F0表示沒有纖維化,F1是輕度纖維化,F2是中度,F3則達到重度,F4已達肝硬化程度,「目前健保給付對象是肝纖維化F3,事實上F0到F2都要先治療!」

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李美璇認為,C型肝炎是全身性疾病,罹病後不但肝癌風險增加,還有第二型糖尿病、腎病、淋巴瘤等「肝外病變」。若能早期治療可大幅降低全身性疾病風險,也可大幅降低家庭與國家的醫療支出。

李美璇表示,國內研究團隊運用C肝疾病進展模型,套用本土成本參數初步估計,政府今年投資1元在C肝新藥治療上,比起傳統治療,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