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為生技業找解方 資本市場爭議最受關注

撰文記者 李虎門
日期2017-09-07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左起依序為華碩雲端總經理吳漢章、益安生醫董事長張有德、臺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理事長張鴻仁、臺灣天使投資協會秘書長蘇拾忠、康聯生醫科技總經理劉永弘。(文:李虎門、林以璿、蔡立勳/圖:林嘉慶、陳堂麒)

2017年BTC會議將於今(7)日閉幕,除了AI結合生醫、開放實驗場域是眾人關注焦點,近來備受爭議的資本市場管制、生技公司募資,更是會議討論最精采的議題。

政府「管制」反而「扼殺」資本市場

臺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副理事長、上騰生技顧問董事長張鴻仁表示,泡沫化是新興創新產業必經的過程,但經過基亞、浩鼎事件,目前生醫資本市場可說是了無生氣,「我們要學習如何與泡沫應對。」

2009年,張鴻仁就曾預言,臺灣將成為亞太地區中小型生技醫藥公司的籌資中心,當時國內資本市場更不成熟,但政府勇敢開放,不僅成了生技新藥產業發展的命脈,臺灣生技籌資市場也成為亞洲各國欽羨之地。

他指出,經過幾波生技海嘯後,當前政府已從「勇敢開放」轉變成「有效監管」,但是有效監管是一門學問,更是一個挑戰。

「任何管制措施都不能改變生技醫藥產業高風險的事實,反而扼殺了好不容易形成的資本市場」張鴻仁引用臺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鍾熙的看法並認為,「燒錢的公司」很難在臺灣得到支持。

「因為創新的另一面,就是風險,生技新藥公司要走出『死亡幽谷』,一定要有資本市場的協助。」他強調。

張鴻仁也提醒,政府過去幾年的「管制」,已經很有效地「扼殺」了剛成形的資本市場。政府應該傾聽產業界建言,立即放鬆不合理的管制,開放外資管制、活絡資本市場、取消不合理的課稅。

募資「三缺一有」 生醫產業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