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抗癡呆藥總是不盡如人意? 日本科學家開發測量γ-分泌酶有效篩藥

撰文記者 王柏豪
日期2017-11-0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2017.11.1 編譯/王柏豪

近日,知名生技公司艾伯維((AbbVie)和Alector 公司宣布達成策略合作,將共同開發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新藥,Alector 將從AbbVie獲得2.05億美金前金。AbbVie重投阿茲海默症新藥開發,無視前車一連失敗的臨床案例。

理論上,γ-分泌酶抑制劑可以通過抑制β-澱粉樣蛋白的生成,治療阿茲海默症。然而事實卻顯示,近50個臨床試驗(旨在用γ-分泌酶抑制劑治療阿茲海默症或者其他幾種癌症)都失敗了,除兩個仍正在進行中。

這些在動物身上表現良好的抑制劑都未能造福人類患者,甚至於加劇病情發展。禮來(Eli Lilly)的semagacestat,就是典型的例子。

這是為什麼呢?

近期,來自於日本大阪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一些未能通過臨床試驗的γ-分泌酶抑制劑,並未像最初預期的那樣發揮真正的抑制作用,反而易引發神經內Aβ蛋白的毒性累積。他們進一步通過一種原始的方法測量細胞內生成的γ-分泌酶,並證實這一方法可以用於篩選對於阿茲海默症真正有效的藥物。研究結果並於最新的《Cell Reports》刊出。

β-澱粉樣蛋...